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5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大黄灵脾冲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
- 陈敏徐艳秋王怡顾向晨郭小雷张丹张晓云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是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实验通过研究大黄灵脾冲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院内制剂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实验期间分时间点...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侧输尿管结扎肾间质纤维化
- 黄芪注射液拮抗高糖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高糖腹膜透析液和添加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的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紧密连接(TJ)形态结构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封闭蛋白-1(ZO-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高糖腹透液和添加黄芪注射液的腹透液,造模8周后,检测对照组(0.9%生理盐水)、腹透组(含糖4.25%腹透液)、低黄芪组(含糖4.25%、黄芪1%的腹透液)、高黄芪组(含糖4.25%、黄芪2%的腹透液)SD大鼠的腹膜透析超滤量、腹膜对尿素氮和肌酐清除率。并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的腹膜标本紧密连接结构的改变和ZO-1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腹透组和高黄芪组腹膜透析8周腹透液超滤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减少(P<0.05);腹透组和高黄芪组腹膜透析8周尿素氮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各组腹膜间皮细胞均有ZO-1表达,腹透组、高、低黄芪组与对照组相比,ZO-1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高糖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和ZO-1的表达有负影响,黄芪对腹膜间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等结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对ZO-1的表达干预作用不显著。
- 舒静王怡张晓云
- 关键词:腹膜透析黄芪注射液
- 针药结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组织中核因子-κB的影响
-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大鼠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研究针药结合治疗EMs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EMs...
- 张春雁张晓云朱俊谢晨赵娜刘臻李连波
- 关键词:针药结合核因子-ΚB
- 结直肠癌DNA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5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MLH1、MSH2、MSH6、PMS2四种错配修复蛋白检测,同时观察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法对其中10例进行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第2号外显子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突变检测。结果 55例患者中50例四种蛋白均阳性表达,为微卫星稳定(MSS),5例患者蛋白表达有缺失,提示为高频微卫星不稳定(MSI-H),缺失率为9.09%,其中4例MLH1、PMS2联合缺失,1例MSH2、MSH6联合缺失;MSI-H患者肿瘤多发生在右半结肠,与MSS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其中3例为黏液癌或伴黏液分化癌,均无淋巴结转移;10例行KRAS及BRAF突变检测的病例中,6例存在KRAS基因突变,1例存在BRAF基因突变且表现为MLH1、PMS2表达联合缺失。结论 MSI-H结直肠癌患者多发生在右半结肠,这类患者有以黏液癌或伴有黏液分化癌多见及淋巴结转移少见为特征的趋势;MSI-H与MSS患者相比,在年龄、性别、肿块大小、肿瘤分级及分期方面无显著差异;发现散发性结直肠癌中具有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结合其他检测可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为新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张晓云张春雁王延文魏静静周梦云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DNA突变分析DNA错配修复
- 针药结合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内膜组织ERα、ERβ的作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方法5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内异症模型;针灸组针刺“血海”“三阴交”,艾灸“关元”,中药组给予加味没竭片0.9%NaCl溶液混悬液灌胃,针药组给予上述2种方法综合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进行固定针灸并给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治疗30 d后,测量各组大鼠异位囊肿直径;取正常子宫内膜、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不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中药组和针药组异位囊肿直径显著缩小(P<0.05),针药组异位囊肿直径显著小于针灸组和中药组(P<0.05)。针灸组和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α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和中药组(P<0.01),针药组在位内膜ERα表达高于针灸组(P<0.05)。针灸组、中药组、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β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针药组在位及异位内膜ERβ表达均低于中药组(P<0.01)。内异症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ERα/ERβ比率均较低,其中针药组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ERβ比率高于其余各组。结论针药结合可能通过上调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α表达、下调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ERβ表达,使其趋于正常子宫内膜水平,进而达到治疗大鼠内异症的效应。
- 吴楚婷李铭旸张晓云王延文胡佳玮张春雁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针药结合雌激素受体Β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 在诊断“三阴性”乳腺癌(TNBC)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9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并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根据免疫组化染色评价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
- 王萍童仙君程遵华郑颖项晓宇董晓燕黄菊琴张晓云薛晓红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乳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 Erdheim-Chester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Erdheim-Chester病(ECD)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1例EC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2岁男性,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升高。影像学检查示全身多处软组织肿块,双侧股骨及胫骨髓腔内、双侧胸膜、腹膜多发高密度灶,伴氟代脱氧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腋下肿块病理显示皮下组织内泡沫样组织细胞弥漫增生,散在个别杜顿巨细胞,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及少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组织细胞表达CD68,不表达CD1α、S100,Ki-67阳性指数约20%。分子检测显示有BRAF V600E第15号外显子突变。最终病理诊断为ECD。予以分子靶向药物及激素治疗。术后随访39个月,患者状况良好。结论ECD临床常累及多个系统,其病理形态特征为泡沫样组织细胞增生,易被误诊。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与分子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别诊断。
- 魏静静赵秋枫王延文张晓云
- 关键词:ERDHEIM-CHESTER病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检测
- 阴囊乳腺外Paget病合并阴茎尖锐湿疣伴Bowen病1例被引量:1
- 2007年
- 张晓云李福伦
- 关键词:阴囊PAGET病尖锐湿疣病例报道
- 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药贴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中药贴剂的含药膏体中各组分及其重量份为:中药浸膏8-10份、高岭土4-6份、微粉硅胶10-12份、甘油2-4份、薄荷醇4-6份、海藻酸钠16-20份、二氧化钛0....
- 张春雁张晓云
- 文献传递
- 大黄灵脾冲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 陈敏徐艳秋王怡顾向晨郭小雷张丹张晓云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课题是上海市教委资助项目。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实验通过研究大黄灵脾冲剂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UUO)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院内制剂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实验期间分时间点检测各组大鼠...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