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波
- 作品数:28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失地农民主体性的残缺及其重构被引量:3
- 2010年
- 我国农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主体性的残缺表现为农民自主性的失衡、能动性的失调、创造性的丧失。必须从树立服务理念、建立互动平台、赋予农民土地产权地位、健全社保体系、落实安置就业目标责任等方面重构失地农民主体性。
- 文晓波
- 关键词:失地农民主体性残缺
-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以重庆市5区2县的实证分析为例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城市、城镇周边农用土地被征收,加上企业用工方式市场化,政府传统有效的安置方式逐渐失灵,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成为游离于城...
- 文晓波
-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权益保护农地征收制度产权制度
- 文献传递
- 民族立法与民族政策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民族事务法治化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政策是民族立法的前期基础,民族立法是民族政策贯彻落实的保障。但是,目前中国民族立法政策化的现状阻碍了民族事务法治化的进程,是中国法制化曲折进程的投影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产物。因此,要克服制度变迁"锁定效应",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厘清民族政策与民族立法关系,完善民族立法形式,加强民族事务执法效果,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法治化进程。
- 文晓波郎维伟
- 关键词:民族政策民族立法
- 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基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分析了农地征收中的利益分配现状,在结合马克思地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地征收利益分配机制的现实途径。
- 文晓波
- 关键词:农地征收地租利益分配
- 东、中、西部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以16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例被引量:14
- 2007年
- 本文利用16个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对1921失地农户生存状况的抽样调查后公布的数据,对东、中、西部的失地农民失地前后的收入、消费和就业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只有部分失地农民顺利地、合理地离开了土地,获得了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机会,收入和消费同步增长,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大部分失地农民面临收入和消费减少,生活质量下降、再就业困难等共同问题。
- 蒋礼文文晓波
- 关键词:失地农民
- 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被引量:12
- 2006年
- 生态责任是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为了落实科学发展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强公众的生态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和环境责任保险机制;征收环境税和补偿税;发展生态经济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生态法制建设并完善社会生态监督机制,逐步遏制住环境恶化的势头,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丈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 胡同泽文晓波
- 关键词:政府生态责任
- 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
- 2012年
- 信访救济制度功能不健全、行政复议制度救济功效有限和行政诉讼制度救济途径残缺是导致农地征收纠纷救济手段失效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建立一种"以政府管理理念创新为先导,以行政裁决制度为重点,以行政诉讼制度为核心,以其他救济手段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地征收补偿安置争议救济机制,以化解征地矛盾,解决征地纠纷,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 文晓波曹成刚唐琪
- 关键词:征地纠纷救济手段有效性
- 习惯法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 2015年
- 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宗教道德、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影响,逐渐形成了符合民族自身实际的习惯法,它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地位,对少数民族群体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尽管习惯法是符合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生秩序,它也不可避免地像很多历史性产物一样具有合理性和时滞性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民族地区的习惯法承担了维系社会秩序、培养社会角色、传递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等满足少数民族传统需要的重要角色,延续了少数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另一方面,习惯法保护或调整民族地区以家庭、家族、家支乃至村落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制度,反对或不支持个人成为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并独立拥有财产或自由支配财产,这无疑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的发展产了很强的制约性作用。因此,在研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习惯法“双刃剑”角色对现代产权制度建构的影响作用。
- 文晓波
-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产权制度习惯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农地征收过程中公权与民权的平衡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在现代政治生态体系中,公权与民权是矛盾的统一体。公权与民权的失衡是农地征收的风险源,致使失地农民群体遭受收益分配受损风险、决策参与不足风险、重新就业乏力风险、社会保障残缺风险和城市融入障碍风险等"五重风险"。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是征地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征地风险责任的承担者、失地农民集体偏好的关注者和征地民主与效率的统一者。为此,塑造公权执行者正确的价值观念、推进农地征收相关制度设计创新、健全失地农民群体政策参与机制和完善农地征收对象民权救济手段,是实现公权与民权平衡、化解失地农民风险困境的路径选择。
- 文晓波
- 关键词:农地征收
- 农地征收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本文分析了农地征收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民(农村基层组织)、开发单位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发现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决定了三者之间利益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博弈的最终结果。在结合公共选择理论视角对政府角色"错位"、"越位"、"缺位"等失调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途径选择。
- 文晓波
- 关键词:农地征收政府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