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志强
- 作品数:125 被引量:984H指数:17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青藏高原五道梁地区中新世湖相叠层石特征及其对中新世叠层石之谜的启示
- 叠层石在全球海、陆相环境中均可发育,在新生界沉积中,中新统叠层石呈现爆发性增长,其成因令人困惑,本次研究称之为"中新世叠层石之迷"(MSR)。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普遍发育中新统五道梁组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在其中多个层段见湖相叠...
- 韩璐乔丹葛禹时志强
- 关键词:中新世青藏高原同位素
- 文献传递
-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被引量:6
- 2001年
- 运用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焉耆盆地勘探思路 ,指出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可划分出北部凹陷及南部凹陷两个含油气系统 ,二者形成的关键时刻均出现在新生代 ,与侏罗系煤系烃源岩二次生烃密切相关。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各地质要素和作用的匹配优于南部凹陷含油气系统 ;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均为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油气藏。由于较大型断裂对油气保存不利 ,且含油气系统油气就近运移 ,油气藏集中于生油窗内及其边缘 ,所以下一步的勘探应注意含油气系统生油窗边界地区的岩性圈闭和与小型断裂有关的复式圈闭。
- 时志强赵冠军
- 关键词:焉耆盆地含油气层系圈闭博湖坳陷
- 藏北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新生代高钾钙碱岩系火山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通过对藏北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新生代高钾钙碱岩系火山岩Sr,Nd,Pb同位素成分的系统测试分析表明,火山岩具有相对高的87Sr/86Sr和低的143Nd/144Nd值及高的Pb同位素组成特点,且Sr,Nd,Pb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很窄,反映了其具有同源岩浆的特点,并且经历了类似的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Sr,Nd,Pb同位素组成及相关图解判别表明,藏北祖尔肯乌拉山地区新生代高钾钙碱岩系火山岩来源于被大洋沉积物和地壳物质所混合的不均一富集地幔源区,显示源区具有壳幔混源性质,与EM 型富集地幔源特征一致。
- 林金辉伊海生时志强赵兵李葆华黄继钧
- 关键词:PB同位素火山岩新生代同位素地球化学富集地幔
- 重庆綦江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新认识被引量:2
- 2023年
- 重庆綦江观音桥剖面是上奥陶统观音桥层(组)的建层(组)剖面。该剖面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地层连续,在前人研究中被广泛提及。观音桥层是奥陶系顶部层位,含较多特征明显的赫南特贝化石,可能反映了赫南特冰期海平面下降。在前人相关文献中均提及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为灰岩,但本次研究发现,对观音桥层岩石滴稀盐酸时一般起泡较微弱,显微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测试均显示观音桥层白云石含量通常大于50%,呈微晶—粉晶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方解石含量常小于15%,因此所观察到的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的岩性是(灰质)白云岩。进一步分析表明:在阴极发光下白云石不发光,方解石呈现较强的红色光;扫描电镜测试显示白云石多为含铁白云石;显微薄片显示白云岩中少量白云石发生去云化作用,被方解石交代;碳、氧同位素测试显示白云石碳同位素较腕足类化石及方解石脉偏负,腕足类化石碳、氧同位素与同期海水不一致。上述分析表明观音桥层碳酸盐岩经历了较强的成岩作用影响,推测观音桥层白云石化主要发生于成岩期。这一认识与80多年来关于綦江观音桥剖面观音桥层岩性的认识不一致,对白云岩的识别有助于更深刻认识奥陶纪—志留纪界限地质事件及环境变化。
- 时志强彭深远赵安坤葛禹李昌昊
- 关键词:上奥陶统白云岩
