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宝
- 作品数:37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德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依法执政的宪政力量被引量:1
- 2008年
-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宪政道路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程序化与法律化,从而推动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依法执政,才能实现宪政的的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
- 李乾宝
- 关键词:依法执政宪政价值实质合法性形式正义
- 政党执政下的中国宪政诉求
- 2009年
-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政党执政正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趋势向全世界扩张,政党执政有其内在的宪政意义,而政治文明多样性是人类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与西方的宪政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不同,理性的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多样性的政治文明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历史实现宪政的最佳诉求。
- 李乾宝
- 关键词:政党执政多样性宪政诉求
- 由评选优秀法官看我国法治理念的缺失被引量:2
- 2008年
- 评选优秀法官的活动不仅没有起到其应起到的树立法律权威、弘扬司法独立、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传播法治理念的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法律权威,影响了司法中立、独立审判,对公民的法律意识进行了严重的误导,反映了我国社会法治理念的缺失。
- 李乾宝祝爱珍
- 关键词:公正司法独立法治理念
- 对权利本位的修正——兼论对义务的认同被引量:1
- 2006年
- 从权利本位的内容、特点以及逻辑论证来看,权利本位存在着缺陷:操作性差、不能用实证证明以及用外在观点看义务。因此,应该把权利本位修正为“通过义务认同的权利实现”比较合理适当。
- 李乾宝
- 关键词:权利本位
- 论民事证明责任的分配模式
- 2012年
- 目前我国理论界关于证明责任的双重性已经达成共识。通过对两大法系证明责任分类背后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国司法实践的民事证明责任分配制度存在诸多缺陷,构建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模式,应进行学理上构建,应避免通过证明责任作出判决,应注重体现证明责任分配规则,应对证明责任转移情况加以辨析。
- 李乾宝
- 关键词:举证责任证明责任分配
- 无人身损害的医疗侵权赔偿问题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对去医院就诊的患者,由于过错造成误诊,使其花费大量冤枉钱,又没有造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列明后果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虽让患者因误诊受到了不应有的财产损失,却又往往没有造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列后果、患者擅自转院等原因得不到医疗机构赔偿,有悖于民法理论和原则。
- 李乾宝祝爱珍
- 关键词:误诊医疗侵权
- 城市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僵尸车治理被引量:1
- 2017年
- 僵尸车治理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僵尸车长期停放占用公共停车位,不仅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而且给城市治理带来挑战。城市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僵尸车治理要求法治、效率、公平等基本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应该引入多元主体、明确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达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目的。
- 李乾宝
- 网络监督的法律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网络监督是网民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公务行为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作为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它在中国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现象,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必然,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从法律关系的角度看,网络监督实际是公民监督,也是舆论监督,网络监督有其宪法、法律依据的,其监督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是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包括程序合法性和实体合法性,重点是对程序合法性的监督。
- 李乾宝
- 关键词:网络监督公民监督舆论监督客体
- 《民法典》利他合同制度评析与解释进路被引量:9
- 2020年
- 《民法典》第522条利他合同条款应受科学性与合理性检视。利他合同不是有名合同,其适用范围及于所有债之类型,故利他合同条款应置于合同编通则部分。不真正利他合同本质属性是指示交付,属于物权法调整,在我国已确认“债物二分”的民法典体系中不宜将其规定在债法中,故该条应仅规定真正利他合同。该条所规定的第三人权利取得方式为推定取得说,这体现了《民法典》的赋权品格并符合了我国民间习惯,该说消弭了“接受说”法律负担之弊端以及“自动取得说”对交易稳定的潜在威胁。第三人拒绝权利的,若不违反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由债权人享有合同权利,若违反合同目的或法律规定的,则合同无效。
- 周宇李乾宝
- 关键词:利他合同
- 法治需要与法的概念被引量:1
- 2005年
- 法的概念是不确定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可能给法下永恒的定义。应关注时代需要,在对法学教科书的法的定义批判的基础上,从法治需要给法下定义。
- 李乾宝
- 关键词:法治法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