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海霞

作品数:19 被引量:154H指数:8
供职机构: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病毒
  • 5篇细胞
  • 5篇细胞融合
  • 5篇汉坦病毒
  • 4篇疫情
  • 4篇膜糖蛋白
  • 4篇包膜糖蛋白
  • 3篇综合征
  • 3篇监测分析
  • 2篇融合肽
  • 2篇基因
  • 1篇蛋白
  • 1篇新型布尼亚病...
  • 1篇血清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综...
  • 1篇疫情调查
  • 1篇疫情调查分析
  • 1篇致病

机构

  • 6篇山东大学
  • 6篇山东省疾病预...
  • 6篇淄博市疾病预...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淄博市张店区...
  • 1篇沂源县疾病预...

作者

  • 11篇曹海霞
  • 5篇张玲
  • 4篇王玲
  • 4篇王志玉
  • 3篇温红玲
  • 3篇陶泽新
  • 3篇宋艳艳
  • 3篇崔峰
  • 3篇赵丽
  • 2篇姚苹
  • 2篇郑晓民
  • 2篇王桂亭
  • 2篇刘晓丽
  • 2篇张艳
  • 2篇许洪芝
  • 2篇郑加玉
  • 1篇杜俊
  • 1篇于学杰
  • 1篇迟媛媛
  • 1篇闫玉芬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细胞融合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曹海霞王志玉
关键词: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包膜糖蛋白细胞融合抗原位点致病病毒
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上融合肽的初步确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确定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上潜在的融合肽区域。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潜在融合肽区域的十个关键氨基酸突变成性质相左的氨基酸,转染Vero E6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糖蛋白表达,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融合现象。结果在Vero E6细胞中成功表达出糖蛋白,IFA显示关键氨基酸突变前后细胞中均有荧光信号,呈胞浆分布,但细胞融合现象在突变后消失。结论潜在融合肽区域的十个氨基酸突变均对细胞融合产生明显的影响,提示该段区域很可能是病毒的融合肽。
曹海霞陶泽新郑晓民刘晓丽王桂亭许洪芝温红玲宋艳艳赵丽姚苹王志玉
关键词: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细胞融合融合肽
淄博市1983—202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1983—2021年淄博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特征,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3—2021年全市出血热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3—2021年全市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17679例,死亡95例,病死率0.54%。年发病率介于0.27/10万~76.51/10万之间。39年间共出现3个流行周期。病例主要分布在淄博市南部山区的农村地区,沂源县、淄川区和博山区,报告病例数占全市57.81%。每年发病呈明显的春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男女性别比2.08:1,2011—2021年60岁以上年龄组构成比28.62%。2006—2021年全市平均鼠密度为2.67%,平均鼠带毒率为4.92%,2006—2018年发病率与鼠带毒率之间呈线性相关性(r=0.68)。病原学监测显示褐家鼠携带汉城型汉坦病毒,黑线姬鼠携带汉滩型汉坦病毒。结论39年间淄博市出血热总体呈现下降态势,病例呈现高度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秋冬季发病高峰上升,高年龄组发病增长趋势明显,发病率与鼠带毒率密切相关,应持续开展疫情和宿主动物监测,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
王玲郑加玉曹海霞孙涛张玲张云霄王志强姜晓林崔峰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上融合肽的初步确定
目的: 已有计算机程序的分析预测结果显示汉坦病毒的G2糖蛋白可能是其融合蛋白,而且属于Ⅱ类融合蛋白,而内在的结构区(aa763~785)很可能是介导膜融合的关键部位--融合肽。另外,已有实验证据支持汉坦病毒的融合肽位于糖...
曹海霞
关键词: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细胞融合融合肽
文献传递
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GM04-38株包膜糖蛋白G1、G2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在Vero E6细胞中进行表达,观察细胞融合现象。方法采用PCR和基因克隆技术,将GM04-38株G1、G2基因分别克隆到表达载体pCAGGS/MCS,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表达载体pCAGGS-G1、pCAGGS-G2共转染Vero E6细胞,酸性MEM处理后观察细胞融合现象的产生,并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观察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Vero E6细胞中成功表达出糖蛋白G1、G2,IFA显示荧光信号分布在细胞浆中。二者的共表达可产生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在偏酸性条件下引起Vero E6细胞发生融合,而转染pCAGGS-NP的细胞没有融合现象发生。共表达也未出现明显的促进效应。结论成功构建了糖蛋白G1、G2的表达载体,并在Vero E6细胞中呈有效表达,二者的共表达可在偏酸性条件下引起Vero E6细胞发生融合。
王炳花陶泽新王丽娟曹海霞王志玉
关键词: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细胞融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RNA的检测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RNA PCR扩增引物进行优化,提高患者血清中SFTSV核酸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自行设计(L1、M1、S1)并参考文献报道(L2、M2、S2)选用引物12对,分成6组,巢式PCR方法分别扩增22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确诊病例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SFTSV RNA的L、M和S片段,基因克隆后进行DNA测序,计算不同引物扩增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进行比较,研究病毒检出率与血清采集时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引物RT-PCR扩增SFTS患者血清中SFTSV RNA的L、M和S片段的灵敏度不同。从生物学意义上看,S片段灵敏度最高,其次是L片段,未扩出M片段。血清中病毒RNA检出率,7 d内为64.3%,7~14 d为37.5%,应用确切概率法分析,P>0.05(=0.37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血清中未扩增出SFTSV RNA任何片断,所有引物检测的特异度均100%。结论 PCR检测SFTS患者血清中SFTSV RNA时,可优先选择S1引物。
