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其云

作品数:43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肠癌
  • 12篇切除
  • 11篇肿瘤
  • 10篇切除术
  • 9篇胃癌
  • 8篇大肠
  • 8篇大肠癌
  • 7篇胰十二指肠
  • 7篇胰十二指肠切...
  • 7篇胰十二指肠切...
  • 7篇十二指肠
  • 7篇十二指肠切除
  • 7篇十二指肠切除...
  • 6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细胞
  • 5篇肠吻合
  • 4篇胆囊
  • 4篇胰肠吻合
  • 4篇手术

机构

  • 38篇江西省肿瘤医...
  • 6篇江西医学院第...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南昌大学
  • 3篇山西省肿瘤医...
  • 3篇青岛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江西省人民医...
  • 2篇兰州大学第一...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青海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3篇李其云
  • 13篇易波
  • 8篇胡继龙
  • 8篇吴亮高
  • 6篇黄凯
  • 6篇周怀龙
  • 6篇黎才海
  • 5篇饶华民
  • 5篇吴昆
  • 4篇王梦龙
  • 3篇彭淑牖
  • 3篇邹俊
  • 2篇吴向嵩
  • 2篇陈炜
  • 2篇党学义
  • 2篇孙杨安
  • 2篇武步强
  • 2篇何敏
  • 2篇刘建生
  • 2篇孙备