- 上奥陶统五峰组海底麻坑沉积的首次识别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尽管海底麻坑普遍发育在现代海洋的多种环境,但关于深时、特别是古生代麻坑沉积的研究却极为罕见,研究者对其特征、成因、鉴别标志所知甚少。本次研究在重庆石柱地区柑子坪及歇步头剖面识别了发育在上奥陶统五峰组暗色细粒岩中的海底麻坑沉积,在野外观察、采样的基础上,利用显微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其微观特征,并测试了麻坑与围岩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研究显示麻坑沉积总体呈楔状或顶平底凹的透镜状,麻坑内岩层紊乱并发育上拱的岩层,被硅质脉分割的角砾普遍发育,麻坑沉积中常见重晶石、沥青及赤铁矿,主量及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显示麻坑的形成可能与热液及冷泉无关,推测五峰组自生的低熟油气是麻坑形成的基础。总结认为深时麻坑的识别标志有:地震剖面的负地形形态、碳同位素负偏明显的不规则形态的碳酸盐岩岩体、楔状或透镜状宏观形态、麻坑内杂乱的沉积填充、局部地层的上拱形态及古生物化石显示的沉积间断或时序混乱等。五峰组海底麻坑沉积具岩石学、地层学、古环境及油气地质学意义。
- 时志强彭深远赵子腾
- 关键词:五峰组奥陶系四川盆地
- 青藏高原北部古近系新建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被引量:3
- 2003年
- 将青藏高原北部祖尔肯乌拉山一带,广泛分布的一套近水平熔岩被状产出的、同位素年龄为古近纪始新世中晚期的中酸性熔岩(岩性主要为安粗岩、粗面岩、橄榄玄粗岩夹火山角砾岩),新建为正式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祖尔肯乌拉山组,指定了正层型和副层型剖面,并进行了详细描述。
- 赵兵林金辉李保华伊海生黄继钧时志强
- 关键词:青藏高原始新世火山岩岩石地层
- 黔西北地区下奥陶统桐梓组风暴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 在 20 世纪70 年代风暴岩及风暴沉积的概念相继提出并完善,风暴岩及风暴沉积的提出被认为是沉积学研究一个里程碑事件。我国学者对扬子地区早古生代风暴岩的研究主要集中的寒武纪地层,志留纪次之,奥陶纪时期的风暴沉积的报道仅在...
- 姬国锋时志强孟臻
- 关键词:黔西北风暴岩下奥陶统
- 中、新生代厘米级圆形碳酸盐颗粒特征及成因分析
- 碳酸盐岩复杂的颗粒类型及由此反映的各种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特征,得到众多学者的持续关注。厘米级的碳酸盐颗粒缺少比较集中对比的研究资料,中、新生代红藻石(西沙地区)、巨鲕(川西北和Dolomite地区)、球粒(川西北地区)等...
- 范鸿时志强
- 关键词:厘米级球粒
- 文献传递
- 中国西南部地区卡尼期危机及其形成原因探讨
- 卡尼期是全球古气候显著变化,特提斯域沉积发生突然转折的时期。欧洲学者基于阿尔卑斯地区(奥地利.意大利)卡尼阶岩性从碳酸盐岩到黑色页岩,碎屑岩的等时性变化及相应的碳酸盐台地古生物的死亡提出卡尼期危机(Camian Cris...
- 时志强钱利军赵兵欧莉华
- 关键词:古气候学
- 文献传递
- 中国南海西沙地区西科1井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
- 2020年
- 南海新生代碳酸盐台地发育,在西沙地区碳酸盐岩层序中白云岩常见。通过对西科1井白云岩的宏观形态、微观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主微量元素测试分析,描述了中新统梅山组白云岩的特征。西科1井梅山组主要发育4套厚度不一的白云岩层,颜色各异,孔隙发育。厚层白云岩中可见砂糖状白云岩,且往往分布在古暴露面之下;薄层白云岩表现为弱固结,白云岩化不彻底。白云石晶体以平直面半自形-自形晶为主,部分粉、细晶白云石发育雾心亮边。梅山组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值整体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而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值相关性不明显。白云岩沉积时的古盐度值略高正常海水,且白云岩层中氧同位素值均为正值,说明其不受岩浆热液流体及有机酸溶液的影响。梅山组薄层白云岩多为灰质云岩,白云岩整体具有低铁、低锶、低锰的特征,说明其镁离子来源主要为海源。稀土元素具有低Ce、低Eu的特点,综合认为梅山组白云岩以渗透回流成因为主,且受到地热增温的影响,具有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储层潜力。
- 银河王亚辉刘娟时志强张道军
- 关键词: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白云岩中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