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馥霞
- 作品数:133 被引量:4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提高小儿先心病手术疗效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技术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晏馥霞王强李守军李立环王嵘林霖肖文静闫军王宇红杨静李颠远于钦军薛庆华
- 先心病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是小儿死亡首要原因。尽管外科技术不断提高,但麻醉管理并发症仍较高。主要表现:1.小儿常合并喉软骨软化、气管狭窄,术后可能拔管困难,甚至导致死亡;2.复杂心脏畸形手术,因无适宜的左房监测手段,易误...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儿先心病麻醉管理
- 顺式阿曲库铵在小儿心脏外科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顺式阿曲库铵在小儿心脏外科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以期指导肌松药的临床使用。方法调取2012年3~8月在本院实施快通道麻醉的309例心脏外科手术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165例患儿麻醉中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作为肌松药(T组),144例患儿使用罗库溴铵作为肌松药(C组)。比较两组患儿芬太尼使用剂量、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等临床数据。结果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等资料,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组患儿手术中芬太尼用量高于C组(P=0.000),而肌松药停药距手术结束时间短于C组(P=0.000)。两组患儿气管导管拔除后均未发生再次气管内插管。结论与罗库溴铵相比,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作为肌松药时,小儿心脏外科快通道麻醉中镇痛药芬太尼剂量范围更宽,肌松药可以更晚停药,但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不会延长。在小儿心脏外科快通道麻醉中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作为肌松药是安全可行的。
- 张喆晏馥霞
- 关键词:阿曲库铵心脏外科快通道麻醉
-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评价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连接术(Sano分流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17例PA/VSD小儿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Sano分流术,其中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9.7(2.5~73.8)个月,体重(8.3±3.4)kg。术前McGoon比为1.04±0.29,Nakata指数为(102.0±56.9)mm2/m2;5例合并左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11例存在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伴存主要体肺侧枝,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2.6%±11.6%。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姑息性Sano分流术。术中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1例,同期左肺动脉成形7例。10例肺动脉下拉后覆盖自体心包片,1例利用自体心包制作管道,6例使用Gore-Tex管道构建右心室到肺动脉连接。术中均经右心室切口施行流出道疏通。体外循环时间为(75.0±30.0)min,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9.8%±5.3%,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生存,随访(12.1±6.7)个月,随访期间8例接受二次心血管影像学检查,McGoon比值和Nakata指数分别为2.05±0.37和(304.8±51.3)mm2/m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4例已接受了二期根治术。结论 Sano分流术是分期矫治PA/VSD较为安全且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的术式。
- 张浩王德花中东杨克明王旭晏馥霞刘晋萍李守军
-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右心室肺动脉发育
- 老年二尖瓣病变外科治疗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 回顾研究160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重症二尖瓣心脏瓣膜病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法、合并症和外科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完成系统随访,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 术后长期生存153例,早期死亡7例,占全组病例的4.4%,主要死因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随访145例,随访率94.8%.与同期60岁以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比较,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88.19±0.17)%比(97.68±0.20)%].晚期死亡7例(0.12%例/月),主要的死因为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有术前心、肺、肾功能.结论 老年重症二尖瓣病变患者合并症多,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
- 卫洪超顾承雄晏馥霞赵举黄金洪霍承瑜刘宗志肖琳牛磊
- 关键词:老年二尖瓣置换术高危因素
- “一站式”复合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 胡盛寿李守军高润霖蒋世良李立环杨跃进熊辉徐波张浩郑哲晏馥霞闫军李巅远张瑛高培显
- “一站式”复合技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 OHP)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心脏外科领域中一个全新的治疗理念。所谓“一站式”复合技术是指:在一个手术室中同期完成心血管介入术与外科手术的复合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介入术外科手术
