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胜江

作品数:6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7篇自旋态
  • 27篇高自旋
  • 27篇高自旋态
  • 21篇子核
  • 21篇核结构
  • 18篇中子
  • 15篇丰中子
  • 12篇丰中子核
  • 11篇原子
  • 11篇原子核
  • 10篇能级
  • 8篇形变
  • 7篇原子核结构
  • 6篇八极形变
  • 5篇自发裂变
  • 5篇自旋
  • 5篇CE
  • 4篇手征
  • 4篇能级结构
  • 4篇丰中子核素

机构

  • 58篇清华大学
  • 15篇中国原子能科...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安徽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玻璃研究...

作者

  • 58篇朱胜江
  • 11篇吴晓光
  • 11篇车兴来
  • 11篇李明亮
  • 10篇竺礼华
  • 9篇禹英男
  • 8篇李广生
  • 8篇温书贤
  • 8篇朱凌燕
  • 8篇肖树冬
  • 7篇甘翠云
  • 6篇徐强
  • 6篇陈永静
  • 5篇丁怀博
  • 5篇张征
  • 5篇杨利明
  • 5篇龙桂鲁
  • 4篇姜卓
  • 4篇许瑞清
  • 4篇邓景康

传媒

  • 23篇高能物理与核...
  • 8篇原子核物理评...
  • 2篇第八届全国核...
  • 2篇第十次全国核...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物理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 1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核物理动态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五次核测井...
  • 1篇二OO九年全...
  • 1篇第九届全国核...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第五次核物理...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3篇199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130区核高自旋态及形状驱动效应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对A=130缺中子核区的134Ce,136La与122Cs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扩展了134Ce,136La与122Cs的能级纲图.由于在此区内质子与中子的形状驱动效应,在...
朱胜江禹英男肖树冬车兴来李明亮甘翠云许瑞清M.萨哈伊陈永静竺礼华温书贤吴晓光李广生
关键词:核结构
文献传递
134Ce与122Cs高自旋态研究
A=130缺中子核区核的高自旋态具有重要特性:核内质子的费米面位于h亚壳层的底部,将驱动核的形状向长椭形变(γ~0°)或三轴形变(γ~30°)方向变化,中子的费米面则位于h亚壳层的顶部,将驱动核的形状向扁椭形变(γ~60...
朱胜江甘翠云禹英男肖树冬许瑞清车兴来李明亮温书贤吴晓光李广生
文献传递
141Pm高自旋态研究
A~140区的奇A核141Pm其中子数离N=82的满壳层只相差两个,预计此核的四极形变非常小,且具有非常不稳定的三轴形变参量,所以在低自旋态下其能级结构主要体现为准粒子激发特性。然而,由于核内质子的费米面位于h11/2亚...
朱胜江吴晓光贺创业李广生王烈林郑云张彪顾龙王建国肖志刚杨韵颐张明刘宇丁怀博竺礼华
混合对称态对 Majorana相互作用的依赖性(英文)
2001年
在 IBM2中研究了混合对称态 .发现某些较高自旋的混合对称态随着 Majorana相互作用很快变化 .这个结果改变了传统的关于混合对称态的观点 :最大 F旋态的能量最低 ,F旋越小 ,能量越高 .Fmin或 Fmin- 1的态会成为 yrast或 yrare态 .这些态很难向下衰变 ,因而很稳定 .这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可能存在一种由于质子和中子自由度的特殊性质而引起的新的同质异能态 .
龙桂鲁屠长存李岩松田琳纪华鹰朱胜江赵恩广刘风英
关键词: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混合对称态同质异能态
裂变产物丰中子核素的瞬发γ谱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2年
测量由^(252)Cf 等裂变产物的瞬发退激γ谱是获得诸多丰中子核素能级结构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这种方法的一般原理、裂变产物所涉及的核区对核结构研究的意义、国外研究状况及清华大学核结构组与国外开展联合研究的情况作了介绍.
朱胜江
关键词:裂变自旋丰中子瞬发
A=130区缺中子核^(122)Cs与^(134)Ce高自旋态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对A=130缺中子核区122Cs与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所用核反应分别为107Ag(19F,1p3n)与122Sn(16O,4n).实验结果扩展了122Cs与134Ce的能级纲图.在122Cs中发现可能是属于手征二重带的结构,而在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中呈现出重要的具有不同γ形变的形状共存特性.
朱胜江禹英男甘翠云朱凌燕M.萨哈伊肖树冬李明亮车兴来温书贤竺礼华吴晓光李广生
关键词:高自旋态中子核反应能级纲图重离子Γ谱
^(187)Au的能级结构及单质子与偶-偶核芯的耦合特性
1994年
利用177Hf(19F,9n)187T1反应和在线同位素分离法,对187Au低激发态能级结构进行了γ-γ符合与γ-e符合的测量分析,束流能量为175MeV,发现了多条新的跃迁,测量了内转换系数,扩展了187Au的能级图.对187Au低激发态下的集体带结构、单质子与不同偶-偶核芯的耦合特性进行了讨论.
朱胜江陈智超
关键词:核结构偶-偶核能级
丰中子核^(113)Ru集体转动带的识别
2003年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_(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张征朱胜江J.H.HamiltonA.V.RamayyaJ.K.Hwang许瑞清姜卓肖树冬I.Y.LeeJ.O.RasmussenW.C.Ma
关键词:丰中子核能级纲图自发裂变原子核结构
奇A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实验研究进展
2013年
对于近年来清华大学与美国合作研究组在原子核结构实验研究中有关奇A核的多声子γ振动带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研究人员通过有效的国际合作,识别了质量数A=100丰中子核区的奇A核103Nb,105Mo,107Tc和109Tc中的两声子γ振动带,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在奇A核的结构研究中发现的仅有的4例这样的结构。对于实验方法、研究结果以及这些多声子γ振动带的特性进行了评述,并对目前在多声子带其他方面的研究及今后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概述。
朱胜江J.H.HamiltonA.V.Ramayya王建国丁怀博顾龙J.K.HwangK.LiS.H.LiuN.T.BrewerY.X.LuoJ.O.RasmussenI.Y.Lee徐强杨韵颐肖志刚李红洁马文超
关键词:原子核结构高自旋态奇A核
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被引量:5
2001年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RFL )的中能放射性核束线 (RIBLL)及北京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HI- 1 3 )的低能放射性核束线 (GIRAFFE) ,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是 :远离β稳定线核的结构与反应 ;超重新核素及近滴线核素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极端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特性和关键的天体核反应研究 .研究内容分成 7个课题 :(1 )晕核研究 ;(2 )新核素合成及超重新核素研究 ;(3 )丰中子核结构和反应 ;(4)丰质子核结构和反应 ;(5 )高自旋的同位旋相关性 ;(6 )关键天体核反应 ;(7)系统的理论研究 .上述研究也将是 2 0 0 5年建成的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冷却贮存环的主要科学目标的研究基础 .简述了近期的主要工作进展 .
沈文庆詹文龙叶沿林柳卫平靳根明周小红徐树威竺礼华朱胜江刘祖华孟杰
关键词:核天体物理质子晕核原子核结构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