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宪海

作品数:22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蛋白
  • 5篇蛋白激酶
  • 5篇细胞
  • 5篇激酶
  • 5篇变应性
  • 4篇对变应性鼻炎
  • 4篇中耳
  • 4篇中耳炎
  • 4篇耳炎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4篇鼻炎
  • 4篇变应性鼻炎
  • 3篇蛋白激酶C
  • 3篇鼓室
  • 3篇鼓室成形
  • 3篇鼓室成形术
  • 2篇蛋白表达
  • 2篇蛋白类
  • 2篇渗出

机构

  • 18篇深圳市龙岗中...
  • 8篇遵义医学院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22篇曾宪海
  • 14篇邱书奇
  • 9篇李娟娟
  • 7篇赵海亮
  • 4篇刘智献
  • 3篇张艳红
  • 3篇武勇进
  • 3篇周才杰
  • 3篇柴福
  • 3篇杨名保
  • 3篇高晗
  • 3篇赵海亮
  • 3篇曾晓霞
  • 2篇贾小莉
  • 2篇罗远芳
  • 2篇赵九洲
  • 2篇陈文力
  • 2篇蓝建平
  • 2篇耿娟娟
  • 1篇赵新宇

传媒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4篇2015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镜下两种钩突切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两种钩突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对2010年3月—2011年5月该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患者应用摇门式钩突切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钩突切除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鼻泪管损伤的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发生眶部脂肪暴露的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鼻泪管损伤的并发症。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治疗慢性鼻窦炎疾病,但是传统钩突切除术的并发症比较多,明显高于摇门式钩突切除术。
武勇进刘智献张艳红曾宪海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鼻窦炎
两种方法治疗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置管与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和激光组,每组32例,激光组患者应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进行治疗,内镜组患者应用内镜下置管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激光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好,且此治疗技术易于操作,患者的痛苦小,但术中应注意操作细致避免并发症发生。
武勇进刘智献张艳红曾宪海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在上鼓室切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和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43耳)上鼓室胆脂瘤患者行上鼓室切开,彻底清除病变,43例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重建上鼓室外侧壁加鼓室成形术,其中13例听骨链结构完整,30例取出病变的锤骨头和砧骨,用人工听骨(PORP)重建听骨链。观察上鼓室外侧壁和鼓膜愈合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5年,43例均未发现囊袋状内陷或胆脂瘤复发,1例术后出现鼓膜穿孔,其余病例鼓膜愈合良好;术后随访听力资料完整的32例中,0.5、1、2、4kHz气骨导差由术前平均27.8dB缩小到到16.4dB(P<0.01);1例术后出现听力下降伴耳鸣,其余患者听力稳定,无眩晕等并发症。结论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体应用于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和鼓室成形术是较为理想的修复材料,有利于较好地恢复外耳道及鼓膜结构和功能。
曾宪海李娟娟赵海亮周才杰高晗邱书奇
关键词:上鼓室胆脂瘤鼓室成形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体外复合培养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犬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与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β-TCP)的体外复合培养。方法:体外培养BMSCs作为种子细胞,β-TCP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制备β-TCP-BMSCs复合物,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在材料孔隙区的贴附及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CD45表达情况。结果:相差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原代、第2代、第3代及第4代培养的细胞形态,贴壁细胞逐渐由成纤维细胞样向多形化方向转化(三角形、菱形等),最终重叠生长形成结节状;将细胞接种于材料上进行培养,见孔隙间有大量交叠细胞生长增殖。扫描电镜下观察:在材料表面细胞呈梭形,并融合成片状,表面见丝状突起,在孔隙边缘的细胞有大量胶原和细胞外基质分泌。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44阳性表达率(89.12±1.57)%,CD45阳性表达率为(2.32±0.45)%。结论:β-TCP与细胞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为基质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提供自然的三维空间,可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用于骨和软骨缺损的修复。
曾宪海李娟娟赵海亮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对杯状细胞MUC5B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刺激HT-29MTX细胞后,黏蛋白MUC5B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IL-4、IL-13刺激HT-29MTX细胞,培养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培养基,提取细胞总RNA和蛋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 IL-4和IL-13浓度达到10ng/ml时,随着IL-4、IL-13浓度的增加,HT29-MTX细胞表达MUC5BmRNA增加且MUC5B蛋白分泌量增加,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F=172.82、14.32,P<0.01)。HT-29MTX细胞暴露于含10ng/mlIL-4、IL-13的培养基时,分别在12h和24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HT-29MTX细胞表达MUC5BmRNA增加,且MUC5B蛋白分泌量增加,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01、579.78,P<0.01)。结论 IL-4、IL-13能上调体外培养的杯状细胞MUC5B的分泌,提示其可能参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曾宪海李娟娟耿娟娟赵海亮高晗邱书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杯状细胞分子生物学
