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斌

作品数:11 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乳酸
  • 7篇乳酸菌
  • 6篇乳制品
  • 4篇传统乳制品
  • 3篇Γ-氨基丁酸
  • 3篇氨基丁酸
  • 2篇抑菌
  • 2篇乳杆菌
  • 2篇细菌素
  • 2篇细菌素乳酸菌
  • 2篇宏基因组
  • 2篇发酵
  • 2篇RDNA序列
  • 2篇RFLP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特性

机构

  • 1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11篇张彦斌
  • 8篇孟和毕力格
  • 4篇方芳
  • 4篇张和平
  • 4篇冀林立
  • 4篇李莉
  • 3篇孙志宏
  • 3篇杜晓华
  • 3篇孙天松
  • 2篇魏小雁
  • 2篇于洁
  • 2篇刘文俊
  • 2篇张家超
  • 2篇艾日登才次克
  • 2篇罗斌
  • 2篇宿淑辉
  • 1篇王炜宏
  • 1篇崔利敏
  • 1篇杨梅
  • 1篇王婧

传媒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当雄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微生物宏基因文库构建与乳酸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宏基因组的方法能绕过某些细菌难以纯培养的障碍,可以全面客观的分析微生态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子生态学。中国传统发酵乳制品制作和食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尤其是乳酸菌,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驯化,某些具有...
张彦斌
关键词:发酵乳制品基因文库乳酸菌生物多样性宏基因组
文献传递
16S rDNA-RFLP技术鉴定西藏地区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被引量:16
2009年
将16S rDNA PCR技术和RFLP技术相结合,对分离自乳制品中的乳杆菌进行分类和鉴定。从我国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中分离出51株乳杆菌,采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HaeⅢ和HinfⅠ将16S rDNA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后,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将菌种鉴定到种的水平。根据16S rDNA-RFLP的结果从中选出8株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的测定,实验结果与RFLP鉴定结果相吻合,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可用于大量乳杆菌分类和鉴定的方法。
于洁孙志宏张家超艾日登才次克张彦斌杨梅孙天松张和平
关键词:乳杆菌RDNA序列
传统乳制品中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筛选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γ-氨基丁酸生成能力的分析。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10 g/L的L-谷氨酸钠(L-MSG)的TYG液体培养基中,180株乳酸菌中有20株菌可生成γ-氨基丁酸;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获得9株生成量较高的菌株,分别为L.lacticsubsp.lactis WH11-1(2.477 g/L)、M10-4-3(1.405 g/L)、L.raffinolactis WZ20-2(1.132 g/L)、L.lacticsubsp.lactis M11-3(1.115 g/L)、L.lacticsubsp.lactis WZ1-2(1.006 g/L),L.plantarum S1-1(0.581 g/L)、L.plan-tarum M5-1-1(0.310 g/L)、L.plantarum M11-2-1(0.225 g/L)和L.salivarius M11-1(0.0.211 g/L)。该项研究为富含γ-氨基丁酸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冀林立方芳魏小雁张彦斌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乳酸菌Γ-氨基丁酸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培养基成分对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合成葡聚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单一因素法和正交法研究了分离自传统发酵乳中的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DM1-2-2生成葡聚糖的最佳培养基。葡聚糖合成量的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表明,酵母粉、20%的蔗糖、柠檬酸钠和醋酸钠不仅能显著提高葡聚糖的生物合成量,而且能明显促进菌体的生长。最佳的培养基组成:酵母粉20 g/L,蔗糖200 g/L,柠檬酸钠3 g/L,醋酸钠1 g/L时(均为质量浓度),葡聚糖的生物合成量为(4.21±0.15)g/L,产量较原来提高1.4倍。为葡聚糖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李莉魏小雁张彦斌杜晓华任建平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葡聚糖培养基
传统乳制品中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培养基优化被引量:7
2009年
以分离自蒙古族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得到一株可高产γ-氨基丁酸的乳酸乳球菌WH11-1。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复合碳源质量分数为2%,其中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为3:1,复合氮源中蛋白胨与酵母膏的质量比为1:3,总碳氮比为1:2,盐酸吡哆醛为0.15%。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32℃培养96h,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10.78g/L。
