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利
- 作品数:99 被引量:696H指数:15
-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牦牛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年龄相近、体重(227±57)kg的金川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4%YC组)和0.8%(0.8%YC组)的酵母培养物。预试期7 d,正试期100 d。结果表明:1)0.4%YC和0.8%YC组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及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2)0.8%YC组的肌肉肌内脂肪含量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蒸煮损失和生肉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8%YC组的肌肉中硬脂酸和花生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棕榈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4%YC组(P<0.05)。4)对照组和0.4%YC组的肌肉中1-戊醇含量显著高于0.8%YC组(P<0.05),0.4%YC组的肌肉中1-庚醇和2-乙基呋喃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8%YC组(P<0.05),0.8%YC组的肌肉中乙酸乙烯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0.4%YC和0.8%YC组的瘤胃微生物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0.8%YC组的瘤胃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4%YC组的瘤胃中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0.4%YC组的肌肉中脂肪酸合成酶(FAS)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8%YC组的肌肉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降低了牦牛的ADMI,对其余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能改善牦牛肌肉品质和风味,这种改变可能与其改善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发酵模式、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 谭子璇柏雪郭春华彭忠利
- 关键词:酵母培养物牦牛肉品质瘤胃微生物挥发性脂肪酸
- 肉用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 本文件规定了肉用山羊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养殖环境、饲料生产、饲料配制、饲喂技术、卫生防疫、兽药使用和生产档案应遵循的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指导肉用山羊种羊场、商品羊场、养羊专业户。
- 郭春华张正帆王永史海涛彭忠利柏雪高彦华
- 早期断奶对羔羊生产性能和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试验旨在研究早期断奶对羔羊生产性能和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8只产羔日期相近、产3只羔的乐至黑山羊种母羊,随机分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母羊、18只羔羊;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羔羊分别在42、56、7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①羔羊断奶后180日龄时,试验Ⅰ、Ⅱ组每只羔羊体重分别高于对照组2.46 kg(P<0.05)和1.17 kg(P>0.05);②试验组Ⅰ、Ⅱ组和对照组的羔羊成活率分别为88.89%、94.44%和88.89%;③试验组断奶母羊比对照组提前发情20 d左右;④试验Ⅰ、Ⅱ组总利润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42%和12.80%。因此对羔羊42日龄断奶切实可行,综合分析为最佳断奶时间。
- 李思敏张磊郭春华彭忠利柏雪王永朱万岭邓中宝
- 关键词:早期断奶羔羊繁殖性能
- 微生态白酒糟饲料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 2016年
- 为优化微生态白酒糟饲料发酵条件,以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菌组合发酵白酒糟,共设计16个发酵组合,根据感官特征初筛出3个组合进行后续发酵实验。测定发酵前、后常规营养成分及发酵后的酶活力,确定最优组合并检测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以米曲霉(0.05%)、黑曲霉(0.05%)和酵母菌(0.05%)组合发酵(80%酒糟+10%玉米+10%麦麸)的效果最好:与发酵前相比,粗蛋白含量、真蛋白含量、酸性蛋白酶活力、中性蛋白酶活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分别提高了30.39%、38.06%、41.69%、67.00%和103.84%,总氨基酸含量提升17.74%,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23.64%、20.40%。
- 阿拉腾珠拉郭春华刘华南吴小燕彭忠利张正帆柏雪王永付锡三
- 关键词:白酒糟黑曲霉米曲霉酵母菌
