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锦

作品数:76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6篇角膜
  • 17篇近视
  • 16篇屈光
  • 12篇准分子
  • 12篇分子
  • 11篇术后
  • 11篇激光
  • 10篇准分子激光
  • 9篇植入
  • 9篇双眼
  • 7篇视功能
  • 7篇内障
  • 7篇近视眼
  • 7篇高度近视
  • 7篇白内障
  • 6篇原位
  • 6篇植入术
  • 6篇人工晶状体
  • 6篇晶状体
  • 5篇上皮

机构

  • 58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深圳市坪山新...
  • 1篇南昌大学第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6篇曾锦
  • 31篇郭海科
  • 16篇张洪洋
  • 14篇金海鹰
  • 12篇谢文娟
  • 8篇廖伟雄
  • 8篇崔颖
  • 6篇李倩
  • 5篇李仲明
  • 4篇蓝剑青
  • 3篇孟倩丽
  • 3篇李达桔
  • 3篇欧碧群
  • 3篇张良
  • 3篇李娟
  • 2篇申铁梅
  • 2篇牛勇毅
  • 2篇欧阳淑怡
  • 2篇杨磊
  • 2篇尹东明

传媒

  • 6篇新医学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眼科研究
  • 3篇第十四届国际...
  • 2篇眼科新进展
  • 2篇医药与保健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近视患者31例62眼行LASEK治疗,激光切削后术中应用质量浓度为0.02%的MMC滤纸片覆盖在角膜基质床上,持续12s,充分冲洗角膜,复位角膜上皮,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12个月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结果术前与术后的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样本的研究表明,LASEK术中应用MMC是一种矫正中高度近视,防止haze发生的较安全的方法,但对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尚需大样本的长期临床观察。
曾锦郭海科张洪洋金海鹰李倩费文雷李达桔谢文娟
关键词:角膜内皮细胞丝裂霉素C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近视
超高度近视屈光矫正术后双眼视觉分析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屈光矫正术后视功能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6年我院行屈光矫正术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0例。术前、术后1月、术后半年为随访时间点。
蓝剑青曾锦
关键词:超高度近视视功能近视进展屈光回退
人工智能应用于眼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2024年
在“人工智能+医学”蓬勃发展的态势下,作为人工智能应用先行者之一的眼科学,在疾病诊疗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创新,积极推动从临床实践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转型,然而目前其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理念的融入尚显不足。鉴于此,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创新应用,将文献分析和典型案例相结合,梳理总结人工智能在眼科疾病诊疗与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成效,并进一步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提升眼科临床诊断效率、优化学习路径和缩短专业人才培训周期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智能影像分析、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及虚拟仿真训练中表现尤为突出;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仍受限于数据标准化不足、复杂眼病模型泛化能力不足以及伦理与隐私保护等问题。针对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人工智能+眼科”未来发展应聚焦标准化数据平台建设、跨学科协作与政策支持,以助力智能化、精准化的眼科人才培养与诊疗体系的构建。
杨诚黎峥曾锦曹丹
关键词:眼科人工智能医学教育
角膜屈光力异常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屈光力的计算
目的:探讨不同计算公式对角膜屈光力异常增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对19例(23眼)角膜屈光力高于47D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采用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
金海鹰郭海科张洪洋曾锦
文献传递
青少年屈光不正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青少年角膜曲率、眼轴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选取屈光不正患者43例82眼。按等效球镜度分成2组:远视组(21例41眼)、近视组(22例41眼)。测量其屈光度、角膜水平曲率半径、角膜垂直曲率半径及眼轴,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屈光不正患者角膜水平曲率半径、角膜垂直曲率半径、眼轴及眼轴/角膜曲率半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屈光不正患者屈光度与眼轴及眼轴/角膜曲率半径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远视组=-0.544,-0.310;r近视组=-0.558,-0.790,P<0.05)。2组屈光不正患者眼轴与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及角膜垂直曲率半径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远视组=0.572,0.668;r近视组=0.587,0.551,P<0.05)。2组屈光不正患者角膜水平曲率半径与角膜垂直曲率半径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远视组=0.937,r近视组=0.970,P<0.05)。结论屈光不正青少年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密切相关,眼轴长度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因素,眼轴/角膜曲率半径是监控近视进展的敏感指标。
李娟曾锦崔颖谢文娟廖伟雄欧碧群
关键词:屈光不正眼轴角膜曲率屈光度