变应性鼻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活性检测
2008年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活性,探讨其与T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季节性变应性鼻炎患者(AR组)及正常者(正常组)各20例,采集外周血并分离T淋巴细胞分两组培养,即空白对照组和加PKC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13-acetate,PMA)组。非同位素标记法检测T淋巴细胞PKC活性,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4和IL-5的表达。结果AR加PMA组T淋巴细胞PKC活性、上清液中IL-4和IL-5与AR空白对照组、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P均<0.01);AR空白对照组T淋巴细胞PKC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AR空白对照组上清液中IL-4和IL-5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T淋巴细胞PKC活性与上清液中IL-4和IL-5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AR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PKC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增加,IL-4和IL-5表达增多,提示PKC信号转导可能在AR发病中起作用。
邱书奇曾宪海马玲国李娟娟贾小莉
关键词:蛋白激酶C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5
扩大的内镜下经鼻入路至斜坡区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2015年
斜坡和脑干腹侧面位于后颅窝的中线区域,是颅内最难接近的结构之一。各种不同的传统开颅显微外科入路,如岩前切除术、经耳蜗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和远外侧入路,在提供了到达此区域有限路径的同时均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需要广泛去除颅底结构,到达深部中线处神经血管结构需要牵拉脑组织,所提供的中线结构的显露非常有限。
汤文龙曾宪海邱书奇
关键词:内镜术斜坡
咽喉清口含片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观察咽喉清口含片的抗炎镇痛效应。方法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炎症模型观察咽喉清口含片的抗炎效应和热板法和热水缩尾法疼痛模型观察咽喉清口含片的镇痛效应。结果咽喉清口含片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可延长热板所致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P〈0.05)及热水所致小鼠缩尾潜伏期(P〈0.05)。结论咽喉清口含片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邱书奇段小贝李娟娟耿发云曾宪海李栋才罗远芳贾小莉姚春苑
关键词:抗炎效应镇痛效应药效学
P38MAPK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IL-6及TNF-α的表达调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调控作用及p38MAPK与IL-6、TNF-α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变应性鼻炎(AR组)及正常者(正常组)各20例,分别从每位受试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并分成3组培养。第1组为空白对照,第2组加入P38MAPK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第3组同时加入PMA和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将单核细胞进行培养,westernblot法检测核蛋白P38MAPK的表达,RT-PCR法检测IL-6和TNF-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的IL-6和TNF-α蛋白含量。结果加入PMA培养的AR组T单核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及培养上清液中的IL-6和TNF-α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均p<0.01);且与加入PMA培养的正常T淋巴细胞组比较上述指标也均明显增加(均p<0.01);而同时加入PMA和SB203580培养的AR组单核巴细胞的上述指标与加入PMA培养的AR组比较明显降低,但与AR空白对照组比较仍有增加(均p<0.01)。单核细胞P38MAPK蛋白表达与IL-6和TNF-α的mRNA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均p<0.01),与培养上清液中的IL-6和TNF-α蛋白含量也均存在正相关(均p<0.01)。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参与调节AR的单核细胞活化及IL-6、TNF-α的基因表达。
蓝建平曾宪海曾晓霞陈文力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白细胞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水通道蛋白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黏膜中水通道蛋白和黏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内毒素制备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 protein,BPI)组(60只),另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给药后各组大鼠中耳积液中水通道蛋白AQP1、AQP4及黏蛋白MUC5B、MUC5A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中耳黏膜中AQP1、AQP4及MUC5B、MUC5A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AQP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AQP4、MUC5B、MUC5AC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BPI治疗后,AQP1的表达升高,而AQP4、MUC5B、MUC5AC的表达降低(P<0.05或0.01)。结论 AQP1、AQP4及MUC5B、MUC5AC在分泌性中耳炎病变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BPI通过提高AQP1,抑制AQP4及MUC5B、MUC5AC的表达和分泌,从而减轻分泌性中耳炎的积液分泌;BPI是一个潜在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可能有效预防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
赵海亮周才杰赵九洲曾宪海李娟娟
关键词:水孔蛋白类粘蛋白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