传媒

  • 10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祝您健康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时性直肠癌合并食管癌1例报告
2023年
随着肿瘤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逐步提升,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增加,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是指同一个体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又以出现的时间间隔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和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直肠癌合并食管癌很少见,本文就1例同时性直肠癌合并食管癌的病例进行报告,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邹俊吴伟博胡继龙吴昆李其云
关键词:双原发癌直肠癌食管癌
中国胆囊癌流行病学特征与诊治及预后分析(附6 159例报告)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讨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与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单病种回顾性登记队列研究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理念,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胆囊癌研究小组(CRGGC)建立的中国胆囊癌多中心回顾性临床资料数据库中42家医院收治的6159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病例来源情况。(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3)诊断情况。(4)外科治疗与预后情况。(5)综合治疗与预后情况。随访数据由CRGGC对各协作中心的临床随访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治疗患者手术之日或未手术患者确诊之日起,至结局事件发生或随访截至时间的总体生存时间。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强迫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将P<0.1的因素引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后退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病例来源情况:42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35家,三级乙等医院7家;胆囊癌收治高流量医院16家,非高流量医院26家。42家医院地域分布:中部地区9家,东北地区5家,东部地区22家,西部地区6家。6159例患者地域分布:2154例(34.973%)来自中部地区,705例(11.447%)来自东北地区,1969例(31.969%)来自东部地区,1331例(21.611%)来自西部地区。6159例患者总体院均诊断与治疗数为(18.3±4.5)例/年;其中4974例(80.760%)来源于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38.8±8.9)例/年;1185例(19.240%)来源于非高流量医院,院均诊断与治疗患者数为(5.7±1.9)例/年。(2)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6159例患者确诊年龄为64(56,71)岁;其中男性2247例(36.483
孙旭恒王一钧张薇耿亚军李永盛任泰李茂岚王许安吴向嵩吴文广陈炜陈涛何敏王辉杨林华邹路蒲鹏杨明杰刘照南陶雯琦冯佳毅贾子衡郑志元钟丽静钱源滢董平王雪峰顾钧刘连新钱叶本顾剑峰柳咏崔云甫孙备李兵邵成浩姜小清马强郑进方刘昌军曹宏陈晓亮李其云王琳王昆华张磊郑林辉朱春富蔡鸿宇曹景玉朱海宏刘军党学义刘建生张学利徐军明费哲为杨晓平杨佳华张再洋王旭林
关键词:胆道肿瘤术前诊断外科治疗流行病学预后
胃癌病人胃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运用端粒酶半定量检测方法对病人的胃液进行检测,比较原发性胃癌、胃癌癌前病变和对照组病人胃液中端粒酶活性及胃癌病人术前术后胃液端粒酶活性,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为胃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检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22例胃癌病人、14例癌前病变病人、15例对照组病人和18例胃癌术后病人胃液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端粒酶活性(OD值)平均值为:胃癌组(0.755±0.107)>癌前病变组(0.464±0.078)>对照组(0.265±0.073),且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术前组(0.758±0.107)>术后组(0.425±0.08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端粒酶的活化是胃癌癌变过程的一个早期事件,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术后检测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检测的指标。
虞黎明王梦龙李其云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胃液
RNA干扰技术对大肠癌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观察RNA干扰对大肠癌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gene)的抑制效应。方法大肠癌细胞株HT-29分为Control组、N—hTERT组、Lipofectamine组和sihTERT组;将靶向于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转染大肠癌细胞;分别检测大肠癌细胞转染前后的端粒酶活性,hTERT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sihTERT转染大肠癌细胞效率为60%;sihTERT组的端粒酶活性值、hTERTmRNA表达、hTERT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3±0.14、0.47±0.08、0.37±0.07、49.5%,sihTERT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靶向于hTERT的siRNA能特异性沉默大肠癌细胞hTERT基因,下调hTERT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从而促进大肠癌细胞凋亡。
袁超君李其云易波黎才海吴亮高
关键词:大肠癌端粒酶逆转录酶RNA干扰
2010—2017年中国胆囊癌诊治流程与预后分析(附7874例报告)
2024年
目的 回顾总结并探讨2010—2017年间中国人群胆囊癌的诊断、治疗流程与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全国49家医院共计7874例胆囊癌病人的临床诊疗资料。观察指标包括确诊年份、首诊年龄、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性别、B超检查情况、CT检查情况、MRI检查情况、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检查情况、确诊方式、诊断时机、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是否达根治标准、TNM分期及是否接受辅助治疗等,结局指标包括死亡日期,根本死因,失访日期,失访原因。计量资料通过Kolmogorov-Smirnov test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以中位数(第一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占总体百分比)来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后退Logistics回归分析。总体生存情况采用寿命表法进行计算,生存数据以中位生存期(95%CI)来描述,固定时间点处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Z检验,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胆囊癌确诊病例数随年份持续增长,确诊病人女性多于男性,中位确诊年龄为64(56,71)岁。随时间推移,增强CT、增强MRI、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比例不断上升,增强CT、增强MRI、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出率也在不断提升。首诊年龄、性别、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年均胆囊癌诊断例数、B超检查、平扫及增强CT检查、增强MRI检查、MRCP检查、肿瘤标记物CEA、CA19-9、CA125检查对于胆囊癌早期诊断有着显著作用,其中确诊医院行政区划、确诊医院等级划分、确诊医院
王一钧孙旭恒冯佳毅任泰贾子衡李霖李雪川刘珂刘立果刘照南蒲鹏陶雯琦颜伟康央茂杨明杰郑志元邹路陈涛陈炜耿亚军何敏李永盛王辉吴文广杨林华张军峰吴向嵩顾钧巴桑白俊超蔡鸿宇曹宏曹景玉陈晓亮崔云甫戴朝六党学义段绍斌冯健顾剑峰韩玮郝继辉何松青张斌胡小强姜小清金慧涵李兵李桂臣李国松李明章李其云李志臻刘昌军刘超刘付宝刘建生刘景丰刘军刘连新吕文才聂高华杞映华钱叶本邵成浩孙备王传磊王槐志王军华王雷王琳王琦王益
关键词:胆囊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外科治疗预后
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的安全性及对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33例。EEN组术中放置空肠造口管,术后24h以内管喂肠内营养液肠内高营养多聚合剂(能全力),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的标准PN,总热量为125kJ/(kg·d)。术前1d、术后第1、10天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免疫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术后第10天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以及白细胞介素(IL)-2水平EEN组较PN组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M、IgA、IgG水平均下降,术后第10天EEN组IgA水平明显高于PN组(P〈0.05)。EEN组较P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早、住院时间短。结论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可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早期恢复,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黄凯郭晓波李其云杨小文程伟华黎才海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免疫功能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1)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53例胃癌患者,20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sICAM-1水平,并观察胃癌根治术前后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541.5ng/ml,明显高于胃癌前期病变患者(306.8ng/ml)及正常人(294.3ng/ml)(P<0.01);Ⅰ期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低于Ⅲ期与Ⅳ期患者(P<0.01或P<0.05),Ⅲ期与Ⅳ期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462.8ng/ml)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而胃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556. 0ng/ml)又高于淋巴结未转移患者;根治术后患者血清sICAM-1为384.0ng/ml,比术前(500.0ng/ml)明显降低(P<0.01)。结论 血清sICAM-1与胃癌侵袭转移有关,测定血清sICAM-1对胃癌术前判断病情、估计预后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临床价值。
李其云彭淑牖周晓林
关键词:胃肿瘤细胞间粘附分子1肿瘤转移
低分子肝素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氧化应激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拟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Ⅰ组,n=45)和对照组(Ⅱ组,n=45),Ⅰ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至术后5 d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00u/kg,1次/d),Ⅱ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第1 d(T2)、术后第3 d(T3)及术后第5 d (T4)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水平,血肌酐(Creatinine,Cr)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同时在相同时间点留取尿标本测定微量白蛋白(Albumin,Alb)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beta-D-amino glycosidase enzymes,NAG)含量。结果2组患者的MDA、AR、SOD及CAT在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MDA和AR从T0到T4先升高后降低,都在T2达到峰值,2组SOD及CAT从T0到T4先降低后升高,都在T2达到波谷;2组患者的MDA、AR、SOD及CAT在T1~T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MDA和AR在T1、T2、T3显著低于Ⅱ组(P<0.05),SOD和CAT在T1、T2、T3显著高于Ⅱ组(P<0.05);2组患者的血浆Cr和 BUN 在不同时间点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的尿Alb/Cr分别在T1、T2显著高于T0(P<0.05),Ⅰ组的尿Alb/Cr在T1显著低于Ⅱ组(P<0.05);2组的尿NAG/Cr在T1、T2、T3显著高于T0(P<0.05),但Ⅱ组在T4仍然高于T0(P<0.05),T1~T4时Ⅰ组的尿NAG/Cr显著低于Ⅱ组(P<0.05);2组患者的MDA和AR在T1、T2与Alb/Cr和NAG/Cr分别呈正相关(P<0.05),SOD和CAT在T1、T2与尿Alb/Cr和NAG/Cr分别呈负相关(P<0.05)。结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氧化应激反应与围
唐人熊剑勇刘丹李其云易波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胃癌根治术氧化应激肾功能
直肠癌阑尾转移并结肠自发性穿孔1例
2005年
李其云舒味冰黄凯
关键词:直肠癌阑尾转移结肠自发性穿孔腹胀胃肠型
动脉瘤——叫瘤不是瘤,却比瘤危险
2024年
66岁马阿姨经常出现头痛、头晕症状,最近体检时发现大脑里长出一个肿瘤.可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马阿姨一直未规范诊治.近一周她头晕的症状加重,在家人的坚持下,来到医院就诊.
李其云
关键词:动脉瘤头晕症状医院就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