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其仁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暴雨
  • 3篇地理
  • 3篇自然地理
  • 3篇大暴雨
  • 2篇地形
  • 2篇淮河上游
  • 2篇黄淮
  • 2篇黄淮平原
  • 1篇地理学
  • 1篇亚热带
  • 1篇雨量
  • 1篇水分平衡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发育
  • 1篇平均温度
  • 1篇气温
  • 1篇强暴雨
  • 1篇热量
  • 1篇热量资源
  • 1篇资源分析

机构

  • 7篇河南大学

作者

  • 7篇施其仁
  • 3篇马建华
  • 3篇管华
  • 3篇千怀遂
  • 1篇赵自胜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自然资源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土地变化科...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若干特征分析
自然地理交界带是相邻不同性质的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交接带.开展自然地理交界带研究有利于发展自然地理学综合理论和方法,是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敏感区域之一,可以为利用自然资源、减轻自然灾害、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提...
马建华千怀遂管华施其仁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强暴雨
文献传递
洪汝河的暴雨及其治理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分析洪汝河暴雨的时空分布规律,揭示了洪汝河流域不但暴雨非常集。而且雨量很大的原因。并根据暴雨和地形特点,提出了分区治理的初步建议。
施其仁
关键词:暴雨地形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若干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04年
文章探讨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划分的依据和方法,然后就其自然地理过渡性、暴雨频繁发生和坡地暖带及其自然地理效应进行讨论。研究表明:交界带自然地理要素不仅具有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之间的过渡性,而且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理成分在这里彼此交汇。交界带暴雨频繁,且以大暴雨为主,集中分布在海拔100~200m之间。交界带冬季气温高于平原0.5~0.8℃,1月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350~400m之间,形成特有的坡地暖带,暖带厚度100~250m。交界带暴雨频繁和暖坡效应是大气环流和交界带地貌格局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对本区土壤发育和植物分布等具有重大影响。
马建华千怀遂管华施其仁
关键词:黄淮平原北亚热带土壤发育大暴雨自然地理最高气温
淮河上游地形对大暴雨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分析淮河上游地形对大暴雨中心分布的影响事实,并以气流对云中水滴输送率公式进行定性解释.同时也指出地形影响暴雨雨量的机制是地形改变天气系统的流场,使气流对云团中水滴的输送率发生变化,导致云中水滴在动能较小的地区大量降落,形成暴雨中心.地形对暴雨雨量的增幅作用。
施其仁
关键词:地形暴雨雨量
淮河上游大暴雨的水分平衡
1994年
分析了淮河上游大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和暴雨区的水分平衡。结果说明,暴雨区除有大量水汽净通量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水分来自云的净输送,尤其是大暴雨中心附近,积雨云团的净通量决定降水量的大小。因此,分析云的移动和变化是暴雨预报的重要课题。
施其仁
关键词:暴风雨水分平衡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热量资源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推导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任意地点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并分析其平均气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本区全年均比周围同纬度地区有更丰富的热量资源,特别是冬季,交界带平均气温明显高于黄淮平原。同时,区内的低山丘陵普遍存在着坡地暖带,暖带的最暖高度约在海拔350—400m左右。本区的暖温带地区,在北靠较高山地南有河谷平川或水体的冷空气难进易出的向阳坡,广泛存在着“亚热带小区”,小区中有特别丰富的热量资源可供利用。
施其仁赵自胜
关键词:热量资源平均温度黄淮平原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然地理若干特征分析
<正>自然地理交界带是相邻不同性质的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具特点的交接带。开展自然地理交界带研究有利于发展自然地理学综合理论和方法,是开展全球变化研究的敏感区域之一,可以为利用自然资源、减轻自然灾害、制定区域发展...
马建华千怀遂管华施其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