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

作品数:7 被引量:115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降水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比辐射率
  • 1篇地表温度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透过率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突变检验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程度
  • 1篇劈窗算法
  • 1篇流域
  • 1篇模型构建
  • 1篇湖泊变化
  • 1篇基于GIS
  • 1篇降尺度
  • 1篇降尺度方法
  • 1篇降水时空
  • 1篇降水数据

机构

  • 6篇西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张晓
  • 4篇姚晓军
  • 4篇孙美平
  • 3篇李净
  • 1篇王卫东
  • 1篇刘时银
  • 1篇刘普幸
  • 1篇郭万钦
  • 1篇吴立宗
  • 1篇张福存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60-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水分盈亏量时空特征被引量:22
2013年
基于1960-2010年中国西北地区126个国家气象站点实测数据,应用Morlet小波函数、Kendall趋势系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水分盈亏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为负值,呈由东南和西北两侧向中部逐渐减小的空间格局。在研究时段内水分盈亏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春夏冬三个季节水分盈亏量呈上升趋势,而在秋季呈下降趋势。西北地区水分盈亏量变化存在3.5~5 a左右的主周期,其中夏季周期变化以强振荡为主,年际波动大,而其它三个季节以弱振荡周期为主。位于西风带气候区与高原气候区的站点水分盈亏量呈上升趋势,且多发生突变;水分盈亏量呈下降趋势的站点主要位于东南季风区及其边缘区。
姚晓军张晓孙美平李净王卫东
关键词:突变检验
天山中段卫星降水数据的降尺度研究及时空特征分析
降水作为地球水循环的主要驱动因子,不仅决定了一个地区(流域)的水分和热量状况,而且是水文、生态和气候等模型模拟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输入参数。精确的高分辨率降水数据对了解和认识寒区旱区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天山地区气象台站分布稀疏...
张晓
关键词:降水数据时空变化特征降尺度方法
文献传递
可可西里地区库赛湖变化及湖水外溢成因被引量:37
2012年
以库赛湖研究区地形图、LandsatTM/ETM+和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卫星HJ1A/BCCD影像为基础,结合五道梁气象站气温降水资料,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11年9月可可西里地区库赛湖湖水外溢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库赛湖湖水外溢发生在2011年9月20日至30日期间,卓乃湖湖水进入库赛湖是后者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而库赛湖规模近20年来的持续增长,尤其是2006年之后湖泊面积快速增加是其湖水外溢的基础。卓乃湖湖水外泄的主要诱因是区域持续降水,其中8月17日和21日强降水使卓乃湖于8月22日出现漫顶溢流,8月31日至9月5日、9月16日至17日期间两次持续降水导致卓乃湖水量剧增,并在9月14日至21日期间形成洪水。由于水量外泄,卓乃湖面积骤降,截至11月29日,湖泊面积168.07km2,仅为8月22日湖泊面积的62%,共减少104.88km2。库赛湖外溢湖水流入海丁诺尔后又进入盐湖,其中海丁诺尔湖水进入盐湖时间介于10月6日至20日期间。外来湖水大量进入导致海丁诺尔和盐湖在10-11月份快速扩大。
姚晓军刘时银孙美平郭万钦张晓
关键词:湖泊变化
基于MODIS数据的黑河流域地表温度反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MODIS数据,运用毛克彪的劈窗算法反演了具有冰雪、冻土地表类型的黑河流域2009年9月23日的地表温度。结果表明:沙漠和戈壁的温度最高,永久积雪/冰川的温度最低,能够客观地反映黑河流域9月下旬白天的气候特点。将反演结果与流域内9个气象站点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反演的地面温度与实测的地面温度平均误差为0.82℃,在当前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的误差之内。因此,该算法适合大面积的地表温度快速反演。
张福存李净吴立宗张晓
关键词:地表温度劈窗算法MODIS数据大气透过率地表比辐射率
近45年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被引量:39
2012年
采用青海省39个气象台站自建站至2009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空间插值技术、Mann-Kendall方法、滑动t检验、Yamamoto和偏值分析方法分析了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海省降水存在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特征,从空间分布上可分为东北部、西北部和南部3个区域。(2)近45年来青海省降水总体上呈弱增长趋势,但逐年值围绕多年平均值的波动较大,降水量少于平均值的年份相对较多。西北部与东北部在80年代后期降水呈波动增加,直到90年代才出现降水的减少,而南部地区则在80年代中期降水就开始减少,并持续到90年代结束,表明90年代青海省处在一个降水偏低期。(3)青海省在研究时间段内出现微弱的降水突变信号,各分区突变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西北部地区的突变始于1985年左右,南部出现在1980年左右,东北部则出现在2003年左右。
张晓李净姚晓军孙美平
关键词:降水突变
基于GIS的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高程模型构建被引量:6
2012年
土地利用垂直分异规律是土地利用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定量研究可为模拟和预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途径。以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垂直分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进行处理,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高程模型。研究表明:甘肃省土地利用程度随高程变化呈现出4个趋势:1)海拔高度600~1120m之间,土地利用程度随海拔增高表现为线性递减趋势;2)在1130~3600m高度带内,土地利用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且在2600m附近达到最大值;3)在3610~5530m高度带内,土地利用程度呈先减后增趋势,即土地利用程度与海拔高度呈"U"型关系,且在4550m附近达到最小值;4)在海拔高度5530m以上,土地利用类型单一且均为水域,因此土地利用程度保持不变。最后,结合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垂直分异规律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发现数量众多的未利用和难利用土地是导致土地利用程度整体较低和呈现不同垂直分异特征的主要原因。
姚晓军孙美平刘普幸张晓
关键词:高程模型土地利用GI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