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军营

作品数:351 被引量:1,760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90篇专利
  • 6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0篇动力工程及工...
  • 87篇环境科学与工...
  • 82篇化学工程
  • 19篇天文地球
  • 14篇理学
  • 9篇电气工程
  • 5篇矿业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3篇燃煤
  • 72篇煤燃烧
  • 62篇烟气
  • 48篇催化
  • 47篇
  • 42篇脱汞
  • 42篇
  • 36篇吸附剂
  • 35篇光催化
  • 30篇燃烧
  • 30篇飞灰
  • 29篇煤烟
  • 28篇燃煤烟气
  • 27篇电厂
  • 26篇细颗粒
  • 22篇热解
  • 22篇纳米
  • 22篇颗粒物
  • 21篇痕量
  • 20篇脱硫

机构

  • 33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12篇南京理工大学
  • 10篇中南大学
  • 6篇太原理工大学
  • 4篇青岛大学
  • 4篇山西省社会科...
  • 4篇神华国华(北...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广东电网有限...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神华能源...
  • 2篇北京国华电力...
  • 2篇国家能源集团...

作者

  • 351篇张军营
  • 238篇赵永椿
  • 215篇郑楚光
  • 43篇熊卓
  • 29篇杨建平
  • 25篇田冲
  • 22篇李海龙
  • 19篇魏凤
  • 17篇任德贻
  • 16篇刘晶
  • 15篇晏恒
  • 15篇李扬
  • 15篇向军
  • 14篇丁峰
  • 14篇袁媛
  • 13篇宋党育
  • 13篇孙路石
  • 13篇胡松
  • 12篇王宗华
  • 12篇朱彬彬

传媒

  • 36篇工程热物理学...
  • 2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7篇中国电机工程...
  • 13篇煤炭转化
  • 12篇燃烧科学与技...
  • 11篇洁净煤技术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煤炭学报
  • 7篇中国工程热物...
  • 6篇2006中国...
  • 6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化工学报
  • 5篇热力发电
  • 5篇2007年燃...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5篇中国工程热物...
  • 4篇太阳能学报
  • 4篇中国科学:技...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4篇中国工程热物...

