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金
- 作品数:44 被引量:2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飞行员睡眠时间的监测调查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为客观掌握飞行员睡眠状况,建立睡眠不足的评价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用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MSMSMS)对飞行员睡眠进行无干扰连续监测,在部队飞行员宿舍和医院空勤科对3组44名飞行员545夜的睡眠进行连续监测,并对各组的睡眠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飞行员的夜间睡眠时间差别显著(P<0.01),其中,体检组平均夜间睡眠时间最长(7.11±0.38 h),夜间睡眠时间短于6 h的占11.3%;南方组平均夜间睡眠时间最短(6.21±0.34 h),夜间睡眠时间短于6 h的占37.4%。结论①建议以个体化方法界定飞行员睡眠不足;②南方组飞行员睡眠不足的比例较高,应格外关注。
- 杨军俞梦孙张宏金赵显亮吴家龙
- 关键词: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睡眠不足
- 用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实现通气量无创测量被引量:11
- 2005年
- 以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为平台,经过标定实现通气量的无创测量,并检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用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和呼吸速度描记仪同时记录15名受试者的呼吸数据,取前5min数据用诊断性定性校正技术(qualitative diagnostic calibration,QDC)标定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后续数据用于对比检验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测量通气指标的准确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15组对比检验数据,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经过标定所测平均潮气量(总体平均潮气量为443±79ml)与呼吸速度描记仪所测平均潮气量(总体平均潮气量为446±83ml)相关性很好(R=0.9988,P<0.001,n=15),对两种方法所测平均潮气量进行t检验,P=0.918,说明两种测量方法在平均潮气量测量上无统计学差异。15组数据中,两种方法所测平均潮气量相对误差最大值为2.42%,比较逐呼吸潮气量,在15组数据共11 437次呼吸中,93.85%的点(10 734次)的相对误差落在10%之内,98.10%的点(11 220次)的相对误差落在15%之内,99.03%的点(11 326次)的相对误差落在20%之内。背心式呼吸感应体积描记系统采用诊断性定性校正技术标定后,能够准确测量通气指标,此系统是实现长时间、低负荷、动态呼吸模式监测的有效方法。
- 张政波俞梦孙李若新吴太虎张宏金金璋瑞吴家龙
- 关键词:潮气量
-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事件的研究
- 背景和目的: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MSMSMS)与多导睡眠图(PSG)在检测呼吸事件上的一致性已有报道。本项研究目的是:(1)通过与食道压力测量进行对比,评价MSMSMS检测睡眠呼吸用力微觉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
- 杨军张宏金俞梦孙成奇名曹征涛
- 关键词:多导睡眠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 文献传递
-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新指标及其在航空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通过对24h心率变异性(HRV)谱成分极低频(VLF)、低频(LF)与高频(HF)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探讨回归方程各参数的病理生理意义及其在飞行员心功能鉴定中的价值。方法对象为健康女飞行员30名、年龄相当的男飞行员30名、可疑冠心病飞行员8例、确诊的冠心病人20例。采用24h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仪。分析指标:VLF(0.003Hz~0.004Hz)、LF(0.04Hz~0.15Hz)、HF(0.15Hz~0.40Hz)和总体平均功率(0.003Hz~0.40Hz,TF),回归分析各频率间的关系,并进行t检验。结果①VLF和LF与HF均呈显著负相关;VLF与HF的相关系数值(r)显著大于LF与HF的相关系数值。②VLF和LF与HF回归方程的斜率(B)、相关系数(r)以及HF值均表现为夜间大于白天,女性大于男性,健康飞行员大于冠心病人。结论VLF可能反映交感神经系统活性;VLF或LF与HF回归方程的斜率可反映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相关系数可反映二者的拮抗性与协调性。女飞行员的夜间迷走神经活性高于男性飞行员;冠心病人可表现有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协调性降低。
- 张宏金焦志刚朱亚芬纪桂英张相尧纪桂英武留信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女飞行员航空医学
- 小心脏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被引量:7
- 1995年
