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韧

作品数:48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专利
  • 1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电子电信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35篇激光
  • 19篇通信
  • 17篇光通信
  • 16篇光纤
  • 12篇激光器
  • 8篇单频
  • 8篇调制
  • 8篇激光通信
  • 8篇放大器
  • 7篇可编程逻辑
  • 7篇空间激光
  • 6篇阵列
  • 6篇激光链路
  • 6篇光链路
  • 5篇单模
  • 5篇单模光纤
  • 5篇调谐
  • 5篇信号
  • 5篇章动
  • 5篇通信系统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院上...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上海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科大杭州高...

作者

  • 48篇朱韧
  • 36篇侯霞
  • 35篇陈卫标
  • 26篇孙建锋
  • 8篇李佳蔚
  • 7篇杨燕
  • 6篇朱小磊
  • 6篇高敏
  • 5篇周军
  • 5篇刘继桥
  • 3篇侯培培
  • 3篇陈迪俊
  • 3篇高建秋
  • 3篇黄敏捷
  • 2篇于真真
  • 2篇辛国锋
  • 2篇臧华国
  • 2篇周煜
  • 2篇孟俊清
  • 2篇蔡海文

传媒

  • 11篇中国激光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11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
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可应用于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该系统装置的原理是在发射光路中,强度调制的激光经45°反射镜后,通过收发共用光路发射出去;在接收光路中,接收到的信号光首先通过收发共用光路,再经滤光片后入射到光电探测单元...
侯霞鲁绍文陈卫标朱小磊高敏杨燕朱韧刘磊
文献传递
高灵敏度光束位置信号提取的激光通信跟瞄一体化(特邀)
2024年
提出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跟瞄和通信复用的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的空间光通信系统,以超声波电机驱动的双光楔为光束偏转执行单元形成光束位置跟踪的闭环系统。驱动电机转动周期为15 ms,位置分辨率为0.83μrad。经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该系统的位置闭环跟踪−3 dB带宽约为4 Hz。当位置探测误差小于10%时,即光束探测精度小于12μrad,对应的探测灵敏度为−45.2 dBm。在10 Mbit/s的通信速率和无信号编码下,误码率为1×10^(−3)时对应的通信灵敏度为−44 dBm。验证了利用四象限探测器作为跟踪与通信复用探测器的可行性,可应用于小型化、轻量化的星间激光通信终端。
陈欣予鲁绍文朱福南樊永波胡琼夏浩伟孙建锋朱韧朱韧侯霞
关键词:自由空间光通信四象限探测器
用于空间激光链路捕跟的动态目标与干扰模拟装置
一种用于空间激光链路捕跟的动态目标与干扰模拟装置,本发明装置可以实现对宇宙空间的背景杂散光特性模拟,包括面背景杂散光将有效信号光信噪比降低、点干扰光的时间不连续性和空间位置不连续性,可以有效检验空间激光链路终端的动态捕跟...
罗辉明李佳蔚陈志强吴潇杰宾博逸朱韧孙建锋侯霞
文献传递
基于90度光学桥接器多速率兼容非标准DPSK接收装置
一种基于90度光学桥接器多速率兼容非标准DPSK接收装置,包括: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1:1光纤分束器、光纤移相器、臂长匹配光纤、90度光学桥接器、平衡探测器、可编程限幅放大器、基带接收芯片、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
陈卫标岳朝磊孙建锋侯霞张晓曦朱韧刘磊朱福南
文献传递
基于相干探测的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自适应耦合系统
一种基于相干探测的空间光到单模光纤的自适应耦合系统,包括望远镜接收单元,两个1/2波片,二维压电型快速反射镜及其驱动电路,偏振分光棱镜,耦合透镜,章动接收组件及章动驱动电路,光纤环形器,掺铒光纤放大器及其驱动电路,2nm...
陈卫标赵学强侯霞朱福南李泰孙建锋朱韧高敏黄敏捷
文献传递
单频固体拉曼激光器
一种单频固体拉曼激光器,由泵浦激光器、泵浦耦合透镜组、第一腔镜、激光增益晶体、FP标准具、第二腔镜、拉曼增益晶体和第三腔镜组成。由于受激拉曼效应对激光波长无限制,因此在同样的结构下,可选取不同的激光增益晶体和拉曼增益晶体...
朱韧杨燕孟俊清侯霞陈卫标
文献传递
用于空间光通信的星间激光链路测试模拟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空间光通信的星间激光链路测试模拟系统,包括反射式平行光管、振镜、分光棱镜、光纤耦合器、光束分析仪、波分复用器、光环形器、雪崩式光电探测器、FPGA控制单元、激光器、供电单元、二维转台。同时提供了一种利...
吴潇杰李佳蔚陈志强罗辉明宾博逸孙建锋朱韧侯霞
多体制兼容调制发射装置
一种多体制兼容调制发射装置及方法,可应用于空间激光通信中。该系统装置兼容实现OOK非相干/BPSK相干/QPSK相干调制,提高激光通信终端对不同通信体制的适应性,解决不同星座间通信兼容的问题。本发明自动偏压控制方法主要分...
鲁绍文陈欣予朱韧朱晓智贺辉杜耀辉
基于DPMZM的多体制兼容卫星激光通信技术
2024年
卫星激光通信具有高速率、无频谱资源冲突、体积功耗小、保密性强等优势,是实现卫星互联网星座间高速互联的核心技术。为提高激光通信终端对不同通信体制的适应性,解决不同星座间通信兼容的问题,可采用多体制通信兼容技术。针对星间激光通信对相干、非相干光通信兼容的需求,搭建兼容开关键控(OOK)、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的激光通信发射系统,兼容BPSK和QPSK的激光通信接收系统。该系统发射速率分档可调,最低为10 Mbit/s的OOK,最高为5 Gbit/s的QPSK;发射通信速率为5 Gbit/s的QPSK信号时,通信接收灵敏度达到-50 dBm,译码后误比特率(BER)小于1×10^(-7),发射误差矢量幅度(EVM)优于9%。实验结果表明,该星间激光通信多体制兼容系统设计有一定的可行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欣予朱韧鲁绍文侯霞杜耀辉贺辉朱晓智陈卫标
关键词:光通信正交相移键控
基于星载协作的激光通信载荷瞄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星载协作的激光通信载荷瞄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地面运控中心根据轨道预报数据生成粗瞄准目标姿态角并以延时遥控方式上注至星体;星体获取相应时间点遥控的粗瞄准目标姿态角,并调整星体姿态使其收敛于粗瞄准目标...
李泰朱韧侯霞孙建锋高敏胡琼吴潇杰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