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自主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了接种菌剂和外加能源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生物干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7d,添加接种菌剂的物料升温累积值为66.0℃.d,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3℃.d)大261%;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水分去除率(27.33%)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8.56%)提高了8.77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挥发性固体(VS)降解率(20.90%)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2.31%)高8.59百分点;添加接种菌剂物料的减重率(18.67%)比不添加接种菌剂(10.80%)高7.87百分点。(2)试验8d,添加外加能源的升温累积值(69.5℃.d)比不加外加能源(46.2℃.d)大50.43%;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水分去除率(33.50%)比不加外加能源(28.56%)高4.94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的物料VS降解率(22.62%)比不加外加能源(19.67%)高2.95百分点;添加外加能源物料的减重率(19.56%)比不加外加能源(17.87%)高1.69百分点。
- 余旺黄绍松孙水裕张小娟林伟雄陈港权许娉婷
- 关键词:脱水污泥生物干化
- 接种菌剂对城市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干化效果和氮素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广州某污水处理厂压滤污泥为原料,木屑为调理剂,添加接种菌剂和碳源,采用间歇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了周期8 d的生物干化实验,研究了不同接种菌剂量对生物干化过程中温度、含水率、pH、挥发分以及氮素形态转变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接种菌剂添加量分别为0、2‰、4‰和6‰,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表明,在接种菌剂添加量为4‰时,综合生物干化效果最好。堆体温度和pH在初期升高最快,含水率降低到51.73%,挥发分降低到42.04%。在氮素转化方面,污泥中的氮素在初期最容易向氨氮转化,而后期则较多的向硝氮转化。污泥的总氮含量从40.3 g/kg降低到27.6 g/kg,氮损失率为31.51%。
- 张小娟黄绍松孙水裕余旺陈港权曾佳俊林伟雄
- 关键词:生物干化城市污泥
- 城市污泥生物干化高温菌群的筛选及其作用效果研究
- 污泥生物干化技术是是一种既经济节能又环保的干化技术。但仅仅依靠污泥中原有的微生物,干化效率较低。生物干化过程中还存在NH3挥发导致的氮素损失和大气污染问题。如何提高城市污泥生物干化效果并减少过程中氮素损失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 张小娟
- 关键词:城市污泥生物干化氮素转化
- 含松醇油实际选矿废水的COD生物降解被引量:7
- 2013年
- 从广东省某铅锌矿尾矿库周边的土壤中分离并纯化出3株能有效降解松醇油的菌株,分别命名为KS-1、KS-2和KS-3,实验表明KS-1菌株对含松醇油的模拟选矿废水化学需氧量(COD)降解效果最好,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KS-1菌株对尾矿库实际外排选矿废水的处理效果,探索了不同接种量、pH和温度对COD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量为5%、pH为6.0、温度为25℃的条件下,菌株KS-1降解实际废水COD的效果最佳,且搅拌有利于菌株对废水COD的降解。该工艺参数下,48 h内COD降低到12.87 mg/L,达到了国家新的《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的要求。
- 张小娟孙水裕杜青平叶茂友梁杰慧刘敬勇
- 关键词:松醇油选矿废水枯草芽孢杆菌COD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