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时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二四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FG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RK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性bFGF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区缺血神经元凋亡以及ERK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对脑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上通过应用补充外源性bFGF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探讨可...
- 张雨时
- 关键词:BFGFERK缺血再灌注
- 文献传递
-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次, 1次/d)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次, 1次/d)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NIHSS)、血脂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3.12±1.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3.41±2.0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1.8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张雨时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血脂水平
- 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缺损程度改善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7.64±3.72)分,低于对照组的(10.45±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雨时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加曲班丁苯酞血清炎症因子
- 酷似脑梗塞的铅中毒1例报告
- 2001年
- 王爱华王莹刘奉慧高卓张雨时黄蕾张路炜
- 关键词:脑梗塞铅中毒病例报告慢性中毒
- 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100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脑血管病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标准将所有的患者进行3次分组。其中处于急性期的患者52例(急性期组),恢复期48例(恢复期组);双侧组的患者有54例,单侧组的患者有46例;高血压组的患者42例,非高血压组的患者58例。分析不同组别患者精神症状的比例关系。结果急性期组谵妄比例高于恢复期组,双侧组抑郁、焦虑比例高于单侧组,高血压组抑郁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和患者的发病期以及发病部位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 张雨时
- 关键词: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