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慧

作品数:21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调节
  • 3篇抗体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生物学
  • 2篇同源
  • 2篇强力霉素
  • 2篇林可霉素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免疫功能
  • 2篇瓜氨酸

机构

  • 16篇江苏大学
  • 12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太仓市第一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21篇张慧
  • 6篇邵启祥
  • 5篇黄莉莉
  • 5篇焦志军
  • 5篇蒋茜
  • 4篇阴晴
  • 4篇许化溪
  • 3篇邹晓月
  • 3篇王胜军
  • 2篇申卫红
  • 2篇仝佳
  • 2篇彭鑫
  • 2篇毛朝明
  • 2篇舒扬
  • 1篇宗扬勇
  • 1篇陆荣柱
  • 1篇陈述
  • 1篇韩清珍
  • 1篇张龙峰
  • 1篇黄莉莉

传媒

  • 5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免疫学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可霉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IL-17、IL-6及IFN-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林可霉素对模型鼠脾细胞培养的上清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6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影响。方法以鸡Ⅱ型胶原(CCⅡ)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建立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动物模型。设正常对照组、CIA动物模型组和林可霉素CIA动物模型组,每组各6只。收集脾细胞培养的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17、IL-6及IFN-γ含量。结果林可霉素CIA动物模型组的IL-17、IL-6及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CIA动物模型组[(21.1±6.9)pg/ml vs.(33.4±10.79)pg/ml,(15.1±2.0)pg/ml vs.(22.5±5.8)pg/ml及(43.6±4.4)pg/ml vs.(59.3±16.1)pg/ml](P<0.05)。结论林可霉素能够抑制CCⅡ诱导小鼠关节炎的免疫反应。
张慧焦志军邹晓月蒋茜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林可霉素
Salbutamol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salbutamol对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和成熟DC表型及功能的影响。方法:β2受体激动剂salbutamol对未成熟DC的调节作用研究:无菌取SD大鼠的骨髓细胞,将细胞分组:salbutamol...
黄莉莉张慧邵启祥
文献传递
建立ERIC-PCR技术快速分析不同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引物PCR技术(ERIC-PCR技术)用于分析亚胺培南耐药和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为判断医院内感染发生提供一种简便的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3-6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患者痰液中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80株,其中包含50株亚胺培南耐药菌株,30株亚胺培南敏感菌株。使用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细菌基因组DNA,PCR扩增菌株ERIC序列,Quantity One软件分析不同耐药性菌株电泳条带以判断菌株同源性。结果 5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可分为6种基因型,其中最多的一种基因型有24株;30株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可分为20种基因型,其中最多的一种基因型仅有3株。结论该院ICU来源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型较少,提示该菌株可能发生了医院内感染。ERIC-PCR技术简单、方便,可以快速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适合于在各级医院中推广。
陈浩宁王茹冰史厚珍狄逸凡熊御云夏琳朱丽华张慧Dinsh Kumar K吴亮阴晴陈盛霞许化溪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分析前各种因素对尿液分析检验结果的影响
<正>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上半年尿常规检验结果,探讨分析前各种因素对尿沉渣及尿干化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统计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上半年尿常规的标本,选出分析前出现差错的96例标本,按患者用药情况未注明...
张慧阴晴邵启祥
文献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和白介素-17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0例RA患者血清,以8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抗CCP抗体,IL-17含量,特种蛋白仪检测RF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活动期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RA患者组三项指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RF诊断RA的敏感性高于抗CCP抗体及IL-17,而抗CCP抗体对RA的特异性显著高于RF及IL-17。两两联合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较单独检测都有所减低,而特异性增高明显,三者联合检测,特异性达到100%。结论:动态监测抗CCP抗体、RF和IL-17有助于观察RA病情变化,提高RA诊断率。
张慧毛朝明蒋茜仝佳王胜军邵启祥许化溪焦志军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白细胞介素-17
强力霉素对大鼠骨髓来源DC表型和功能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强力霉素大鼠骨髓来源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取出SD大鼠骨髓细胞诱导不成熟DC,rrGM-CSF4ng/ml+rrIL-4 4ng/ml+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100 ng/ml,5...
张慧黄莉莉邵启祥
关键词:DOX树突状细胞表型
文献传递
间质干细胞和肿瘤被引量:3
2006年
朱伟张慧黄蓓郭长青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肿瘤
强力霉素调节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强力霉素(Doxycycline,Dox)对大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rat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cells,RBM-DCs)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SD大鼠骨髓细胞,经重组大鼠GM-CSF(recombinated rat GM-CSF,rrGM-CSF)4 ng/ml+重组大鼠IL-4(recombinated rat IL-4,rrIL-4)4 ng/ml+Dox 100 ng/ml,500 ng/ml和1 000ng/ml诱导8天,同时设立rrGM-CSF 4 ng/ml+rrIL-4 4 ng/ml为对照组。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Dox对RBM-DCs形态学变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BM-DCs表面标志的变化;最后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反应检测RBM-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未发现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别;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不同剂量的Dox均可下调未成熟RBM-DCs表面CD11c,OX62,MHC-Ⅱ,CD86和CD80分子的表达;经Dox处理的RBM-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结论::Dox可能通过调节RBM-DCs表面分子的表达,来调节RBM-DCs的免疫功能。
张慧史蓓蕾俞黎娅黄莉莉宗扬勇彭鑫申卫红邵启祥
关键词:强力霉素免疫调节
沙丁胺醇对大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调节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重组大鼠粒-单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rat granulocyte monocytes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rGM-CSF)和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ecombinant rat interleukin-4,rrIL-4)从SD大鼠骨髓细胞诱导获得幼稚DCs,然后采用LPS诱导成熟。在DCs中分别和联合加入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及其阻断剂丁氧胺,应用光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沙丁胺醇对DCs形态学改变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Cs表面标志的变化,最终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功能的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学观察未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别;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沙丁胺醇上调大鼠DCs相对特异性标志OX62的表达,下调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但对髓系标志CD11c无明显影响;丁氧胺可下调CD11c,MHC-Ⅱ,CD80和CD86的表达,但对OX6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沙丁胺醇与丁氧胺联合应用可明显下调CD80和CD86,MHC-Ⅱ,CD11c的表达,上调OX6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沙丁胺醇可以抑制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丁氧胺也可抑制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沙丁胺醇联合丁氧胺也可抑制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但丁氧胺既无明显阻断沙丁胺醇的效应,亦无显著的协同作用。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通过下调DCs表面MHC-Ⅱ和共刺激分子表达,从而下调DCs功能,还能促使造血干细胞向DCs分化;β2受体阻断剂丁氧胺对DCs免疫递呈功能的影响类似于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的作用;丁氧胺与沙丁胺醇共同应用未见明显阻断或叠加作用。因此,沙丁胺醇和丁氧胺可能通过β2受体以外的途径调节DCs免疫功能。
王金湖张慧黄莉莉邵启祥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沙丁胺醇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免疫调节
双酚A对脂代谢和肥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近年来,肥胖及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不断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是基因、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围生期或青春期暴露于双酚A均可导致体质量增加。人群流行病学研究也发现,双酚A暴露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围生期暴露于双酚A可以使脂肪细胞分化提前,这可能与基因表达变异有关。双酚A引起肥胖的可能机制包括直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起激动剂或拮抗剂的作用。双酚A也能通过阻碍酶活性或激活P450酶等途径产生间接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以环境雌激素双酚A为代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肥胖发生发展的关系。通过综述双酚A与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和控制肥胖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王强蔡玉娇郑月萍张慧吴沂芮张岭陆荣柱
关键词:双酚A内分泌干扰物肥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