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君文

作品数:27 被引量:30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1篇盆地
  • 9篇鄂尔多斯盆地
  • 8篇地层
  • 8篇层序
  • 6篇松辽盆地
  • 6篇层序地层
  • 5篇高分辨率
  • 5篇高分辨率层序
  • 4篇微相
  • 4篇高分辨率层序...
  • 4篇北部
  • 4篇沉积微相
  • 4篇储层
  • 3篇地层学
  • 3篇延长组
  • 3篇油层
  • 3篇油气
  • 3篇石千峰组
  • 3篇四川盆地
  • 3篇松辽盆地北部

机构

  • 2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作者

  • 27篇李君文
  • 15篇陈洪德
  • 10篇田景春
  • 6篇侯中健
  • 4篇林良彪
  • 3篇陈安清
  • 3篇刘文均
  • 2篇杨庆杰
  • 2篇侯明才
  • 2篇张庆石
  • 2篇魏钦廉
  • 2篇肖玲
  • 2篇王峰
  • 2篇张翔
  • 2篇徐胜林
  • 2篇李军辉
  • 1篇陈其河
  • 1篇张革
  • 1篇罗进雄
  • 1篇刘娟

传媒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地球科学前沿...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新疆地质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被引量:7
2007年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期陆相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基准面旋回层序级次的划分为依据,将石千峰组划分为1个超长期、5个长期、14个中期和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且存在向上“变深”非对称型(A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B型)和对称型(C型)等形式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详细分析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和叠加样式;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地层格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
李君文陈洪德田景春
关键词:石千峰组高分辨率地层格架
汝箕沟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汝箕沟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具有三套岩性组合。在古气候及构造运动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河流、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其中,河流相中发育堤泛亚相和河道亚相,在三角洲相中仅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湖泊相中以浅湖亚相为特征。利用微量元素对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套沉积是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的;应用电化学法测得该套地层是在氧化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张翔田景春侯明才侯中健李君文聂永生
关键词:上二叠统盆地湖泊沉积河流相三角洲相
沉积有机相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被引量:16
2004年
沉积有机相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油气勘探的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介绍了沉积有机相的概念、划分方案 ,及其在油气勘探、盆地分析和层序地层学中的应用 ,指出了沉积有机相与层序地层分析相结合对油气资源评价和预测烃源岩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李君文陈洪德田景春侯中健
关键词:沉积有机相油气勘探层序地层学烃源岩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被引量:21
2006年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耿湾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主要由灰色、浅灰色中细砂岩、细砂岩与泥岩互层组成.在岩心、测井、单井相及测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特征及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点.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远砂坝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有利储集砂体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长63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之间交汇作用不强;长62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多交叉汇合成网状;长61期不同级次的水下分流河道交叉叠合连片更加明显,砂体厚度大、分布广,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主力产层.
李君文田景春陈洪德肖玲
关键词:沉积微相长6油层组延长组
准噶尔盆地玛湖坳陷侏罗系储层被引量:4
2004年
通过对玛湖坳陷侏罗系储层特征的研究 ,表明该区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河流相砂体。孔隙以溶蚀孔隙、原生粒间孔隙和残余粒间孔隙为主。储集物性变化大 ,属中 -低孔、中 -低渗储层。储集性主要受成岩压实和塑性岩屑影响。最后 ,结合该地区评价标准 ,将层序D和B划分为较好储层 。
李君文陈洪德魏钦廉
关键词:侏罗系储层孔隙
塔巴庙区块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研究
对于以岩性圈闭、岩性—构造复合圈闭为主的气藏,开展沉积体系的研究是进行储层评价和预测的基础,和鄂尔多斯岔地其它地区一样,塔巴庙区块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气层的富集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因此,区内目的层段的沉积体系特征、...
李君文
文献传递
基准面旋回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2段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为一套砂岩、泥岩及薄煤层互层组合,储层非均质性强,明显受地层基准面旋回升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比值的影响。通过对山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根据短期基准面升、降旋回过程与储集物性关系的分析,分别建立了物性向上变差、物性向上变差复变好、物性变化不大等3种储层非均质模式;利用砂岩密度、砂体钻遇率和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参数描述了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变化。结果表明,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的早期、中期形成的中期旋回层序储层非均质性弱,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晚期到下降期储层非均质性强。
李君文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山西组鄂尔多斯盆地
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扶余油层源下致密油富集模式及主控因素
2024年
基于地球化学、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扶余油层地质特征、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等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①泉头组上覆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优质烃源岩,环凹鼻状构造发育,沉积砂体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整体致密;②优质烃源岩、储层、断裂、超压和构造等多要素配置联合控制扶余油层致密油富集。源储匹配关系控制致密油分布格局;源储压差为致密油富集提供充注动力;断砂输导体系决定油气运移和富集;正向构造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场所,断垒带是向斜区致密油勘探重点突破区带;③基于源储关系、输导方式、富集动力等要素建立扶余油层致密油3种富集模式,一是源储对接油气垂向或侧向直排式:“源储紧邻、超压驱动、油气垂向倒灌或源储侧向对接运聚”;二是源储分离断裂输导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油气通过断层向下运移到砂体富集”;三是源储分离断砂匹配式:“源储分离、超压驱动、断裂输导、砂体调整、油气下排后通过砂体侧向运移富集”;④油源条件、充注动力、断裂分布、砂体以及储层物性等方面的差异性造成扶余油层致密油的差异富集,齐家—古龙凹陷扶余油层具有较好富集条件,勘探程度低,是未来致密油探索重要新区带。
王小军王小军李军辉白雪峰王贵文李军辉金之钧王贵文杨庆杰李杰郑强蔡俣
关键词: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扶余油层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格架内生储盖分布被引量:14
2011年
在层序格架内讨论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储集层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配置关系,结合盆地现有的油气勘探成果,建立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生储盖组合图解。研究表明,二级层序格架内盆地发育2套区域性烃源岩和3套区域性储集层:SS5和SS6海侵期,以发育富有机质暗色碳酸盐岩和泥岩为特征,克拉通台内坳陷和深水陆棚的烃源岩在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形成生烃中心;SS4海侵体系域储集层主要是一套与古隆起相关的岩溶储集层,SS5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SS6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礁滩相带。四川盆地泥盆系—中三叠统发育综合型、高位型、海侵型3种生储盖组合;区域性烃源岩发育于二级层序海侵期;区域性储集层发育于二级层序高位期;区域性盖层分布与烃源岩展布特征具有一致性。
徐胜林陈洪德陈安清林良彪李君文杨俊斌高山
关键词:层序生储盖组合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期-下石盒子期盆地演化与天然气富集规律被引量:15
2005年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中天然气聚集与地质作用的研究认为,山西期-下石盒子期之所以成为鄂尔多斯上古生界主要产气层位,其地质因素与这一时期陆内盆地的扩张演化及其相应的沉积作用有关。这种关系表现在盆地处于下降时期,河流的垂向侵蚀作用大于侧向侵蚀,有充足的物源、有较大的可容空间,盆地的充填作用大于盆地扩张作用,易于形成良好的储层;而在超长周期层序的晚期,基准面旋回由上升向下降转化,也形成良好的储集砂体。
林雄徐小蓉侯中健田景春陈洪德李君文刘文均
关键词:盆地演化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天然气聚集鄂尔多斯盆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