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旺勋

作品数:20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军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7篇网络
  • 6篇导航
  • 6篇导航系统
  • 5篇卫星
  • 5篇卫星导航
  • 5篇卫星导航系统
  • 4篇仿真
  • 4篇保障性
  • 3篇维修性
  • 3篇RMS
  • 2篇定位计算
  • 2篇信号
  • 2篇信号指纹
  • 2篇指纹
  • 2篇全球卫星
  • 2篇全球卫星导航
  • 2篇全球卫星导航...
  • 2篇全寿命周期
  • 2篇网络科学
  • 2篇位置估计

机构

  • 20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20篇张旺勋
  • 9篇王维平
  • 8篇侯洪涛
  • 7篇李群
  • 5篇龚时雨
  • 4篇李康伟
  • 3篇常强
  • 3篇朱一凡
  • 2篇崔子祥
  • 2篇杨峰
  • 2篇李小波
  • 2篇雷永林
  • 2篇崔利杰
  • 1篇周鸿伟
  • 1篇谢菲
  • 1篇彭湃
  • 1篇黄丛山
  • 1篇李海兵
  • 1篇焉玉才

传媒

  • 3篇系统工程与电...
  • 2篇火力与指挥控...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电脑与信息技...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国防科技
  • 1篇空天资源的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星间导航系统抗击性能建模与仿真研究
2013年
探究星间链路对导航系统抗击性能的影响。由于传统算法链路切换频繁,时延较大,实时性差。为提高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切换次数和通信时延均较少的星间链路算法。以欧盟的伽利略导航系统为例,在一颗卫星损毁的情形下,根据提出的算法构建星间链路模型,通过建模与仿真获得了观测站的精度因子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导航系统有无链路情况下精度因子变化情况,得出星间链路能有效地修正定位误差,提高导航系统定位精度,进而增强系统抗打击能力的效果。
彭湃张旺勋侯洪涛朱一凡
关键词:星间链路仿真
基于GTST-DMLD-ESD的装备RMS仿真平台研究
2010年
装备的RMS是装备的重要设计参数,是影响战备完好和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文章引入GTST-DMLD功能建模方法和ESD方法,以GTST-DMLD-ESD作为建模工具,建立起装备系统的RMS描述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装备RMS仿真系统的框架和仿真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仿真平台的初步构想,并对仿真平台的总体体系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李康伟龚时雨张旺勋崔子祥
关键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平台
体系安全性问题的特征、形式及本质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为进一步探索安全科学在复杂体系领域的具体内容,促进体系安全性研究的发展,基于安全科学理论和体系工程原理,给出体系安全性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流程与工作内容。以2起体系事故为例,讨论体系安全问题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分析体系安全性、涌现、体系内部相互关系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将体系内部相互作用涌现产生的危险,分为传播、组合、交互和演化4类。结果表明:体系安全性问题的本质原因是体系内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会产生非期望的消极涌现;体系安全性研究应重点关注体系内部相互关系涌现带来的4类危险,及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风险。
张旺勋李群王维平
关键词:安全性
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策略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现有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策略对维修保障过程描述不详细,尤其是保障资源因素考虑较笼统的问题,根据活动扫描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仿真策略,以维修活动为基本的活动例程,根据维修保障活动过程所需的各种时间、资源等条件判断相应活动例程是否执行,用各子系统的时间元最小值推进系统仿真时钟。根据上述仿真策略详细的仿真流程图,设计了仿真系统。最后以一个示例,将任务成功率作为观察指标,通过改变有关参数验证了仿真策略的适用性。
张旺勋龚时雨李康伟
复杂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16年
为全面识别复杂系统中的脆弱点,科学评价其脆弱性,针对纯拓扑脆弱性分析方法的不足,在考虑非拓扑因素条件下,提出一种结合复杂网络技术和效能评估技术的复杂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方法,从拓扑结构和非拓扑因素两方面全面分析复杂系统的脆弱性。以复杂网络的中心性指标为基础,通过广义指标法进行拓扑脆弱性分析;借鉴概率风险评价理论,从易攻性和易坏性两个方面对非拓扑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对两者结果的综合得到总的脆弱性分析结果。示例结果表明:拓扑和非拓扑分析的结果有交集但又有所区别,两者密切相关且互为补充,并能共同筛选出复杂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较之纯粹的拓扑结构分析,综合分析得到的结果更为全面。
张旺勋李群王维平李海兵
关键词:复杂系统脆弱性复杂网络拓扑
体系安全性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工程系统和体系,体系的安全分析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强烈关注。通过三起安全事件引出了体系安全相对于传统系统安全的不同点,提出了体系安全性分析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此基础上,从体系...
张旺勋崔利杰任博李泽
关键词:网络科学
基于复杂交互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安全性分析方法
武器装备体系通过诸多子系统的交互协同来实现一定作战目标,完成武器装备单独运行难以完成的使命任务。然而其通过集成和相互作用产生新能力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安全问题。如武器装备体系整体的脆弱性问题;系统间交互关系可能面临的威...
张旺勋
关键词:武器装备体系
文献传递
体系安全性分析的双层次框架
2015年
为识别体系(So S)中的薄弱环节、评价威胁风险并提高体系安全性,根据安全系统工程和体系工程理论,提出体系安全性基本概念。基于复杂网络科学和传统安全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双层次分析框架,从脆弱性角度和威胁风险角度研究体系安全性。脆弱性分析可从拓扑结构和非拓扑因素2方面识别对体系安全较关键的脆弱点;威胁风险分析能得到脆弱点面临的任意威胁组合,并识别后果较严重的威胁风险。结果表明:体系安全性包括宏观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和微观的威胁风险控制能力。体系安全性分析需宏观和微观双层次相结合,全面考虑体系安全性诸因素。基于识别结果的威胁评价将提高安全分析的针对性和效率。
张旺勋李群王维平
关键词:脆弱性复杂网络
基于GTST-DMLD-ESD的装备RMS建模仿真被引量:2
2011年
装备的RMS是装备的重要设计参数,是影响战备完好和保障能力的关键因素。引入GTST-DMLD作为主要建模工具,建立起装备系统的RMS描述模型,以ESD为补充和扩展,对维修过程进行建模。并以GTST-DMLD-ESD模型作为装备RMS仿真的核心,对装备RMS仿真模型的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各模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李康伟龚时雨张旺勋崔子祥
关键词: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
装备全寿命RMS仿真评估的需求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针对寿命周期各阶段RMS工作种类繁多,接口复杂,相互交织,分别分析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的工作十分困难持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保障性工程是RMS发展的必然;然后以保障性工程为指导,分析总结出寿命周期各阶段RMS工作以及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建模仿真技术的特点,提炼出寿命周期各阶段仿真技术可以支持的RMS工作,以及RMS建模仿真系统需要包括的数据信息,为全面开展RMS仿真评估工作奠定需求基础。
张旺勋龚时雨焉玉才周敏
关键词:保障性工程全寿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