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国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46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盆地
  • 14篇储层
  • 11篇油气
  • 8篇砂岩
  • 8篇准噶尔盆地
  • 7篇塔里木盆地
  • 6篇侏罗系
  • 6篇白垩系
  • 6篇储集
  • 6篇储集层
  • 5篇地质
  • 5篇勘探
  • 5篇成岩作用
  • 4篇油气勘探
  • 4篇碎屑
  • 4篇碎屑岩
  • 4篇碎屑岩储层
  • 4篇气藏
  • 4篇孔隙
  • 4篇凹陷

机构

  • 27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辽河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作者

  • 32篇朱国华
  • 12篇寿建峰
  • 9篇张惠良
  • 7篇斯春松
  • 4篇沈扬
  • 4篇王鑫
  • 3篇唐勇
  • 3篇王月华
  • 3篇况军
  • 3篇王少依
  • 3篇杨晓宁
  • 3篇张荣虎
  • 2篇崔炳富
  • 2篇王招明
  • 2篇姚根顺
  • 2篇张春莲
  • 2篇李玉文
  • 2篇沈安江
  • 1篇孙丽霞
  • 1篇皮学军

传媒

  • 6篇海相油气地质
  • 4篇石油勘探与开...
  • 4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2002低渗...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工业加热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第三届海峡两...
  • 1篇2004第三...
  • 1篇第三届全国沉...
  • 1篇第四届全国特...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0
  • 2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已探明的最大低渗-特低渗岩性油田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子长、安塞、志丹、靖边一带, 东起子长,西至薛岔,北界靖边,南达延安-永宁一线,面积1.5万平方千米。该区己探明了一个我国最大的低渗-特低渗岩性油田,探明地质储量已达7亿吨。主力油层为上三叠统...
朱国华
文献传递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被引量:48
2001年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集层以岩屑砂岩为主 ,具有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和填隙物含量低的岩石学特征 ,孔隙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 ,其次为颗粒溶孔。与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储集层相比 ,在同等条件下三工河组储集层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认为其原因在于 :三工河组主要储集砂体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强的高能环境 ,砂体厚度大、粒度较粗、分选好及塑性岩屑含量低 ,有利于形成较高原生孔隙 ;在研究区大部分地区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及滩坝亚相等粗结构砂岩 ,结构成熟度高 ,硅质胶结在成岩早期发生 ,增加了岩石抵抗压实作用的能力 ,有利于粒间孔的保存。图 3表 1参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寿建峰王鑫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储集层油气勘探
英南2井气藏致密砂岩盖层的形成被引量:9
2004年
钻井取心和录井资料显示,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侏罗系气藏中的主力气层之上均为砂岩,缺少泥岩盖层.通过对铸体薄片的观察,结合电性、物性、压汞、扫描电镜和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资料,发现英南2井主力气层之上有两段致密砂岩层能够作为气藏的有效盖层.致密砂岩层内富含高度分散的泥杂基(含量达6.6%~13.8%),呈网状和包膜状分布于砂粒表面和粒间,其强烈的水锁效应能使气体渗透率降低80%以上,在含水条件下,气体渗透率可由0.47~0.69mD降至小于0.1mD或趋于不渗透状态,这是这类致密砂岩成为有效盖层的主要原因.
余和中张丽霞韩守华朱国华斯春松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气藏盖层水锁效应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白垩系吐谷鲁群低阻油层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吐谷鲁群(K_1tg)油气层电阻率一般为5~12Ω·m,与相邻水层电阻率的比值小于2。用其他井区白垩系油层图版(图1)来解释陆西地区的测井资料,误差较大。该低阻油层的粘土矿物组分以伊利石、伊/蒙混层和绿泥石为主,均呈薄膜状分布于砂粒周缘,膜厚2~5μm,最厚可达10μm 左右,油层具亲水性。这种含水粘土膜极大地扩大了储层中导电网络的截面积,它是导致储层 K_1tg 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由于 K_1tg 储层的孔隙度较该区其他储层高,在含水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K_1tg 储层的含水率相对较高,这也能使电阻率降低。