术前睑板腺功能障碍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术前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术前合并MGD与未合并MGD白内障病人各3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结果及视觉质量的变化。结果术前,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三叶草、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OSDI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三叶草、总高阶像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泪膜破裂时间、SI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慧差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3、6个月时,2组慧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MGD可对白内障病人术后视觉质量恢复产生不良影响,建议术前积极采取MGD治疗措施,并在术后随访中有效处理眼表疾病、泪膜及睑板腺恢复问题,以促进视觉质量的恢复。
金尚丽曾锦香淑媚陈智慧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白内障视觉质量
Artisan与Verisvsey虹膜同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Artisan与Verisyse虹膜同定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不适宜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或透明晶状体摘除手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64例(112只眼),植入虹膜固定型前房人工晶状体治疗屈光不正。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80±0.35,术前平均屈光度球镜为-14.22D(-6.75—29.0D),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范围是8.0~26.0D。术后1d,1月,6月,1年,2年进行随访观察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均满2年,92.0%(103只眼)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高于0.5;85.7%(96只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前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119±303)/mm^2,术后1月、6月、1年,2年平均减少分别4.46%,5.77%,7.31%,术后2年内皮细胞年损失率0.73%。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夜间眩光,无人上晶状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虹膜同定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安全、稳定、有效、预测性好、手术具有可逆性,术后2年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的影响较小。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张洪洋郭海科曾锦金海鹰
关键词:虹膜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高度近视眼
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2.2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性及术后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变化。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7月间所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2例,52眼,核Ⅱ~Ⅳ级。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测量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数。结果:52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前房稳定,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角膜透明,切口自闭性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一月裸眼视力:≥0.5为39眼,占90.69%;矫正视力≥0.8为36眼,占83.72%;散光检测:术后角膜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2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无需改变现有的手术习惯。术后视力恢复好,切口自闭性好,未发现医源性散光的增加。
杨新怀曾锦杨莎莎袁建枚全婵娟覃旭方聂鑫
关键词:白内障微切口同轴角膜散光
LASIK术后前房变浅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中央前房深度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超、IOL-master、Orbscan及Pentacam四种不同仪器设备测量中央前房深度,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A超测量晶状体厚度,统计分析其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变化情况。结果 LASIK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测量结果与术前相比:A超、IOL-master、Orbscan及Pentacam四种不同仪器设备测量的中央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09),A超测量的晶状体厚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加(P=0.000)。LASIK术后6个月前房变浅与年龄、术前近视度数、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切削深度、眼轴长度变化无关(均为P>0.05),与晶状体厚度增加呈负相关(P≤0.002)。Orbscan测量的LASIK术后6个月前房变浅与准分子激光切削区大小呈正相关(r=0.247,P=0.046)。结论 LASIK术后中央前房变浅与晶状体厚度增加有关,与检查设备成像系统的放大效应无关。LASIK改变了Orbscan在测量前房深度时的成像系统放大效应。
汪亮郭海科曾锦金海鹰孟倩丽
关键词: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房深度ORBSCANPENTACAM
一种新型视知觉方法对间歇性外斜双眼视功能缺损评估与修复的研究
目的: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视知觉方法研究间歇性外斜的双眼视功能缺损状态,并通过与该检查相匹配的视知觉学习方法对双眼视功能缺损进行修复,根据知觉学习迁移性在双眼视功能缺损修复后的表现,探讨间歇性外斜双眼视功能缺损模型与知觉学...
曾锦郭海科阎丽王澄澄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双眼视功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