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胜波
-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综合业务网理论与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移动通信系统中认证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 徐胜波
- 关键词:移动通信系统密码分析密钥分配公钥密码体制纠错码计算机安全
- 移动通信网中的认证与密钥分配被引量:18
- 1996年
- 本文详细分析了文献[1]中MSR+DH方案的安全性,指出了该方案的不安全性:无法防止基地站的操作人员假冒合法用户进行的主动攻击。本文利用Rabin公钥密码体制,重新设计了一个新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方案,该方案在安全性和实现复杂度方面均优于MSR+DH方案。
- 徐胜波武传坤王新梅
-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密钥分配密码分析
- 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中认证和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4
- 1996年
- 详细分析了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中的认证和加密技术,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方法.根据泛欧数字移动通信网的有关标准,设计了加密算法(A5算法)和身份认证/密钥分配算法(A3/A8算法);对上述算法的模拟实验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算法不仅容易实现。
- 徐胜波王新梅
-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加密密钥分配GSM
- 安全的认证密钥分配协议设计被引量:4
- 1998年
- 分析了密码技术中的两个基本特性:保密性和认证性,提出了设计安全认证密钥分配协议的基本准则.按照该准则对Needham-Schroder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发现了该协议的漏洞,又根据这些安全准则设计了一类新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分析结果表明:按这些安全准则设计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冗余少,效率高.
- 徐胜波田建波王新梅
- 关键词:加密密钥分配安全信道
- 认证协议形式分析的讨论被引量:1
- 1998年
- MaoWenbo提出了对一种认证协议进行分析时更形式化的BAN逻辑,文中对该逻辑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举例指出了其局限性.
- 田建波徐胜波王育民
- 关键词:BAN逻辑
- 具有纠错能力的认证会议密钥分配方案和安全广播通信方案被引量:2
- 1998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具有纠错能力的认证会议密钥分配方案和安全广播通信方案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是采用传统的加密技术而是利用纠错码技术.由该方法构造的两个方案不仅安全,而且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 徐胜波王新梅
- 关键词:纠错码密钥分配密码学
- 数字移动通信网中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徐胜波
- Internet网络环境中认证与密钥分配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本文根据ISO制定的OSI安全结构,提出了一种解决intranet安全性问题的全面安全模式,并设计了一个适用于Internet环境的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新协议采用分层机制,在低层利用intranet本地网的已有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在高层则采用双钥密码体制来设计跨intranet的认证与密钥分配协议。新协议与已有密码协议有很好的兼容性,且不降低原协议的安全性,并为in-tranet的各种远程访问提供安全保护。
- 徐胜波王新梅
- 关键词:INTERNETINTRANET密钥分配
- 移动通信网中端端认证方案的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现有的数字移动通信网只提供移动用户与基地站间的保密通信服务,移动用户间的端端保密通信在移动通信网中还是一个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已有端端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单钥体制域内端端认证方案和一种单钥/双钥混合体制域间端端认证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案不仅安全性很高,而且利于移动端的实现,也便于网络端的密钥管理.
- 徐胜波王新梅
- 关键词:数字移动通信网密钥分配保密通信
- 适用于Intranet的分层鉴别与密钥分配协议
- 1997年
- 根据ISO制定的网络安全结构,结合Internet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种解决Internet安全性的安全模式,并设计了一个适用于Internet环境的鉴别与密钥分配协议。新协议采用分层机制,在低层利用Intranet的已有鉴别与密钥分配协议,在高层则采用双钥密码体制设计了一个跨Intranet的鉴别与密钥分配协议。该协议不必更换客户机原有的应用软件,只需增加一个网际鉴别服务器,在原鉴别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增添网际鉴别服务器的密钥即可实现跨Intranet保密通信。新协议与已有协议有很好的兼容性,安全性高,有利于网络的安全管理,并可以在各种远程访问中建立Intranet间的端—端保密通信。
- 徐胜波
- 关键词:INTERNETINTRANET密钥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