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烷在单肺通气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肺癌根除手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单肺通气60分钟时、双肺通气30min时的TNF-α、IL-8含量较插管时刻升高,研究组患者在双肺通气30min时TNF-α、IL-8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结论七氟烷对单肺通气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TNF-α、IL-8含量来实现的。
- 李勇
- 关键词:单肺通气七氟烷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入选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不同时刻(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气管导管拔除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改变情况。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和芬太尼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时、切皮时、探查时、气管导管拔除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和芬太尼在麻醉过程中的用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毕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用药量小,值得借鉴。
- 李勇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宫颈癌根治术
- 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析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疑似高钾血症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验,以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心电图异常与血清钾浓度的相关性,并对高钾血症和非高钾血症患者心电图病因诊断符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准确率为86%、特异度为85%、敏感度为86%、阳性预测值为91%、阴性预测值为78%,而且血清钾浓度与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对高钾血症与非高钾血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心电图诊断发现,尿毒症、糖尿病、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符合率高于非高钾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其血清钾浓度越高,心电图的异常情况越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建议推广应用。
- 李勇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高钾血症
- 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行全麻患者采用地佐辛治疗,观察其预防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2012-08间择期行全麻手术的80例患者应用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躁动评分为0分(即无躁动)29例,评分为3分(即重度躁动)2例,而对照组0分3例,3分11例,2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耗时、麻醉时间、拔管时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有效预防全麻患者躁动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 李勇
- 关键词:地佐辛全麻苏醒期躁动
- 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司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QTc离散度(QTcd)、心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肌钙蛋白T(hs-TnT)及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动态心电图相关指标,降低心肌标志物水平。
- 李勇吉苗苗
- 关键词:艾司洛尔胺碘酮心律失常心电图
- 七氟醚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七氟醚实施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加给异氟醚诱导麻醉;试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麻醉的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心率、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苏醒时间、首次睁眼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方面比较,试验组具有显著的优势(P<0.05)。术中两组均无严重麻醉不良症状发生。结论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结合七氟醚麻醉,麻醉诱导质量较优,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效果安全可靠。
- 李勇
- 关键词: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操作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入选的手术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相同麻醉前给药,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诱导,并恒速给予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给予7%七氟醚诱导,而后吸入3%~5%七氟醚。观察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的10min停止吸入,并给予芬太尼(剂量为2μg/kg)静注。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情况。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速度情况,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和插管时间。记录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监护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应用小儿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术后苏醒快,应用安全,值得借鉴。
- 李勇
- 关键词:七氟醚复合麻醉小儿手术
- 高频超声对三种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三种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评价。方法:选取在2019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和Warthin’s瘤患者,对3种肿瘤的超声表现特征进行观察比较,探讨超声特征对3种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3种肿瘤的直径、位置、均匀性、形态规则、血流信号分型和后方回声增强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相比较基底细胞腺瘤,Warthin’s瘤左侧占比明显更高,基底细胞腺瘤左侧占比低于Warthin’s瘤;多形性腺瘤后方回声增强,形态规则,血流信号Ⅱ~Ⅲ比重低于基底细胞腺瘤和Warthin’s瘤;基底细胞腺瘤均匀性高于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s瘤,差异明显(P<0.05)。超声诊断多形性腺瘤、Warthin’s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的准确率分别为79.17%、80.88%和75.67%。结论:在多形性腺瘤、Warthin’s瘤和基底细胞腺瘤的诊断中应用高频超声不但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可以对患者的肿瘤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 李延会杨梦婵李勇
-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超声诊断
-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对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无痛人流术中应用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不同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3月间来该院行人流术的2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非麻情况下,行常规人流术;依托咪酯组:依托咪酯+芬太尼;异丙酚组:异丙酚+芬太尼。对比以上3组的人流术的效果。结果依托咪酯组以及异丙酚组其镇痛效果(94.3%)极为明显,优于常规组(0.0%),且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及诱导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依托咪酯组发生恶心呕吐率(40.0%)较对照组(10.0%)和异丙酚(24.3%)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异丙酚组发生注射痛现象(70.0%)较多与对照组(0.0%)和依托咪酯组(27.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组在意识消失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与异丙酚联合芬太尼进行无痛人流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微。
- 李勇
- 关键词:人流术异丙酚依托咪酯
- 不同的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入的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293例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8.87%;287例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4例,感染率1.39%。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26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1株,硬膜外阻滞组4例感染患者分离出菌株32株。结论术前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低于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李勇
-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