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帕霉素对内皮祖细胞自噬、凋亡、周期和增值的影响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自噬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雷帕霉素(0.01.0.1.1.10μ...
- 刘辉李晓强孟庆友朱人大
- 关键词:雷帕霉素内皮祖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增殖抑制
- 文献传递
- 3-甲基腺嘌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ethlyadenine,3-MA)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法取夫鼠骨髓EPCs,体外诱导分化并鉴定。实验分对照及不同浓度(1.25、2.5、5、10mmol/L)3-MA绀。四氮唑龄(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rr)法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凋亡率及细胞J吉J期。结果(1)5mmol/L组促EPCs增殖;10mmol/L组抑制EPCs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对EPCs增殖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0mmol/L组促EPCs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对EPCs凋亡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10mmol/L组影响细胞周期,5mmol/L组G0/G1期细胞减少、S和G2/M期增加;10mmol/L组发生S期阻滞,G,/M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A对EPCs增殖及凋亡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当浓度为10mmol/L时抑制增殖并促进凋亡。
- 朱人大李晓强孟庆友刘辉雷锋锐张晔青
-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溶栓管对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疗效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经腘静脉穿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置入溶栓管对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归的影响。方法DVT患者60例,均采取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经腘静脉穿刺DSA下置入溶栓管治疗,分析治疗后影响患者转归的因素。结果治疗14 d后,43例好转(好转组),17例未好转(对照组)。两组制动情况、患肢瘫痪情况、呼吸机使用情况、激素使用情况、脱水治疗情况、血栓形成时间>12 h、髂总静脉压迫、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异常及下肢静脉狭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分析显示制动、患肢瘫痪、治疗中使用呼吸机、激素以及脱水剂、血栓形成时间>12 h、髂总静脉压迫、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异常及下肢静脉狭窄为影响患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经腘静脉穿刺DSA下置入溶栓管治疗DVT效果显著,患者制动、患肢瘫痪、治疗中使用呼吸机、激素以及脱水剂、血栓形成时间>12 h、髂总静脉压迫、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异常及下肢静脉狭窄均为导致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引起重视。
- 金晓东沈佳轶朱人大
-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肢深静脉血栓
- 自噬抑制对内皮祖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抑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自噬对于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EPCs治疗深静脉血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1. Ficoll...
- 朱人大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自噬流式细胞术
- 文献传递
- 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37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我院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对3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人,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朱人大李晓强孟庆友朱礼炜张晔青
- 关键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常见疾病血管外科静脉置管
- 自噬激活如何影响大鼠内皮祖细胞凋亡、增殖和周期的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背景:曾有报道雷帕霉素可以对内皮祖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产生影响,但是没有提到自噬在其中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及自噬与凋亡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通过雷帕霉素激活自噬探讨自噬激活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骨髓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即内皮祖细胞。加入不同质量浓度雷帕霉素(0.01,0.1,1,10μg/L)分别培养24 h。Western blot检测LC3-Ⅱ蛋白表达监测自噬的诱导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变化,MTT比色法观察其增殖能力的变化,同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雷帕霉素质量浓度为0.01μg/L时,内皮祖细胞的LC3-Ⅱ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增高,当质量浓度为0.1μg/L时LC3-Ⅱ蛋白表达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质量浓度为1μg/L和10μg/L时LC3-Ⅱ蛋白表达虽然也高于对照组,但却明显低于0.1μg/L时,据此推断雷帕霉素在质量浓度为0.1μg/L时自噬尤为活跃。内皮祖细胞的凋亡率呈现随着雷帕霉素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增殖率呈现随雷帕霉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结果说明雷帕霉素激活自噬后能够促进细胞的凋亡,明显改变细胞的周期进程,抑制内皮祖细胞的增殖。
- 刘辉李晓强朱人大孟庆友卢辉俊
- 关键词:西罗莫司细胞周期雷帕霉素内皮祖细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及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08年1~12月应用PTA结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36例(41条患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结果胛A即时成功率95.1%(39/41),37条肢体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条无明显改善,其中1条术后截肢。临床表现为下肢疼痛消失,皮肤温度变暖,溃疡趋于愈合,踝肱指数由术前0.54±0.1I恢复至0.79±0.15。经随访3—15个月,3条股动脉在术后5、6、12个月再次闭塞,1条胫后动脉在术后8个月再次闭塞,通畅率为89.7%(35/39)。结论PTA结合血管内支架置放有助于提高通畅率,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
- 朱人大李晓强孟庆友朱礼炜张晔青
- 关键词: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
-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 2025年
-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 陈春伦邱宸阳沈兰朱人大周华吉张鸿坤
- 关键词:支架植入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
- 3-甲基腺嘌呤对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3-甲基腺嘌呤(3-methlyadenine 3-MA)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密度梯度...
- 朱人大李晓强孟庆友刘辉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诱导凋亡流式细胞术
- 文献传递
- 多学科协作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成功救治院外心肺骤停1例
- 2024年
- 院外心脏骤停(OHCA)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全球每年平均每100 000人发生55例OHCA[1],而我国每年发生OHCA约28万例[2],其中OHCA的存活率不足1%[3]。有报道显示,成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心肺复苏(ECPR)总存活率达29%,并且有良好的神经预后[4]。因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危重症医学、心胸外科、血管外科、超声介入科等专业人员不足,且缺乏体外膜肺氧合(ECMO)设备,难以组成高效的ECMO团队等诸多问题,许多县级医院处于开展初期或未开展的状态[5]。
- 陈峰胡文庆吕兰金玲敏吉亚军朱人大殷志颖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