-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pH值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为了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瘤胃液微生物(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的影响,将90头育肥肉牛[体重为(373.40±42.53)kg]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100%基础精料,试验1,2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3头牛屠宰后取瘤胃液测定瘤胃液p H值,并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菌和牛链球菌数量。结果表明:1)各组瘤胃液p H值差异不显著(p H值为6.24-6.2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组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2组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数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肉牛精料中添加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瘤胃p H值无显著影响,能增加瘤胃内黄色瘤胃球菌、白色瘤胃球菌、乳酸杆菌和牛链球菌数量,且随着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
- 陈光吉严锦绣郭春华彭忠利柏雪张正帆黄艳玲蒋兴德
-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饲料肉牛H值瘤胃微生物
- 白酒糟固态发酵条件的筛选及营养价值评定被引量:28
- 2015年
- 为筛选出白酒糟发酵的最佳菌种和底物组合并评定其营养价值,为酒糟发酵饲料的生产应用提供参考。以贵州茅台酒厂白酒糟为研究对象,选用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进行组合发酵(A、B、C、D、E组),筛选出最佳菌种组合。然后筛选最佳发酵底物组合(F、G、H、I组),最后测定最优组合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并用体外法评定发酵酒糟饲料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在菌种组合筛选中,各组发酵后粗蛋白(CP)和真蛋白(TP)含量均升高,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CP和TP的增率及NDF和ADF的降幅均以D组最大,且D组3种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H组发酵前后CP和TP含量及增率最高,NDF和ADF含量降幅最大,为最优底物组合;最优组合发酵后总从含量为16.53%,比发酵前提高17.74%;DM消失率、NDF降解率、ADF降解率较高,而CP降解率则较低。因此,本试验中白酒糟发酵最佳组合为D+H,发酵后的酒糟具有较好的体外发酵特性,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蛋白饲料原料。
- 宋善丹陈光吉饶开晴郭春华彭忠利柏雪张正帆
- 关键词:白酒糟发酵营养价值评定
- 牦牛暖季补饲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殊物种之一,牦牛以其抗寒、耐劳、耐粗饲的特性受到专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从牦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繁殖性能、泌乳性能等方面对近几年牦牛暖季补饲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发现,暖季合理补饲能有效提高牦牛增重,改善肉质和繁育性能,缓解草畜矛盾,提高经济效益。
- 郑灿财郭春华彭忠利柏雪黄艳玲张正帆王永杨尚霖
- 关键词:牦牛暖季补饲
- 藏绵羊瘤胃中产纤维素酶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被引量:1
- 2016年
- 2013年10月,采集10份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藏绵羊瘤胃内容物。采用高温水浴,富集培养的方法进行芽胞杆菌的分离,并使用刚果红染色法进行产纤维素酶芽胞杆菌的初步筛选,共获得101株产纤维素酶芽胞杆菌。通过16SrRNA序列测定对分离出的芽胞杆菌鉴定出3种不同的芽胞杆菌,其中短小芽胞杆菌78株、蜡样芽胞杆菌14株、枯草芽胞杆菌9株。本研究鉴定了藏绵羊瘤胃中芽胞杆菌的组成,为进一步利用芽胞杆菌开发藏绵羊源的益生菌奠定了基础。
- 彭忠利邹智坤曾泽张斌岳华冯浩媛汤承
- 关键词:藏绵羊瘤胃内容物
-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免疫机能的影响被引量:63
- 2013年
-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牛免疫机能的影响。选择90头月龄相近、体型结构相似、体重(373.4~425.3)kg的健康西杂牛,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90头牛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用25%和40%微生物发酵饲料替代基础精料,各组每头牛每天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4kg)和玉米秸秆颗粒(2.7kg),酒糟自由采食,拴系饲喂,自由饮水;预试期10d,正试期48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个试验组中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A、G、M浓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及丙二醛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且总抗氧化能力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极显著增强(P<0.01)。提示,利用微生物发酵饲料能提高肉牛免疫力。
- 余淼严锦绣彭忠利柏雪郭春华于婷婷艾丹曹龙凯
-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饲料肉牛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
- 益生菌在养猪业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 2015年
- 益生菌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动物生长.近年研究发现,益生菌和肠道有害微生物竞争获得营养物质,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有害菌竞争结合在小肠上皮的吸附位点;产生病原物毒性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水平.本文就益生菌的作用机制及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的作用效果进行综述,为益生菌在养猪业的应用推广提供一些思路.
- 张正帆郭春华彭忠利柏雪
- 关键词:肠道健康抗生素替代物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