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彤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人胚
  • 4篇人胚胎
  • 4篇人胚胎干细胞
  • 4篇胚胎
  • 4篇胚胎干细胞
  • 4篇分化
  • 2篇毒性
  • 2篇细胞分化
  • 2篇纤维细胞
  • 2篇分化方法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毒性试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平滑肌
  • 1篇血管平滑肌细...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筛选

机构

  • 7篇新加坡国立大...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浙江大学
  • 3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曹彤
  • 5篇俞光岩
  • 4篇李盛林
  • 3篇邓旭亮
  • 3篇欧阳宏伟
  • 3篇邹晓晖
  • 2篇刘鹤
  • 2篇彭晖
  • 2篇彭双清
  • 1篇任玉兰
  • 1篇路璐
  • 1篇王晓颖
  • 1篇战园
  • 1篇傅歆
  • 1篇陈晓

传媒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管化组织、皮肤或黏膜等效物
本公开内容涉及使干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化细胞的方法;其在产生器官型血管化皮肤或黏膜模型或组合物中的用途;与其相关的方法;所述模型或组合物在测试药物和/或美容剂中的用途;并且包括通过其开发或...
曹彤哈里什·基兰·汉德拉尔斯里拉姆·戈普
文献传递
人胚胎干细胞向肌腱细胞分化方法的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16年
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可能为组织工程提供肌腱细胞或肌腱祖细胞的来源。为规范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肌腱细胞的分化方法,提高人肌腱细胞的纯度,保证分化方法的可重复性,使其更系统、规范和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和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中,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有关专家制定了《人胚胎干细胞向肌腱细胞分化方法共识》。共识建议通过两步法将人胚胎干细胞诱导为肌腱细胞:首先利用不同材料表面将人胚胎干细胞诱导为成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采用高密度种植形成无支架组织工程肌腱,并利用静态或动态力学刺激在体内外环境下将成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肌腱细胞。由此建立的体外组织工程肌腱可作为检测评价模型。对小分子化合物、医用材料和药物进行肌腱相关的毒理学系统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陈晓邹晓晖俞光岩傅歆曹彤肖殷欧阳宏伟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间质干细胞
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评价反式维甲酸的胚胎发育毒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药品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也受到政府的特别重视。医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和环境污染物等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可能产生胚胎发育毒性;因此,建立新的高通量、高灵敏的胚胎发育毒性检测和评价十分重要。研究尝试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RA)对人胚胎干细胞H9的细胞毒性和分化抑制,评价RA的胚胎发育毒性。通过CCK8检测不同浓度下RA对人胚胎干细胞H9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的细胞存活百分数和半数增殖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发现处理5 d和10 d,RA对人胚胎干细胞H9的IC50分别是9.23μg/mL和7.20μg/mL,明显低于3T3细胞。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RA浓度下,自然分化20 d的细胞中Nkx2.5、α-MHC、ACTC1和TNNT2基因的表达,发现0.3μg/mL及其以上浓度RA显著抑制H9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RA对H9细胞α-MHC、TNNT2和ACTC1的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D50),分别为0.16、0.07和0.05μg/mL,ACTC1和TNNT2的ID50明显低于α-MHC的,提示ACTC1和TNNT2可能更适合作为人胚胎干细胞分化抑制的评价的指标。
路璐李盛林俞光岩任玉兰曹彤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方法的专家共识被引量:4
2014年
人胚胎干细胞(ESC)是一类从囊胚期的人胚胎内细胞团中分离所得的,具有体外自我更新稳定性并维持正常核型和发育多能性,甚至参与整个个体发育的高度未分化干细胞[1]。利用人ESC或由其分化而成的人体细胞、组织或器官来测试各种生物医用材料、食品及药物对人体的毒理特性或药效,较运用动物或永生化细胞更能反映人体真实的状况。因此,人ESC及其分化的细胞有望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生物安全性检测和药物筛选模型[2]。目前多数研究仍用永生化细胞系或原代培养细胞进行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评价[3-4],分别存在核型异常或批次差异大等缺点。人ESC来源的成纤维细胞( ES-F )具有来源稳定,核型正常以及容易标准化等优点[5-6],有望成为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新模型[7]。规范人ESC向成纤维细胞分化方法是保证生物安全性检测评价模型可靠性的关键。为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创建基于人胚干细胞的预测健康安全新体系”的项目组专家经反复讨论,制定了“人胚胎干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方法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规范人ES-F的分化方法,提高人ES-F的纯度,保证分化方法的可重复性,使其更系统、规范和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和生物安全性评价体系中。
傅歆邓旭亮李盛林刘鹤欧阳宏伟彭双清肖苒邹晓晖俞光岩曹彤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成纤维细胞药物筛选模型永生化细胞系安全性检测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健康安全评价新载体的构建被引量:3
2013年
常用的外源性化合物多达6至7万种,均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损害机体,危害人类健康。现用的国际标准中,健康安全体外评价载体仍采用微生物、动物及人类永生化细胞、肿瘤细胞或原代培养细胞,但微生物和动物不能完全反映人类的生物学特征,肿瘤细胞不是正常健康的细胞,而原代培养细胞非单一来源细胞,无法进行标准化,因此,急需建立新的生物安全性评价的体外模型。
俞光岩曹彤欧阳宏伟彭双清邓旭亮李盛林刘鹤邹晓晖傅歆彭晖王晓颖战园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体外研究毒性试验细胞分化
纳米银对人胚干细胞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索人胚干细胞来源的成纤维细胞(EBF)作为纳米银颗粒细胞毒性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旨在为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新的细胞模型。方法将纳米银与EBF细胞共孵育,采用相差显微镜、CCK-8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对细胞形态、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摄取进行研究。结果纳米银颗粒对EBF活性的影响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纳米银可以进入细胞内并引起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EBF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纳米银颗粒生物安全性评价模型,由于其来源的特殊性,可进一步模拟人体正常细胞的反应。
彭晖俞光岩李盛林曹彤邓旭亮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细胞毒性生物安全性细胞模型
从人胚干细胞的美国政府行为展望口腔医学前景
曹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