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光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试论1879~1880年英波同盟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以《英国外交事务机密文件》为依据 ,详尽论述英波同盟的背景、经过、影响等 ,使我们对中亚史上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有一全新的体认。英波同盟在中亚产生深远影响 ,它加速了中亚独立国家沦亡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 朱新光
- 关键词:同盟
- 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探析
- 2012年
- 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时期。作为国家政权的参政党,民主党派拥有与执政党共同的政治基础、奋斗目标以及共同任务。
- 朱新光
- 关键词:参政党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多党合作
-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战略被引量:6
- 2006年
-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实施,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创建一套科学、本土化的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
- 齐峰朱新光
-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探析
- 2011年
- 参政党文化是参政党的灵魂。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对于塑造参政党新形象、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意义重大。要准确把握参政党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就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主党派的民主思想,坚持人文关怀的传统,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当前,我国参政党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如缺乏良好的参政党展示平台、各参政党间文化同质化、参政党文化与执政党文化到底是何种关系等问题。为此,参政党文化建设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传统教育,发扬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秉承"立党为公"、参政为民的理念,树立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思想工作作风;努力拓展参政议政新领域,争取在政治参与中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广泛运用大众传媒,全方位展示参政党文化建设成果,以推进参政党文化建设。
- 朱新光马超
- 关键词:参政党政党文化文化建设
- 苏俄时期英国对中亚的干涉外交及其影响
- 2005年
- 苏俄时期,英国向中亚推行干涉外交,即军事上采用入侵、收买、策反,颠覆中亚苏维埃政权;双边关系上通过向中亚派遣官方使团,培植亲英势力;经济上通过对中亚棉花的专控和经济渗透,扰乱苏俄国内经济,以谋取在中亚更大的经济实惠;宗教上鼓吹泛伊斯兰教思想,并通过建立“泛伊斯兰同盟”,企图将中亚据为己有;当然,英国的干涉外交是难以得逞的,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 朱新光
-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机制障碍及路径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自SARS、禽流感爆发以来,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在多次会议中频频谈及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运作施行,将对各合作成员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中国—东盟公共卫生安全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
- 齐峰朱新光
-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可控民主”:中亚民主化道路的理性选择被引量:7
- 2008年
- "可控民主"是中亚国家政治转型时期所形成的民主化模式,有其存在的原因和现实意义。作为中亚政治进程中从集权主义向自由民主的过渡形式,该民主模式保留了选举制、议会制、多党制等民主的一般属性,同时适当扩大以总统为核心的国家权力,基本呈现出一种刚性结构的民主政治倾向,其现实适应性表现为:宪政民主初步确立,总统权力显著放大;政党政治呈现政权党独大格局;政府善治预期得以实现,地区社会政治全面好转等。本文认为,"可控民主"在为中亚铁腕人物放手施展政治抱负、用"猛药治沉疴"提供制度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施药过重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 朱新光苏萍
- 关键词:可控民主政治转型
- 邓小平对苏外交中的国家利益思想被引量:1
- 2013年
- 邓小平国家利益思想是在国际形势新变化和国内社会新发展的背景下形成的,并在处理中苏关系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它主要体现在: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置于首位,以共同的经济利益作为新时期发展中苏(俄)关系的结合点,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发展两国关系等。深入理解邓小平对苏外交中的国家利益思想,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对外政策,全面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中国的和平崛起。
- 钱婧朱新光
- 关键词:邓小平中苏关系
- 英俄角逐中亚与1873年英俄协定被引量:5
- 2001年
- 本文以19世纪前期的中亚为背景,勾勒了该时期英俄争夺中亚,并达成1873年英俄协定的历史概貌,以便使我们对英俄进行殖民掠夺的本性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朱新光
- 欧洲民族国家商业精神的嬗变
- 2010年
- 欧洲国家的商业精神缘起于古希腊的海上贸易,后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经受洗礼,商业精神的"合法"性得以确立,成为欧洲民族国家的普遍价值基础。欧洲国家商业精神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国家性,不仅奠定了欧洲国家经济模式的思想基础、催生了其殖民扩张的欲望,而且也提升了各国的国家主义意识,使欧洲国家最终走向现代化。
- 苏萍朱新光
- 关键词: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