孟和毕力格冀林立罗斌张彦斌李莉宿淑辉王婧
关键词:Γ-氨基丁酸乳酸乳球菌培养基优化
响应面法优化L.lactis WH11-1生成GABA的发酵条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响应面分析的方法对L.lactis WH11-1发酵生产γ-氨基丁酸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考察了接种量、初始pH值和培养温度对γ-氨基丁酸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4.5%,初始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32℃。在此条件下培养96 h,GABA生成量达8.63 g/L,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罗斌孟和毕力格冀林立张彦斌杜小华宿淑辉赵俊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发酵条件响应面分析法
传统乳制品中产细菌素乳酸菌WH12-2-1的抑菌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牛津杯法,对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到的一株产细菌素戊糖乳杆菌L.pentosusWH12-2-1进行了抑菌特性研究。研究发现,WH12-2-1产细菌素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在MRS培养基中30℃条件下培养48h,且Tween80和其他抑菌物质对细菌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WH12-2-1产生的细菌素在酸性及弱酸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高,在pH为2时活性最高,显示活性的pH范围为2 ̄6,而且在高温下稳定,121℃加热15min仍有抑菌活性。用各种蛋白酶处理后发现,它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不敏感,但对胰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敏感。细菌素作用方式是抑菌而不是杀菌。WH12-2-1产生的细菌素抑菌谱较广,对很多食品腐败菌和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因此具有较强的应用开发潜力。
方芳张彦斌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嗜热链球菌抑菌特性细菌素
蒙古国地区酸乳中乳酸菌的鉴定及耐酸菌株筛选被引量:8
2009年
本研究对采集自蒙古国地区牧民家庭中17份发酵乳样品中的乳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耐酸性研究。共分离出45株乳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糖发酵试验及16SrDNA序列分析等研究将这些菌株鉴定为Lactobacillum fermentum(L.fermentum)31株,L.helveticus 12株,L.plantarum 1株和L.casei 1株,所以认为L.fermentum是蒙古国地区传统酸乳中的优势菌群。经pH为3.0的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复筛后发现,存活率在80%以上的仅1株,IMAU20085的存活率高达81.44%。菌株的分离鉴定以及高耐酸性菌株的筛选,对我国益生菌资源的保藏和开发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未来益生菌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杜晓华艾日登才次克李莉王炜宏张彦斌崔利敏于洁张家超刘文俊孙志宏孙天松张和平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乳酸菌RDNA序列分析耐酸性益生菌
西藏地区传统发酵乳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CTAB-SDS-冻融、液氮研磨、玻璃珠吸附3种方法提取来自西藏地区的传统发酵乳样品中微生物宏基因组DNA。结果表明,采用经过改良的CTAB-SDS-冻融法提取效果较佳,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分别采用16SrRNA-RFLP和ITS-PCR分析发酵乳中细菌和真菌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来自西藏当雄龙仁乡的2个样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并且优势菌群较为相近,而来自西藏当雄纳木错的样品微生物多样性丰度较低,其优势菌群与前2个样品有较大的差异性。此结果同时表明了运用细菌16SrRNA-RFLP和真菌ITS-PCR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全面快速地比较分析发酵乳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张春林刘文俊张彦斌孙志宏张和平孙天松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产耐热蛋白酶乳酸菌的筛选、产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从内蒙古部分传统发酵乳样品以及酸菜汤中分离到105株乳酸菌,用检测蛋白酶产生水解圈和福林酚蛋白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耐热蛋白酶产生菌株WH29-3-1,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Enterococcus faecium。同时,对其产酶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H29-3-1是在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为氮源、碳氮比为0.8、pH7.0的最适产酶培养基中45℃、接种量为4%的条件下发酵培养30h,具有最大产酶量13.13U/ml,且K2HPO4、MgSO4有促进蛋白酶产生的作用。由菌株WH29-3-1产生的耐热蛋白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7,最适作用温度为50℃。结果表明,该菌是一株具有进一步改造利用价值的产蛋白酶菌株。
方芳冀林立张彦斌张和平孟和毕力格
关键词:乳酸菌酶活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