年份

  • 9篇2023
  • 13篇2022
  • 14篇2021
  • 12篇2020
  • 16篇2019
  • 14篇2018
  • 21篇2017
  • 27篇2016
  • 18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3篇2012
  • 16篇2011
  • 14篇2010
  • 19篇2009
  • 19篇2008
  • 17篇2007
  • 16篇2006
  • 20篇2005
  • 16篇2004
3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i-xFe/Mayenite促进CO_(2)-CH_(4)重整的稳定性调控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湿法混合-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xFe/mayenite(Ca_(12)Al_(14)O_(33))催化剂,并在700℃、常压、CH_(4)/CO_(2)为1的条件下进行了干重整实验研究.系统考察了金属负载量、金属组分等对干重整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其中7.5%Ni-0.1Fe/mayenite能够得到接近热力学平衡值的CO_(2)和CH_(4)转化率(分别为90.1%、86.0%),氢碳比为0.94.Ni-xFe/mayenite的活性随着Ni负载量从5%增加到10%显著提高;进一步增加到30%时,活性提升有限.Ni负载量较高的Ni/mayenite更容易发生碳沉积,导致反应器堵塞,而Ni-xFe/mayenite在干重整过程中稳定性显著提高.Fe掺杂提高催化剂表面氧浓度,形成Ni-Fe合金有利于Ni位点分散,抑制CH_(4)过快裂解;钙铝石作为载体,促进了CO_(2)与金属之间的氧传递效率,提高了Ni表面的积碳氧化速率.
陈玉民卢钱程任燕燕彭瑞峰张兵黄文捷赵永椿张军营
一种单质汞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质汞吸附剂的合成方法,在反应器中加入溶剂和改性剂,溶解后再加入20目~500目的凹凸棒石粉末,每升溶剂中加入0.04~0.1千克的凹凸棒石,加入改性剂的质量和凹凸棒石的质量比为1∶3~1∶50,混合均匀...
张军营丁峰赵永椿郑楚光
文献传递
氧化石墨烯(GO)及复合物制备及其对汞吸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以石墨粉(G)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纳米Fe_3O_4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MGO)、纳米Ag颗粒修饰磁性氧化石墨烯(GO-Ag/MGO-Ag)四种吸附材料,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物对烟气中汞的吸附作用。研究表明四种石墨烯基吸附剂可被成功合成和表征;GO在100-150℃时对Hg^0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Ag-NPs修饰GO能有效提升吸附剂对汞的吸附能力,MGO-Ag复合吸附剂对汞的吸附能力最佳;MGOAg在150~200℃时表现出优异的汞吸附能力,在反复循环之后吸附性能几乎不变;以MGO-Ag为代表的可再生磁性石墨烯基复合吸附剂在中低温条件下对Hg^0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且能有效与飞灰进行分离,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田冲Yuxi Liu余学海Hongbo Zeng赵永椿张军营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汞吸附磁性纳米银颗粒
CO-超临界水条件下硅灰石矿化隔离CO_2实验
2011年
对CO-超临界水制氢条件下硅灰石直接矿物碳酸化隔离制氢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及硅灰石的加入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可以在CO-超临界水条件下对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进行矿物碳酸化固定.温度和CO初压的增加,可以促进H2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增加硅灰石的矿化效率;硅灰石的加入,对CO与超临界水反应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4MPa CO初压,420℃和10g硅灰石样品的条件下,产物气体中H2体积分数最高,为12.2%;在6MPa CO初压,400℃和10g硅灰石样品的条件下得到29.9%的矿石最高矿化效率.
晏恒赵永椿张军营郑楚光
关键词:CO2硅灰石
煤燃烧过程中汞元素形态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在一维煤粉燃烧炉上 ,利用液体吸附剂取样方法对煤燃烧过程中汞的化学形态分布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煤燃烧过程中 ,煤中绝大部分 (85 %以上 )的汞挥发进入气相 ,残留在底灰中的汞的比例则相当小 ;飞灰颗粒汞浓度大大超过底灰汞浓度 ,体现出汞的飞灰富集和底灰分散特性 ;由于飞灰残炭的吸附作用 ,烟气中的汞主要以颗粒态的形式存在 ,而以气态形式存在的汞较少 ;单质汞是气态汞的主要形式 ,占气态汞总量的 5 2 %~ 83 %.
王泉海刘迎晖贾小红刘晶张军营邱建荣
关键词:煤燃烧过程
高钙飞灰的矿物学组成及微区特征研究
对小龙潭电厂飞灰及不同密度级的分选灰的矿物学和颗粒微区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高钙飞灰中的含钙矿物主要包括石灰,硬石膏,钙黄长石,镁黄长石和氢氧钙石;同时含有少量斜硅钙石,方解石,钙铁石,陨硫钙石,钙铁榴石和钙铝榴石;不同密...
赵永椿张军营王宗华丁峰郑楚光
关键词:燃煤锅炉含钙矿物煤燃烧
文献传递
煤中有机氮热解的量子化学模拟
运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密度泛函法,对吡咯型氮和吡啶型氮这两种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在热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自由基进行了量子化学理论计算,并对这几种自由基进行了横行和纵向的比较.结果表明吡咯氮比吡啶氮易释放,在升温...
刘海明张军营郑楚光孟韵
关键词:热解煤燃烧煤气化
文献传递
煤矿乏风分级催化氧化固碳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Pd/Al2O3整体式催化剂和La Mn O3/Mg O整体式催化剂,运用XRD、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对催化剂催化活性及热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CH4浓度为0.5%的煤矿乏风,Pd/Al2O3整体式催化剂T90为441℃,LaM n O3/Mg O整体式催化剂T90为547℃,前者具有良好的低温起燃活性;催化剂分别800℃焙烧24 h,Pd/Al2O3整体式催化剂甲烷转化率降为87.15%,La MnO 3/Mg O整体式催化剂甲烷转化率仍达到97.12%,后者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煤矿乏风分级燃烧,第1级设置为Pd/Al2O3整体式催化剂,第2级设置为La Mn O3/Mg O整体式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起燃点,促进反应发生,保证高温段的热稳定性。尾部设置固碳段,预热温度为500℃,CH4浓度为1%时,尾气中CO2浓度低于0.2%,实现温室气体的近零排放。
安鑫张军营赵永椿郑楚光
关键词:蜂窝陶瓷分级燃烧近零排放
燃煤飞灰氧化汞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为深入揭示飞灰与汞的作用机制,采用固定床汞吸附脱附实验系统详细研究了飞灰对汞的吸附氧化作用,尤其是单一气氛下飞灰本身对汞的吸附氧化性能,评价了飞灰中汞的脱附和析出形态,结果表明:飞灰自身对汞有明显的氧化作用,依据飞灰吸附脱附汞形态差异,构建了飞灰与汞作用活性点的分类,提出了3种飞灰氧化汞的反应机制;酸性气体对促进汞氧化、提高飞灰与汞的作用产物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晶格氧是飞灰氧化汞的重要氧化剂.
赵永椿张军营刘晶Mercedes Diaz-SomoanoM.Rosa Martinez-Tarazona郑楚光
关键词:飞灰烟气
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及CO2气化活性被引量:4
2011年
以石油醚和蒽油为原料,在炭化温度为1 000-1 300°C的条件下制备了两种气相炭化焦,主要考察了这两种高温气相炭化焦的物理结构和CO2气化活性,并与液相炭化焦和煤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石油醚气相炭化以裂解和缩聚反应并存,而蒽油气相炭化以缩聚反应为主;两种气相炭化焦的颗粒均为均匀的球形颗粒(粒径为0.1-0.5μm),且随炭化温度增加,颗粒粒径减小,焦块结构趋于致密化;炭化温度增加有利于气相炭化焦的碳微晶结构向有序化方向发展,在相同炭化温度下,气相炭化焦最具石墨化倾向,液相炭化焦次之,煤焦最小;炭的气化活性不是仅由碳微晶结构唯一决定的,不同炭化过程所形成焦的气化活性顺序为:煤焦〉气相炭化焦〉液相炭化焦。
黄胜吴幼青吴诗勇高晋生向军张军营
关键词:气化活性
共3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