- 对254名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招飞体检申请者进行超声心动图研究,以建立小心脏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按标准方法,用ALOKASSD-260超声诊断仪检查。测量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DD)、舒张末期容积(EDV)、心肌质量(LVM)、心搏量(SV)、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以x-2s的方法确定左室功能各参数的下限,分别为4.1cm(EDD)、60.91ml(EDV)、110.9g(LVM)、32.2ml(SV)、0.26(FS)和0.52(EF)。EDD、EDV、LVM有一项以上达不到上述下限者,属于小心脏。小心脏合并左室功能下降者诊断为小心脏综合征,建议后者招飞体检不合格。
- 张宏金王玉平朱亚芬吴家龙焦志刚汤维平
- 关键词:小心脏综合征超声心动图
- 预测下体负压耐力的心血管功能指标
- 1995年
- 为探讨用负压时早期的心血管功能指标预测下体负压耐力,对30名健康男性青年进行了-6.67kPa恒定负压的坐位下体负压试验。以晕厥前状态或持续至15min为终止指征,检查被试者耐受时间。经统计分析得到被试者的平均耐受时间为8.9±4.5min。负压作用早期,平均动脉压相对较高和颈动脉搏动波半彼时间相对较短者,其耐受时间就长;反之则短。此两种指标是预测下体负压耐力的有用指标。
- 焦志刚张宏金朱亚芬王玉平关宏颜桂定汤维平
- 关键词:下体负压心血管功能血压
- 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以评价其对飞行员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方法检测 16名跨时区国际长途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 (HRV) ;另外检测 10名国内昼间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HRV作为对照。检查指标 :①HRV的低频功率 (0 .0 4~ 0 .15Hz ,LF) ;②HRV的高频功率 (0 .15~ 0 .4 0Hz,HF) ;③HRV的总频功率 (0 .0 4~ 0 .4 0Hz,TF)。计算飞行员HRV谱成份的夜间调节指数。用两组飞行员调节指数的差值作为自主神经负荷程度的定量估计。 结果 对照组飞行员的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在 2 4h中显示明显的昼夜节律 ,即夜间HF增高 ,LF降低 ;白天HF降低 ,LF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在跨时区飞行组上述谱成份的昼夜节律性明显降低。②对照组飞行员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32± 0 .11,而跨时区飞行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0 6± 0 .0 2 (P <0 .0 5 )。对照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2± 0 .0 8,而跨时区飞行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9± 0 .0 4 (P <0 .0 5 )。
- 徐先慧葛盛秋张宏金
- 关键词:昼夜节律心率变异性
-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监测系统检测睡眠呼吸事件的判断规则被引量:12
- 2010年
- 微动敏感床垫睡眠检测系统(Micro-movement Sensitive Mattress Sleep Monitoring System,MSMSMS)自2003年成为定型产品以来,通过广泛应用,已经证明它在检测睡眠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SBD)方面具有重要价值.SBD是飞行人员常见病症之一,可严重影响飞行安全[1].因此,及时检测发现患有SBD的飞行员并进行矫治,对保障飞行安全和飞行员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 张宏金杨军曹征涛俞梦孙成奇明
- 关键词:多道睡眠描记术病床
- 低氧生理反应的“类推拉效应”实验观察
- 2011年
- 目的模拟低氧生理反应的"类推拉效应",即从高氧分压环境快速切换至低氧分压环境时的人体生理反应。方法实验对象为6位青年男性,分别经历由常压常氧和常压50%高氧分压环境阶跃式切换到低氧分压(12.9%,模拟4 km海拔)环境,静坐30 min。整个过程连续测量其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波等生理参数。结果 (1)比较由常氧至低氧环境,受试者经历高氧到低氧环境时,SpO2的下降幅度均更显著;(2)氧分压变化时间约2 min;(3)受试者的生理参数反应模式和趋势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结论证实了自主设计的常压低氧舱的可行性,初步模拟了低氧生理反应的"类推拉效应",观察到一些有价值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以及减轻此类效应对于飞行人员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 杨军俞梦孙李晔王海涛曹征涛张宏金
- 关键词:血氧饱和度
- 基于谱分析方法提取心动周期变异性中的睡眠结构信息被引量:8
- 2004年
- 利用心动周期的谱分析方法 ,充分挖掘了心动周期变异性中与脑电睡眠分期信息相关的特征参数 ,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去除掉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最后利用基于 Fisher分类准则的决策树分别建立了健康人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病人的睡眠分期全自动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该模型准确性好 。
- 吴锋俞梦孙成奇明金璋瑞张宏金
- 关键词:心动周期睡眠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