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崇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9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染色体
  • 3篇染色
  • 3篇染色体组
  • 3篇染色体组型
  • 3篇笼养
  • 3篇核型
  • 2篇新亚种
  • 2篇亚种
  • 2篇染色体组成
  • 2篇核型研究
  • 1篇动物标本
  • 1篇易位
  • 1篇昭觉林蛙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种
  • 1篇收藏
  • 1篇鸟类
  • 1篇啮齿
  • 1篇啮齿目
  • 1篇雀形目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3篇李崇云
  • 12篇王应祥
  • 5篇王蕊芳
  • 4篇冯庆
  • 2篇陈志平
  • 1篇李树深
  • 1篇崔桂华
  • 1篇王云珍
  • 1篇刘瑞清

传媒

  • 9篇Zoolog...
  • 2篇兽类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3
  • 2篇1982
  • 2篇1981
  • 1篇198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标本的收藏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丰富,蕴藏着许多珍稀种和特有种,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种数占世界动物种数的10%以上;被IUCN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名列第八)。有哺乳类587种,列世界首位;鸟类1245种,...
崔桂华李崇云王云珍
关键词:动物标本收藏标本来源
间蜂猴出生的季节性和性比
<正>间蜂猴属于小型的夜行性原猴类,体重不超过600克.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云南省东南缘与越南交界的狭窄范围内,数量较为稀少,为国家Ⅰ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十分珍贵的灵长类动物.对这个种的生物学报道非常稀少.中国科学院昆...
冯庆王应祥李崇云
文献传递
四种无尾两栖类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9
1981年
本文报道了四种无尾两栖类——Rana pleuraden Boulenger,R.cates-beiana(Shaw),R.japonica chaochiaoensis Liu和Hyla annectans (Jerdon)的染色体组型。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用骨髓及肠管作实验材料。蛙属(Rana)的三个种,2n=26,由5对大型染色体、8对小型染色体组成,都是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而无端部或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他们共有一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即第三对染色体。以上两点表明其染色体演化上的同源性。但是,三者之间亦有明显的差异。滇蛙的次缢痕仅出现在第十对染色体的长臂上,而牛蛙,除此之外,在第七、八两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有之;而昭觉林蛙则有三个以上的次缢痕,而且长臂次缢痕不在第十对,而在第七、第八对染色体上,且有三对随体,第十对染色体的次缢痕是在短臂上。 华西雨蛙的2n=24,亦可分成二群:5对大型染色体为一群,7对小型染色体为另一群,次缢痕出现在第九对染色体的长臂上。
李树深王应祥李崇云王蕊芳刘光佐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次缢痕昭觉林蛙蛙属染色体组成
笼养条件下间蜂猴(Nycticebus intermedius)的母婴关系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是1990年2—3月在笼养条件下出生的5胎10/只(9(?),1♀)间蜂猴与其母猴之间的行为观察结果:(1)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20周,幼猴15—16周断奶,断奶1—2周后又与母猴联系1—2周,主要是相互之间梳理和玩耍;(2)间蜂猴的母婴关系和高等灵长类相比,母猴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护仔力;(3)间蜂猴幼仔单独活动时间较早,出生12小时,母猴就将其放在树枝上而自己去活动;(4)母婴之间没有很强的识别力,只要幼仔主动爬向母猴,该母猴都会喂奶,但不帮其梳理;(5)幼猴与母猴的接触方式主要是以腹部相贴为主,转移方式均为幼猴抓住母猴的腹部皮肤和毛随母猴转移。
冯庆王应祥李崇云
关键词:笼养