- 单纯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单纯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的麻醉管理策略。方法 调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单纯超声引导下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疾病诊断、介入术时长以及麻醉管理相关数据。结果 入选患者93例。动脉导管未闭[(3±1)岁]和肺动脉瓣狭窄[(3±2)岁]患者的年龄明显低于房、室间隔缺损患者[(15±17)、(10±8)岁)]。室间隔缺损介入术的时长[(105±36)min]明显长于房间隔缺损[(39±13)min]、动脉导管未闭[(47±11)min]和肺动脉瓣狭窄[(46±11)min]介入术的时长。73例小儿患者(≤12岁)中,33例(45.2%)使用喉罩、在局麻加静吸复合麻醉下行经皮介入治疗,其余40例(54.8%)在局麻加静脉麻醉下行经皮介入治疗。20例青少年和成人患者(〉12岁)均在局麻加静脉麻醉下行经皮介入治疗。93例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氯胺酮适用于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患者,但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丙泊酚适用于3岁以上患者。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和七氟烷适用于各种年龄和疾病类型的患者。3例(3.2%)患者经皮介入治疗未成功,转而在机械通气下实施开胸手术。93例患者围术期均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 应根据患者年龄、疾病诊断以及经皮介入治疗术的复杂程度“个体化”选择麻醉方式和使用麻醉药物。
- 张喆晏馥霞欧阳文斌于钦军
- 关键词:超声引导先天性心脏病麻醉管理
- 左右心房联合测压导管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左右心房联合测压导管(简称联管)用于心脏手术围术期左心房压力监测的可行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术中需左心房压力监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年龄1~4岁;体质量8~15kg。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静脉和吸入复合全身麻醉方法,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后,经右侧颈内静脉分别置入联管和单腔导管至左心房。联管是由5.5-F的改良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和内置于中心腔的微导管组成,微导管长于改良三腔导管。单腔管是20G的中心静脉导管,为常规使用的左心房留置导管。手术期间,在完成心内修补后将微导管和单腔管尖端经房间隔放入左心房。记录手术结束时和回到恢复室后的二管压力测定值,并评估操作难易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管左心房压力测定值与单腔管左心房压力测定值明显相关,手术结束时压力值的相关系数r=0.974(P=0),回恢复室左心房压力测定值的相关系数r=0.949(P=0)。留置导管期间和围术期无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儿无死亡。结论联管测定左心房压力值与单腔管相近,数据准确,无导管相关并发症,可替代单腔导管监测左心房压力。
- 晏馥霞于钦军李守军王嵘林霖王宇红常勇男李立环
- 关键词:左心房压力心脏手术
- 不同输注速度瑞芬太尼对小儿心脏快通道麻醉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同输注速度瑞芬太尼对小儿心脏快通道麻醉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24例择期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Ⅱ组(分别持续输入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0.50μg·kg^(-1)·min^(-1))。记录患儿入睡(TO基础),气管插管(T1)、切皮(T2)、劈胸骨(T3)、开始转机(T4)、转机10min(T5)、复温5min(T6)、停机(T7)、停机10min(T8)、穿钢丝(T9)、手术结束(T10)和拔除气管插管(T11)、拔管后0.5h(T12),2h(T13)时血压、心率。T0,T3,T6,T12,T13抽取动脉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E)、皮质醇(Cortisol COR)血糖(Blood Glucose BG)、乳酸浓度(Lactic acid LAC)。记录围术期血管活性、镇静、镇痛药物。结果所有患儿均在手术室内拔管,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后心率明显增快,Ⅱ组还伴有血压升高,且术后应用降压及镇静药物显著多于Ⅰ组。两组NE浓度在围术期无显著变化,Ⅱ组T12的NE浓度,T6、T13的COR、BG、LAC浓度均显著高于Ⅰ组。结论两种输注速度的瑞芬太尼可有效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但0.50μg·kg^(-1)·min^(-1)瑞芬太尼可以更好抑制皮质醇、血糖和乳酸的升高,拔管后循环更稳定。
- 王嵘李立环晏馥霞
- 关键词:瑞芬太尼小儿应激反应
- 血小板microRNAs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输血导致的血小板激活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血浆中的几种血小板micro RNAs来观察输血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输血导致缺血性并发症的相关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选择本院100例拟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输血组和未输血组各50名。输血组将患儿静脉血1.8 ml与0.5 ml同型贮存红细胞悬液混合,30 min后检测各项指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以及血小板微粒(PMP)的含量。光密度比浊法检测两组患儿ADP诱导下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运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浆血小板来源的mi R-223、mi R-24、mi R-126、mi R-191的水平。进一步比较未输血组患儿中,非紫绀型亚组与紫绀型亚组间血小板活性、聚集功能及上述几种micro RNAs的表达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输血前血红蛋白(Hb)水平无组间差异(P>0.05),输血组加入0.5 ml贮存红细胞悬液后,Hb较之前升高(23±6)g/L。输血组较未输血组,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PMP的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明显增高(P<0.05)。输血组血浆血小板来源的几种micro RNAs含量较未输血组明显升高(P<0.05),以mi R-223的差异性最为显著。未输血组中,紫绀型亚组血小板激活程度较非紫绀型亚组明显增高,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几种micro RNAs的表达均较高(P<0.05)。结论输血可引起血浆中血小板来源的micro RNAs表达增高,尤其是mi R-223,可作为研究不同疾病状态下血小板活性的指标。为减少输血相关不良反应,临床输血应严格掌握用血指征。
- 苗晓蕾刘晋萍崔勇丽赵明霞冯正义赵举龙村李守军晏馥霞王旭
- 关键词:输血血小板激活MICRORNAS先天性心脏病
- 升主动脉-肺动脉体肺分流在合并粗大体肺侧枝的肺动脉闭锁和法乐四联症非UF策略治疗策略的初步体会
- 目的:粗大的体肺侧枝血管(Mapcas)结构为扩张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壁结构不同.合并Mapcas的PAA或TOF通常采用UF治疗,创伤大死亡率高,融合后的Mapcas远期发育差.我们采用分期非UF策略,一期行升主动脉-...
- 王强彭博闫军闫鹏王旭张戈军晏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