迟媛媛翟慎勇温红玲崔峰宋艳艳王玲杜俊曹海霞王谦张寿锋于学杰赵丽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巢式PCR
汉坦病毒GM04-38株N-联糖基化位点在细胞融合中作用的初步确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初步确定汉坦病毒GM04—38株N-联糖基化位点在细胞融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将汉坦病毒GM04-38株G1片段上N134、N235、N347、N399四位点及G2片段上N928位点共5个位点上的天冬酰胺置换为丙氨酸。转染VeroE6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蛋白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IFA结果;Western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融合现象。结果在VetoE6细胞中成功表达出糖蛋白,Westernblot显示除134位点末显示G1片段外,各突变体均表达出G1、G2片段。IFA显示天冬酰胺突变前后各位点均显示荧光信号,呈核周分布。突变后134位点与928位点的突变体融合现象消失,其余各位点突变后融合现象仍然存在。结论G1上的134位点可能与蛋白正确折叠有密切关系,134位点突变极可能导致蛋白的错误折叠,进而无法转运出内质网。G2上的928位点对细胞融合有重要作用,提示汉坦病毒融合肽很有可能位于G2上。
郑晓民陶泽新曹海霞刘晓丽闫玉芬王桂亭许洪芝温红玲宋艳艳赵丽姚苹王志玉
关键词:汉坦病毒糖蛋白细胞融合
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族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2020年
目的对淄博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聚集性疫情中的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发病时间2020年1月10日,为杭州务工返乡人员,最后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20年2月14日。共波及244人,发现14例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男11例,女5例,23~84岁,年龄中位数为50岁,罹患率为6.56%(16/244)。疫情波及2个区县,4个乡镇,4个村居,8个家庭。潜伏期最长为10 d,最短为3 d,中位数4 d。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前发病11例,其中9例在小诊所就诊或自行服药。从发病到确诊中位数15 d,最长31 d,本次疫情共发生3~4代传播。结论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输入病例,未及时就诊,通过家族成员春节期间相互拜年,多次暴露引起的家族性聚集性疫情,提示应加强农村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居对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管理职能。
王玲曹海霞张玲张文娜潘艳萍史颖张伟崔峰
关键词:聚集性疫情
2009年山东省淄博市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淄博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年现住址为淄博市的手足口病病例共报告5463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为126.78/10万,不同区(县)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岁儿童发病为主,男童高于女童,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8月。对40份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检出EV71型阳性13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4份。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性别差异,是淄博市的重点防控传染病,应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防止其暴发流行。
张玲曹海霞张艳
关键词:手足口病
2017-2022年淄博市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基因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2017-2022年淄博市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流行特征及优势基因型,为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2年淄博市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流行病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2年淄博市共报告35起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其中托幼机构23起,中学7起,餐饮机构3起,小学和养老机构各1起,不同场所罹患率有统计学意义;报告发病917人,罹患率为8.30%,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0.76%;城市29起,农村6起,罹患率城市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71%的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与人传人传播有关,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高峰期(68.57%,24/35);35起疫情中,以诺如病毒GⅡ组为主(阳性率80.00%,176/220),GI组检出率为13.641%(30/220),GⅨ组检出率低(6.36%,14/220);基因分型GⅡ.2[P16]占比最高(占35.71%,10/28),其次GⅡ.4[P16](占14.29%,4/28)、GⅡ.3[P12](占10.71%,3/28)和少数其他重组基因型。结论淄博市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呈现上升趋势,托幼机构是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的主要场所,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主要为GⅡ组为主,GⅡ.2[P16]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合并多种重组型的流行特征,加强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掌握诺如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张玲曹海霞郑加玉孙晓明陈梦迪傅忠燕靳淼
关键词:诺如病毒基因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