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滨

作品数:109 被引量:458H指数:1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10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0篇超声
  • 44篇成像
  • 36篇心肌
  • 30篇心动描记术
  • 30篇描记
  • 30篇描记术
  • 30篇超声心动描记
  • 30篇超声心动描记...
  • 26篇心室
  • 21篇心室功能
  • 15篇应变率
  • 13篇应变率成像
  • 13篇缺血
  • 12篇左心
  • 11篇多普勒
  • 11篇心动图
  • 11篇心脏
  • 11篇左心室
  • 11篇超声心动图
  • 9篇速度向量

机构

  • 87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解放军第21...
  • 7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451...
  • 2篇解放军第四五...
  • 2篇解放军第一一...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11...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解放军第二一...
  • 1篇解放军210...
  • 1篇西安市解放军...

作者

  • 95篇张海滨
  • 50篇张军
  • 44篇周晓东
  • 30篇刘丽文
  • 28篇朱霆
  • 27篇李红玲
  • 25篇钱蕴秋
  • 19篇贺建国
  • 17篇郑敏娟
  • 14篇朱永胜
  • 13篇李军
  • 11篇段云燕
  • 10篇田新桥
  • 9篇宋艳
  • 8篇何光彬
  • 8篇田雪
  • 8篇于铭
  • 7篇苏军芳
  • 7篇韩增辉
  • 5篇刘成国