况军姚根顺朱国华王鑫
关键词:储集层电阻率异常白垩纪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88
2002年
从描述储集层基本特征、分析储集层性质的主控因素、建立储集层成因模式和评价、预测储集层性质这 4个层次 ,研究准噶尔盆地重点勘探目标区的侏罗系储集层。系统总结侏罗系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认为成岩压实作用强弱是控制储集层性质的关键因素 ;指出相对优质储集层均为剩余原生粒间孔隙型储集层 ,溶蚀作用对渗透率贡献小 ;非煤系储集层的孔隙保存条件明显比煤系储集层好 ,这是三工河组、头屯河组和吐谷鲁群的物性普遍优于八道湾组和西山窑组的原因。在确定储集层性质的控制因素和控制机理基础上 ,建立了煤系和非煤系两大类储集层的成因 演化模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分地区、分层位评价了储集层 ,并预测了不同渗透率储集层的深度界线及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平面分布。图 6参
况军唐勇朱国华崔炳富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石学特征煤系油气地质
致密砂岩盖层形成机理及油气勘探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为例
<正> 塔里木盆地侏罗系为前陆盆地的重要发育时期,前陆盆地中巨厚的辫状河和辫状三角洲砂岩沉积建造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侏罗系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英吉苏凹陷英南2井油气藏的发现预示着塔里木盆地侏罗系油气勘探将取得重...
张惠良寿建峰朱国华王招明王月华杨晓宁
文献传递
埋藏热效应—构造应力成因类型的砂岩成岩作用特征
从我国西部地区油气盆地砂岩成岩—成孔演化的控制因素和成因机制的角度,阐述了砂岩埋藏热效应— 构造应力成园类型的成岩作用概念与特征。砂岩在经受埋藏热效应成岩作用的过程中,还受到构造挤压、构造滑脱推覆和基底块断隆升等三种作用...
寿建峰张惠良沈扬朱国华
关键词:油气盆地成岩作用孔隙度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群苦恰克地区泥盆系东河塘组下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9
2006年
从储层的微观特征入手,通过对岩石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资料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群苦恰克地区东河塘组下段为一套临滨-前滨相砂岩,以细粒石英砂岩、极细.细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及成分成熟度高,储集空间组合以残余原生粒间孔+粒内溶蚀孔为主.储层孔隙度一般为4%-14%,平均7.92%,渗透率一般小于0.110^3-1.0×10^-3 μm^2,平均为2.41×10^-3 μm^2,总体属于Ⅳ-Ⅲ类储层,但在局部井区(群6、群4)存在相对优质的Ⅱ类储层.成岩压实、胶结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压实减孔一般19%-25%,平均达22.3%.胶结减孔量达3%-6%,致密胶结段可达9%-13%.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影响作用的结果,其中刚性石英碎屑颗粒(70%-94%)的抗压实作用是基础.早期烃类流体注入及中弱程度的胶结作用是重要因素,粘土矿物薄膜的发育是关键.
张惠良张荣虎李勇王月华朱国华李玉文沈扬张春莲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泥盆系储层
深化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的若干建议
<正>会战以来,塔里木已在碎屑岩油气储层勘探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油气勘探向构造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并举的方向发展,储层研究的水平急待提高。本人长期参与了塔里木储层研究工作,今就这方面提出一些思考,供大家讨论、参考。
朱国华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下株罗统砂岩储层性质的控制因素被引量:46
2001年
通过对4口钻井、4条地表剖面的地层沉积详细描述及相应的3000余块储层浅钻样品和近万个岩矿分析测试数据等翔实资料的分析认为,库车坳陷下侏罗统发育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平原的辫状分流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储集砂体。这套储层以吐孜洛克地区为界,东、西两区在成岩作用、储集性质和成因机制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经研究表明,砂岩粒径、地层埋藏史和构造侧向挤压是引起此差异的关键控制因素;时间域上主要表现为砂岩粒径对储集性质的影响,而空间域上储层特征的显著差异受控于地层埋藏史和构造侧向挤压。
寿建峰斯春松朱国华王少依皮学军李启明
关键词:埋藏史下侏罗统塔里木盆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