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俐

作品数:16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大学青年教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抗体
  • 4篇单克隆
  • 4篇单克隆抗体
  • 4篇血清
  • 4篇细胞
  • 4篇克隆
  • 3篇蛋白
  • 3篇合成肽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乙肝
  • 2篇乙肝患者
  • 2篇乙肝患者血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脂质体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炎
  • 2篇白细胞介素1...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16篇李俐
  • 10篇马颖哲
  • 8篇张桂荣
  • 5篇杨成君
  • 3篇李晓林
  • 3篇张家颖
  • 2篇王丽华
  • 2篇张蒙
  • 2篇杨翰仪
  • 2篇吴山力
  • 2篇马岩
  • 2篇李晓梅
  • 2篇张玲
  • 1篇武广恒
  • 1篇李建伟
  • 1篇王守春
  • 1篇刘剑凯
  • 1篇孙国光
  • 1篇闫晓凯
  • 1篇韩智冲

传媒

  • 4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IL-12水平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动态观察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患者外周血IL-12水平,观察CHB患者对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的反应及免疫状态。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和α-干扰素组,采用ELISA方法及PCR方法检测各组IL-12和HBV-DNA含量,同时观察各组A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与干扰素组比较,IL-12水平明显增加(P<0.05),联合组血清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指标也均优于干扰素组,且治疗结束后仍维持较长时间。结论 IL-12参与CHB的发病机制,并可作为评估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抗病毒治疗的重要免疫指标。胸腺肽联合干扰素治疗CHB比单独使用干扰素疗效更好、更持久。
李俐马颖哲孙国光张桂荣
关键词:干扰素胸腺肽
pICln蛋白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
2007年
目的检测pICln蛋白在不同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制备抗pICln蛋白的合成肽血清,并用Western blot对E1等细胞pICln蛋白的表达及猪和大鼠肾脏细胞中pICln蛋白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E1等8种细胞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40000的位置出现免疫反应带。猪肾脏pICln主要分布在可溶性胞质中,大鼠肾脏pICln蛋白主要分布在不溶性的膜结构中。结论pICln蛋白在组织、细胞中普遍表达,为其实施某种功能作用奠定基础。
马颖哲李俐王丽华马岩韩智冲张蒙
关键词:合成肽
获取高特异性pICln抗体的抗原选择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选择 p ICln的合成肽作抗原制备高特异性的 p ICln抗体。方法 :利用固相合成技术 ,先合成 p ICln碳端氨基酸残基序列的 18肽 ,以此肽为抗原对兔进行 3次免疫 ,用 Western blot和 EL ISA检测血清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 :PVDF膜上只在分子量 4 0 0 0 0位置出现一条带 ;EL ISA检测血清在 6 4 0 0倍稀释时仍呈现明显的阳性反应。结论 :选择性的 p ICln合成肽作抗原得到了高特异性、高效价的血清抗体 ,为 p ICln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马颖哲李俐王守春马岩
关键词:蛋白质类合成肽抗原
各型冠心病血清hs-CRP的比较
2008年
张玲李俐杨成君张桂荣
关键词:冠心病CRP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乙肝患者血清IL-12、IL-18、及γ干扰素水平变化及病毒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李俐李晓林李晓梅魏征人
关键词:IL-12IL-18血清乙肝患者病毒含量Γ干扰素
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IL-18、IL-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和IL-12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及26例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18及IL-12水平。结果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的血浆IL-1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IL-18、IL-12参与了老年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发病机制,IL-18、IL-12在Th1/Th2细胞因子网络失衡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李俐杨成君陆艳娟武广恒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8
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
2007年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蛋白为抗原,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rhIL-12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鉴定,为肿瘤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工具。方法:以纯化的rhIL-12p70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用间接ELISA法筛选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及多次克隆化,培养制备杂交瘤细胞系,用clutathione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McAb的Ig亚类(型)腹水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建立了3株持续分泌rhIL-12p70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100条左右,证实为杂交瘤细胞,所分泌的抗体为2株IgG1亚类及1株IgG2a亚类,轻链属k型,小鼠腹水效价测定分别为1∶5.9×106、1∶2.9×107、1∶3.6×107,亲和力依次为EM5>EM6>EV9。结论:成功地制备了3株能稳定分泌抗rhIL-12p70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McAb特异性好,亲和力高。
李俐马颖哲张桂荣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pICln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2008年
目的:制备特异性的抗pICl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为pICln的纯化及检测等提供必要的工具。方法:以pICln的合成肽为免疫原,对BALB/c小鼠注射免疫,将免疫鼠脾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进行细胞融合,用显微镜下挑选单个克隆的克隆化方法克隆化,用间接ELISA检测法进行筛选。单抗的效价、亚型及特异性用ELISA、免疫双向扩散实验和Western blot等检测。结果:获得了稳定的分泌型杂交瘤细胞株大2B7和4A3,2B7培养上清液单抗效价为1∶64,属IgG1亚型,其腹水抗体效价及纯化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1.28×104、1∶6.4×103,Western blot及免疫耗竭实验呈现一条约40kD的特异性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呈现阳性反应。结论:本次制备的单抗具有特异性、高效价,可应用于pICln蛋白的纯化及检测等研究。
李晓梅李俐马颖哲郗艳丽张蒙
关键词:合成肽单克隆抗体WESTERNBLOT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快速染脱色方法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建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无毒性染色和快速脱色的方法。方法在染色和脱色时分别10%的三氯醋酸代替高浓度的醋酸,用乙醇替代有毒性的甲醛,同时用微波加热染色、脱色。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在不影响检测灵敏度的情况下,减少了有毒性有机溶剂使用,大大缩短分析所需时间,且降低实验成本。结论改良方法具有染色背景浅、省时、降低成本、安全低毒等优点,是一种便于推广的好方法。
李建伟李俐陆陪信李晓林张家颖
关键词:电泳聚丙烯酰胺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制备方法包封率的比较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超氧化物酶 ( SOD)脂质体最佳制备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 SOD脂质体防病、抗衰老的药理作用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冻融法、逆相蒸发法、钙融合法、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法 ,分别制备 SOD脂质体 ,并对 4种方法的包封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制备 SOD脂质体法包封率最大。结论 :逆相蒸发法与钙融合法联合法为最佳制备
李俐马颖哲闫晓凯张桂荣杨翰仪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包封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