传媒

  • 24篇中华超声影像...
  • 11篇心脏杂志
  • 10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临床超声医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华医学超声...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第五届全国“...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超...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16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15篇2006
  • 7篇2005
  • 1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管内超声对部分腹膜后脏器成像的实验研究
目的:腹膜后脏器由于位置深、易受到腹腔气体干扰,成像不满意。为了寻找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本研究尝试应用新型高分辨力的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经下腔静脉沿途直接实时、连续观察腹膜后部分脏器的二维结构及彩色血流显像,评价心腔内导...
郑敏娟周晓东张海滨贺建国
文献传递
犬缺血心肌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疗效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基因 ,经心肌直接注射治疗犬心肌缺血模型后新生血管和侧枝循环形成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 .方法 :取实验用犬 2 4只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近、中段 ,模型建造成功后 ,通过直接心肌注射将hVEGF1 6 5基因转染缺血部位心肌细胞 ,应用超声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 raphy,CAG)进行监测 ,3mo后处死 ,组织学切片观察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生成情况 .结果 :术后 3mo ,CAG显示 ,治疗组新生血管数目和侧枝血管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TIMI血流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5 ) ;超声检查显示 ,治疗组射血期及舒张早期局部心肌运动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速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组织学检查显示 ,治疗组心肌内毛细血管数为 (4 1± 8) /HP ,而对照组为 (9± 6 ) /HP (P <0 .0 1 ) .结论 :犬心肌缺血模型经心肌直接注射pcDNA3.1 (- ) /VEGF1 6 5 ,能促进心肌血管新生 ,加速侧枝循环建立 。
易甫吕安林贾国良贺建国张海滨赵志敬
关键词: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疗法内皮血管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左室壁等容舒张
2006年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研究正常人等容舒张期左室壁纵向应变率。方法:记录健康人左室各室壁、各水平纵向应变率曲线,测量等容舒张期正向、负向应变率的峰值SRIVR+、SRIVR-,分别用舒张早期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E和SRS校正,即SRIVR+BSRE、SRIVR-BSRS,测量等容舒张期时相指标,比较各室壁、各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心脏等容舒张期纵向应变率曲线有4种形式;SRIVR+与年龄显著相关,从基底向心尖递减,各室壁间无显著性差异;SRIVR-各室壁间以室间隔为大,从基底向心尖递减,心尖部SRIVR-与年龄显著相关。结论:SRI可定量分析正常人等容舒张期心肌形变,为研究病变心肌等容舒张期变化提供依据。
宋艳钱蕴秋张海滨李红玲刘丽文郑敏娟崔凯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冠心病缺血心肌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研究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运动速度,初步评价VV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各20例,VVI技术检测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左室后壁和前间隔基底、中部和心尖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比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各节段Vs、Ve的差异。结果缺血节段V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个别节段V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评价。
田雪林艳张海滨石晶李军张军朱霆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心肌舒张功能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出现与否分为无微血管病变组(A组)21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23例;另选体检正常对照组22例,采用VVI技术测量左心室短轴方向各壁的舒张早期最大速度(Ve)与舒张早期最大应变率(SRe)。结果A组Ve仅5个节段(基底后壁,中部前壁、侧壁和后壁,心尖侧壁)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组大部分节段(中部后壁、下壁和后间隔,心尖部室间隔除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A组的多数节段SR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基底及中部侧壁、中部前间隔除外),B组多数节段SRe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中部前间隔除外);A、B组之间比较,仅基底部侧壁及后间隔有差异(P<0.05)。结论VVI技术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舒张功能,VVI参数SRe有望成为一种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变的新指标。
张军秦静张海滨朱永胜朱霆周晓东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左心室功能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左心室壁收缩期后收缩
2009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左心室壁收缩期后收缩(PSS)变化对评价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对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术后3个月和正常对照组21例,应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获取受检者心尖3个标准切面的心肌组织速度图像,并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壁基底部和中间部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射血期峰值速度(Vs)、PSS峰值速度(Vpss),计算Vpss与Vs的比值(Vpss/Vs),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仅少数节段出现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及前壁的基底部,Vpss/Vs<1;慢性心力衰竭组多数节段出现病理性PSS,15例患者中有55个节段出现Vpss/Vs>1;(2)CRT患者术后3个月基底部及中间部的Vs明显高于术前(P<0.01),基底部Vpss明显低于术前(P<0.01),左心室基底部Vpss/Vs明显低于术前(P<0.01),中间部Vpss/Vs较术前无明显改善;(3)CRT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左心室壁PSS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前后室壁同步化运动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RT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逆转左心室解剖重构。
李金芳张军刘丽文张海滨刘兵易甫李雪温江田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复建左心室功能
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方法选择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29例(脑梗死组)及正常人30名(对照组),以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收缩期血管内径(Ds)、血管内-中膜厚度(IMT),记录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形态、回声类型及斑块数目并测量大小;以TCCS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Ds、最大IMT与平均IMT均大于对照组,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个数、多发斑块血管数、混合性回声和低回声斑块个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侧和健侧MCA的RI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侧MCAP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TCCS评价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为无创、早期诊断脑梗死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指标,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秦静汪奇钱蕴秋张海滨张宏张军周晓东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换瓣前后心肌收缩功能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换瓣前后心肌收缩功能进行测量,并评价其判断二尖瓣换瓣术预后的价值。方法4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按术后恢复情况分为A、B两组:A组30例为恢复良好组,B组12例为恢复较差组;健康对照组26例。术前及术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瓣口面积、左心房和左心室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应用SRI技术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间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参数,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的SRs变化情况。结果术前A、B两组左心室壁各节段SRs均小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0.05);B组各节段SRs均小于A组对应节段(P<0.05)。术后A组左心室壁各节段明显改善(P<0.05)。B组术后左心室壁各节段SRs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SRI技术可定量评价风湿性MS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对判断手术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王红梅张军朱永胜张海滨刘丽文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瓣膜置换术心肌收缩功能应变率成像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壁的收缩后收缩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左心室壁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检测60例CHF患者及对照组30名正常人的心肌运动,应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持续时间(Ts)及PSS峰值速度(Vpss)、持续时间(Tpss)。结果CHF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均为34.44%,其中病理性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4%、29.72%。对照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0.56%,未发生病理性PSS。与对照组的生理性PSS相比,CHF组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增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CHF患者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高、持续时间长,可能是导致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运动的原因之一。
温江田张军刘丽文张海滨沈敏戴杨崔明亮李金芳
关键词:组织速度成像心力衰竭收缩后收缩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冠心病心肌运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运动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I技术分别检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5例,采用18节段法采集左心室心肌的纵向应变及径向位移,对比分析冠心病组缺血节段(冠状动脉狭窄≥75%)和对照组相应节段的差异。结果在18个采样部位中,有16个部位表现为冠心病组缺血心肌纵向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12个部位缺血心肌径向位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应用STI技术能够较好地检测出缺血心肌的纵向应变和径向位移明显减低。
崔明亮钱蕴秋刘丽文张海滨李雪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