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士旺

作品数:28 被引量:181H指数:10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聚甲醛
  • 20篇甲醛
  • 18篇共混
  • 12篇共混物
  • 12篇改性
  • 6篇乙烯
  • 5篇尼龙
  • 5篇POM
  • 4篇增韧
  • 4篇酸酯
  • 4篇碳酸酯
  • 4篇聚氨酯
  • 4篇聚碳酸
  • 4篇聚碳酸酯
  • 4篇聚乙烯
  • 4篇共混改性
  • 4篇共聚
  • 4篇成核
  • 3篇增韧改性
  • 3篇增容

机构

  • 28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省产品质...

作者

  • 28篇朱士旺
  • 27篇徐卫兵
  • 10篇蔡琼英
  • 3篇周正发
  • 2篇金荣福
  • 1篇袁光成
  • 1篇江龙英
  • 1篇唐辉
  • 1篇胡献国
  • 1篇张昌洪
  • 1篇黎学东

传媒

  • 8篇现代塑料加工...
  • 6篇塑料工业
  • 3篇中国塑料
  • 2篇纤维复合材料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应用化学
  • 1篇塑料
  • 1篇塑料科技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0
  • 3篇1996
  • 10篇1995
  • 11篇1994
  • 1篇199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均聚甲醛对共聚甲醛成核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偏光显微镜法研究了均聚甲醛对共聚甲醛的成核作用 ,并对力学性能及线膨胀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均聚甲醛的加入 ,使共聚甲醛的结晶温度升高 ,球晶细化 ,线膨胀系数降低 ,缺口冲击强度随均聚甲醛用量的增加出现峰值 ,采用母料法分散工艺使均聚甲醛分散更为均匀 ,成核效果更为显著。
徐卫兵朱士旺蔡琼英
关键词:共聚甲醛均聚甲醛成核作用聚甲醛成核剂
改性聚甲醛的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徐卫兵朱士旺蔡琼英胡献国袁光成
采用聚合物共混的方法制备含不同第二组分和增容剂的POM/PA、POM/PE、POM/PU、POM/EPDM等改性聚甲醛共混合金,研究其微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研究发现:POM/PA共混物中存在氢键相互作用。为共混提供了必要...
关键词:
关键词:改性聚甲醛微观结构
碳纤维增强聚砜颅骨修补材料耐介质老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对LCF/PSU颅骨修补材料及颅骨的耐95%酒精和生理盐水老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LCF/PSU材料与颅骨有着相似的耐95%酒精老化性能,但LCF/PSU材料比频骨有着更为优良的耐生理盐水老化性能,当LCF含量超过10wt%时,LCF/PSU颅骨修补材料耐生理盐水老化性能优于耐95%酒精老化性能。
徐卫兵金荣福黄双武朱士旺
关键词:颅骨聚砜碳纤维增强
聚甲醛和热塑性聚氨酯共混改性的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本文对POM/PPU/Z-3共混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容剂Z-3可控制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颗粒大小和分布,起着聚集剂的作用。随着TPPU用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拉伸强度和熔体指数值均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出现峰值。当POM/TPPU/Z-3=100/7/7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徐卫兵朱士旺蔡琼英
关键词:聚甲醛热塑料聚氨酯共混物改性
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改性聚甲醛的研究被引量:10
1994年
研究了聚甲醛(POM)/低密度聚乙烯(LDPE)/相容剂Z-1共混增容改性。结果表明:Z-1的加入使POM/LDPE共混物中LDPE分散均匀,POM球晶细化,共混物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且Z-1用量控制在5%~7%(以100份LDPE计)为最佳。POM/LDPE/Z-1共混物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50~60MPa,缺口冲击强度不小于12kJ/m^2,摩擦系数为0.20~0.30,用该共混物制作的小模数齿轮(m=0.5,Z=72)的精度等级达7级(参见GB 2363-80)。
徐卫兵朱士旺蔡琼英
关键词:聚甲醛低密度聚乙烯相容剂共混
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混物的相容性与性能被引量:17
1990年
本文研究PC/PS共混物在不同组成比下的物理-力学性能,根据性能变化情况,阐述共混物相容性与性能的关系。从动态力学性能、DSC谱、密度及力学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PC-PS是部份相容,可以推测相界间有相当的互容中间层存在,因而能取得改善力学性能的效果。SEM照片指出,PS球状微区被紧密地包裹在PC基材中。
蔡琼英朱士旺江龙英唐辉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混相容性
PC/P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考察了聚碳酸酯/聚乙烯(PC/PE)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研究发现PE的加入可使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降低,流动性增加;在PC/PE共混物中加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可改善PC与PE的相容性,提高其力学性能。
徐卫兵朱士旺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乙烯共混物热塑性塑料流变性
PC/PS共混物流变行为的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考察了聚碳酸酯/聚苯乙烯(PC/P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与力学性能。研究发现:PS的加入,可使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降低,改善了PC加工时对温度的依赖性。DSC分析证实随着PS含量的增加,体系玻璃化温度逐渐下降,说明PC与PS是部分相容的。当PS用量在10%以内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均高于纯PC的力学性能,而且随着PS含量的变化,两者均出现峰值,取得了既增韧又增强的双重效果。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ηa随剪切速率增大而下降,且高剪切速率下ηa下降更快;PS含量增加,流动曲线向下移动,表观粘度下降,意味着流动性增加。
徐卫兵朱士旺
关键词: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共混物改性
尼龙—12增韧改性聚甲醛的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采用尼龙12,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对聚甲醛进行增彻改性,并对共混物的形态、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在POM/PA12共混体系中,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PA12的加入,使得POM的熔体温度T_m下降,且共混体系的结晶度X_0和拉伸强度下降,PA12的含量为5%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徐卫兵朱士旺蔡琼英
关键词:聚甲醛尼龙12共混物增韧改性
EPDM-g-MMA接枝率对POM/EPDM共混物增容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1995年
本文介绍以BPO为引发剂,合成接枝共聚物EPDM-g-MMA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红外表征,另外,借助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接枝率对POW/EPDM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的影响。
徐卫兵周正发朱士旺
关键词:聚甲醛接枝率共混物增容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