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荣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病毒
  • 3篇人类免疫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人类免疫缺陷...
  • 3篇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
  • 3篇免疫缺陷病
  • 3篇免疫缺陷病毒
  • 3篇恩替卡韦
  • 3篇感染者
  • 3篇超敏反应
  • 2篇乙肝
  • 2篇预防性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中西医结合疗...
  • 2篇纤维化

机构

  • 9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海安县第三人...

作者

  • 9篇张健荣
  • 4篇顾尔莉
  • 4篇邹美银
  • 4篇朱勇根
  • 4篇凌勇武
  • 4篇汪美华
  • 3篇王忠成
  • 2篇王世蓬
  • 2篇孙学娟
  • 1篇章幼奕
  • 1篇蔡晓娟
  • 1篇李民
  • 1篇施亚军
  • 1篇葛春霞

传媒

  • 2篇山西中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考察扶正化瘀胶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片0.5 mg,q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次,ti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纤维化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BV-DNA水平及转阴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Ⅳ型胶原(Ⅳ-C)4项肝纤维化指标与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以及内毒素3项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IgA以及IgG 5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6)。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可有效缓解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
张健荣顾尔莉王忠成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
艾滋病患者肺孢子菌肺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危险因素,以期早期识别PCP的发生。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艾滋病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年龄、性别、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治疗、口腔真菌病、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计数等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水平在发生与未发生PCP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CD4+T细胞以及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时间与PCP发生有关(P<0.05);抗病毒、口腔真菌病以及淋巴细胞、CD3+T细胞计数为混杂因素(P>0.05)。结论在HIV感染进入艾滋病期患者中,CD4+T细胞≤31.7个/μl、发现HIV感染至入院间隔平均时间≤3.5个月是预测PCP发生的较好指标。
邹美银凌勇武汪美华朱勇根张健荣
关键词:艾滋病肺孢子菌肺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预防性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发生超敏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预防性服用复方磺胺甲嗯唑发生超敏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就诊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病科的111例HIV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入...
凌勇武邹美银汪美华朱勇根张健荣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复方磺胺甲噁唑
文献传递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代偿期乙肝肝硬化7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及保护肝细胞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随访24周,观察治疗前后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PRI、FIB-4指数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无创肝纤维化模型评分APRI、FIB-4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HA、PCIII、CIV、LN、FN等治疗后也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APRI、FIB-4虽有轻度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学指标仅HA、CIV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APRI、FIB-4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PCIII、FN、LN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治疗与单纯抗病毒治疗均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张健荣王忠成顾尔莉王世蓬
关键词:肝纤维化复方鳖甲软肝片恩替卡韦中西医结合疗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预防性服用复方磺胺甲唑发生超敏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 HIV 感染者服用复方磺胺甲唑(Co-SMZ)后诱发超敏反应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11月就诊于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病科111例 HIV 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入院至确诊 HIV 感染的时间、既往药物超敏反应情况、服用 Co-SMZ当天外周静脉血 CD3+ T 淋巴细胞、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NK 细胞计数等资料,随访时间至服用 Co-SMZ 后2个月。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入组111例 HIV 感染者中,男107例,女4例,平均年龄(45.7±11.1)岁,预防性服用 Co-SMZ 的 HIV 感染者发生超敏反应时间为(14.0±7.6)d。CD4+ T 淋巴细胞、NK 细胞表达水平在发生超敏反应组与未发生超敏反应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NK 细胞与 Co-SMZ 诱发超敏反应相关(OR =1.010,95%CI :1.005~1.017, P =0.001)。NK 细胞预测 Co-SMZ 诱发超敏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 :0.647~0.850,Z =4.701,P =0.001),最佳预测值为109.80/μL,灵敏度为63.2%,特异度为84.7%。结论在 HIV 感染患者中,Co-SMZ 诱发的超敏反应可能与 NK 细胞计数有关。
邹美银凌勇武汪美华朱勇根张健荣
关键词:HIV超敏反应
复方磺胺甲噁唑诱发HIV感染者超敏反应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Co-SMZ)后诱发超敏反应的可能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74例HIV感染并服用Co-SMZ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HIV发现的时间间隔、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计数以及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明可能诱发Co-SMZ相关超敏反应的因素。入组患者中,治疗性使用Co-SMZ患者56例;预防性使用CoSMZ患者18例。结果在发生超敏反应和未发生超敏反应人群中,性别、年龄的分布、入院时与发现HIV感染时间间隔、CD3^+T细胞、CD8^+T细胞计数,联合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替考拉宁、氟康唑、甲泼尼龙、抗HIV药物以及Co-SMZ使用剂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4^+T细胞、NK细胞表达水平计数,联合使用莫西沙星例数在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NK细胞能预测Co-SMZ相关超敏反应的发生(Z=2.872、2.836,P均<0.05)。结论在HIV感染者中,Co-SMZ诱发超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CD4^+T细胞、NK细胞计数以及是否合并使用莫西沙星有关。
邹美银凌勇武汪美华朱勇根张健荣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复方磺胺甲噁唑超敏反应
抗纤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抗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抗纤胶囊联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6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均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及保护肝细胞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院内制剂抗纤胶囊,治疗随访24周,观察治疗前后FIBRO-TOUCH肝脏硬度、无创肝纤维化诊断模型APRI、FIB-4指数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CIV、L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PRI、FIB-4、肝脏硬度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LT、脂肪衰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APRI、FIB-4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硬度及脂肪衰减较治疗前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APRI、肝脏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HA、PCIII、CIV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CIV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CIII较治疗前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PCI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V、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胶囊联合抗病毒治疗与单纯抗病毒治疗均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但联合治疗效果好于单药治疗,提示抗纤胶囊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健荣王忠成顾尔莉王世蓬葛春霞施亚军蔡晓娟
关键词: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疗法抗纤胶囊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与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2020年
目的:通过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体质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263例患者中医体质进行调查,同时检测患者HBV-DNA载量。结果:被调查患者中,湿热质(25.4%)、气虚质(22.9%)、气郁质(22.1%)、痰湿质(17.0%)、阴虚质(4.2%)、瘀血质(7.6%)、阳虚质(0.8%)、平和质(0.0%)、特禀质(0.0%),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中HBV-DNA载量不同。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患者为主,其HBV-DNA载量多数大于1×103拷贝/mL。结论: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为主,不同体质HBV患者HBV-DNA载量也不同,为不同体质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张健荣李民章瑾孙学娟浦佩珉顾尔莉章幼奕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体质
温病热毒血瘀证证型治法探析被引量:3
2013年
热毒血瘀是温病和许多内科杂病病变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治疗方法除叶天士强调的"凉血散血"外,其他如清热解毒法、养阴生津法、益气固脱法、调畅气机法等,均是温病热毒血瘀证的重要治法。对其治法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温热病和一些内科杂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证候的病变本质,深入理解络病理论,探求其演变规律,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理解中医学理论,进一步探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与方药,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健荣李民孙学娟
关键词:热毒血瘀证治法温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