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刚
- 作品数:172 被引量:390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玉梨魂》:爱情悲剧和人生哲理的诗化表现被引量:11
- 2010年
- 徐枕亚(1889—1937)的《玉梨魂》是民初言情小说的重要代表作,被誉为"言情小说之祖"。1912年,徐枕亚在《民权报》任新闻编辑期间,创作了小说《玉梨魂》,小说先在该报副刊连载,继而又出单行本。
- 李宗刚
- 关键词:《玉梨魂》人生哲理爱情悲剧言情小说诗化单行本
- 父权缺失与孔乙己的人生悲剧被引量:2
- 2013年
- 在鲁迅塑造的诸多知识分子形象中,小说《孔乙己》里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一直是学人关注和阐释的重要对象,由此使得孔乙己的文化内涵有了极大的“增殖”。如人们从孔乙己的悲剧命运中,发掘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戕害,隐含了对科举制度的否定。但是,这些解读往往局限于宏大主题上,而没有从孔乙己具体的生存境遇中加以阐释。
- 李宗刚
- 关键词:《孔乙己》人生悲剧知识分子形象父权悲剧命运
- 精神导师与五四文学的发生被引量:18
- 2015年
- 父亲的死亡,无疑使得中国既有的代际文化的传承方式受到了严重破坏,那些"没有父亲的孩子"由此变成了"没人管教的孩子"。但是,随着新式教育的崛起,那些进入新式学堂或者留学国外的学生,在失却了"父"的精神导引之后又找寻到了心仪已久的精神导师。这些精神导师取代了其"父"的职能,在他们的精神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像鲁迅景仰的藤野先生、胡适认同的杜威教授,都是如此。具体来说,这些精神导师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哲学观念,并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这促成了他们作为五四文学创建主体的确立。他们据此创作出来的文学,必然是体现着现代思想与艺术形式的新文学作品。精神导师的这种作用,不仅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过程中带有普遍性,而且在整个20世纪乃至21世纪,均具有某种普遍性。
- 李宗刚
- 关键词:五四文学
- 民国教育体制下的鲁迅兼课及新文学传承被引量:7
- 2017年
- 鲁迅进入学校兼课,固然与学校开设了一些新的课程却师资匮乏有关,也与鲁迅在中国小说史方面具有相当的造诣有关,但更与民国教育体制有关。鲁迅到大学兼课,主讲中国小说史,积极编写具有现代科学体系的教材,重点在于改写大学小说史教育的既有版图。鲁迅到大学兼课看重的是对新文学发展的直接参与和以此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鲁迅在大学讲课时,注重的是对学生人格的熏染和提升,由此为新文学培育了传承者。鲁迅在离开教育部之后,并没有进入大学体制内担任专业教师,则与民国政治生态的改变、文化启蒙的诉求无法有效对接、租界相对安全的生存空间和报刊出版业为杂文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等因素有关。
- 李宗刚
- 关键词:兼课新文学《中国小说史略》
- 中国现当代作家的“非交往”式代际传承——以沈从文与汪曾祺为例
- 2023年
- 在现当代文学史叙述中,代际传承是一个常见却又极为重要的问题。从沈从文到汪曾祺的代际传承,很有研究价值。传统观点以为汪曾祺是在进入西南联大后才受到沈从文的影响,然而在进入西南联大之前,他就已经开始阅读沈从文的作品。二人相似的地域文化性格、新文学教育背景以及精神世界,使汪曾祺在反复阅读《沈从文小说选》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沈从文的文学接受与心理认同。在沈从文的影响下,汪曾祺做出了“从文”的人生决定,并将西南联大作为实现自己文学理想的肇端,与沈从文结下师生之缘,由此接续现代文学的代际传承。同时,汪曾祺并没有止步于认同或模仿,而是由此出发建构了自我独立的文学世界。与传统不同,现当代文学的作家代际传承更多地是以文学交往、文学教育、文学出版等多元、平等、互动的方式实现。
- 李宗刚李冬旭
- 关键词:汪曾祺代际传承文学传播
- 莫言的文学教育与文学创作关系新探被引量:1
- 2018年
- 从文学教育的角度对莫言成长为作家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对我们从宏观维度认识文学教育的内在规律,更好地引领文学教育的展开,具有不可小觑的意义。遗憾的是,学界对莫言所接受的文学教育没有展开必要的探寻,笔者曾经断言:'莫言出生于1950年代,这便天然地限定了他的文学教育无法通过正常的体制内的渠道得到实现。其实,莫言即便继续接受教育,完成所谓的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也不见得就会成长为一个作家莫言。
- 李宗刚
- 关键词:主体性文学创作
- 在栏目的整合与提升中彰显学报的特色
- 2019年
- 《泰山学院学报》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特色非常鲜明的风格,这在学报同质化和雷同化特别严重的情形下显得极为可贵。具体来说,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泰山文化研究成为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线。该栏目已经创办20多年了,历届设计者始终高度重视这个栏目,可谓一张蓝图画到底,这种瞄准目标始终不放松的精神本身就是泰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李宗刚
- 关键词:泰山文化雷同化同质化
- 孙犁与莫言:从认同走向疏离被引量:3
- 2019年
- 当还是文学新人的莫言走上创作之路时,他的小说便得到了孙犁的赏识。孙犁对莫言的认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莫言对社会"小人物"生存状态的边缘书写,促成了孙犁对异质文学的认同;莫言对农村题材的诗意书写,拨动了孙犁蛰伏已久的情感之弦;莫言对文学阴柔之美的追求,激活了孙犁既有的阴柔之美的审美趣味。孙犁后来很少论及莫言的文学创作;同样,莫言对孙犁也鲜有评说。莫言对孙犁的认同,主要基于其"大儒"和"大隐"等影像。随着莫言文学主体性的确立,他开始建构起了"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王国。20世纪中国文学的代际更替,或可以说也就在这种历史嬗变中悄然展开。
- 李宗刚
- 关键词:民间音乐
- 文学史对历史转捩点书写的纠结与突围被引量:2
- 2011年
- "现代中国文学"是朱德发教授10余年前提出的一个学科命名,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积淀,目前,由他主持的山东师范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标志项目"现代中国文学通鉴"已进入收尾阶段。结合"通鉴"的设计构想,几位学者联系自己的文学史观念,从不同的视角对有关理论问题作了阐发论证,这些讨论无疑有助于当下文学史研究的丰富深化。
- 李宗刚
- 关键词:文学史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突围大陆文学
- 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
- 在五四文学的发生论研究中,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五四文学的创建主体近距离的自我言说到后人远距离的审视,可谓是众说纷纭。这些论说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找寻五四文学发生的源头,并把五四文学的发生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 李宗刚
- 关键词:新式教育五四文学文化心理结构文学史文学评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