七种雀形目鸟类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1982年
鸟类的核型由于制作上的困难和核型中含有大量的微小染色体,在脊椎动物中是研究得最少的一个类群。迄今,已记载过核型的不到500种,尚不及世界鸟类总数的5%,其中大多数是观尝鸟类或家禽。在我国,除家鸡和家鸭外,均未见有报道。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一般具有种的特性。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分类、遗传、进化和系统发育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报道七种野生雀形目鸟类的染色体组型。
王应祥李树深李崇云刘先佐王蕊芳
关键词:染色体组型微小染色体系统发育雀形目鸟类染色体核型脊椎动物
鼩蝟(Neotetracus sinensis Trouessart)一新亚种被引量:3
1982年
在整理云南高黎贡山兽类考察报告中,查阅了国内收藏的采自四川西部和云南各地的鼩蝟标本。经对比研究,判定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的鼩蝟为新亚种,现描述如下: 滇西鼦蝟Neotetracus sinensis hypolineatus,新亚种 正模采号76310,♀(成),1976年12月6日采自云南腾冲大塘(冷水河),海拔2,100米。 副模采号76334,♂(成),1976年12月12日采获,采集地与正模相同;采号640136;♀(成),1964年11月7日采自云南景东磨刀河,海拔2,100米。
王应祥李崇云
关键词:新亚种
猪尾鼠的分类、分布与分化被引量:14
1996年
本文对猪尾鼠(Typhlompscinereus)的亚种分化、分布和亚种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研究。它被划分为5个亚种.其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上游一带的猪尾鼠为一新亚种(大娄山亚种,T.c.daloushanensis),以脑颅较隆突、眶间较窄、鼻骨后缘止于颌额缝之前为其特征;广西珠江以南的猪尾鼠为另一新亚种(广西亚种,T.c.guangxiensis),以腹面污黄色,脑颅高隆而宽阔为其特征。通过对22个可数性状和测量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亚种可分为两组,其中,越南北部的沙巴亚种和广西南部的广西亚种为一组,性状相对特化;长江流域的大娄山亚种、云南的景东亚种和华东地区的指名亚种为另一组,性状相对原始。后一亚种组小,大娄山亚种和景东亚种有较多的相似性,关系比较密切,指名亚种保有较多的原始特征。猪尾鼠起源于更新世早期,起源地可能是华南大陆。现今的猪尾鼠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分布几乎是连续的,向北可分布到秦岭南坡和甘肃南部,向酉到滇中哀牢山。江河的阻隔和地带性环境气候的差异和变化可能是导致猪尾鼠亚种分化的主要原因。
王应祥李崇云陈志平
关键词:新亚种分化
全文增补中
笼养间蜂猴的繁殖被引量:4
1993年
1989年至今,对15只(10,5)成年间蜂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殖进行观察,结果为:1.间蜂猴的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2.发情周期为49.67d(SD=1.25),在此期间,雌性外生殖器红肿、变大;雄性阴囊胀大;3.交配以背腹相贴为主;4.怀孕期为188d;5.哺乳期为108d(SD=4.12);6.均为一胎二仔。
冯庆王应祥李崇云
关键词:交配繁殖猴科
笼养间蜂猴的生长发育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报道了笼养条件下出生的20胎41仔(26♂♂,15♀♀)间蜂猴的生长发育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体重、体长、前肢长、后肢长、耳长和尾长的生长方程及头骨的瞬时增长率,表明间蜂猴属快速生长的早熟类群。(2)幼猴到成猴毛色有一个由浅变深的过程,面部皮肤(包括耳、鼻、眼圈)及手足皮肤从幼猴到成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幼猴为浅粉红色,成猴为黑色。(3)初生幼仔门齿、犬齿、第1前臼齿已破龈萌发,15日龄左右乳齿长齐;170—200日龄恒齿长全。(4)600—720日龄性成熟。
冯庆王应祥李崇云
关键词:发育
中国胭脂鱼的核型研究被引量:11
1983年
胭脂鱼科(Catostomidae)的绝大多数现存种类分布在北美,约有14属、80种。中国胭脂鱼是该科鱼类分布在我国的唯一现生种。北美胭脂鱼核型曾有报道,其染色体数目是100左右,可是,被某些学者认为是胭脂鱼科发生地的亚洲的一种中国胭脂鱼的核型却未有报道。故此,我们作了它的核型研究 本研究所用的材料是活体鱼的肾脏,实验鱼是四川省水产研究所(宜宾)提供的,(2♀♀,(?)(?)),染色体玻片标本的制作按我们实验室常规方法—空气干燥法进行。
李树深王蕊芳刘光佐王应祥李崇云
关键词:玻片标本核型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