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保

作品数:334 被引量:1,388H指数:16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65篇专利
  • 53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0篇化学工程
  • 5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7篇理学
  • 26篇电气工程
  • 9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电子电信
  • 7篇建筑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冶金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6篇陶瓷
  • 44篇纳米
  • 43篇电池
  • 39篇太阳能电池
  • 38篇敏化
  • 37篇氮化
  • 36篇碳化硅
  • 36篇染料敏化
  • 36篇染料敏化太阳...
  • 36篇敏化太阳能电...
  • 31篇氮化硅
  • 30篇多孔
  • 27篇多孔陶瓷
  • 24篇晶须
  • 21篇复合材料
  • 21篇复合材
  • 19篇增韧
  • 18篇硅粉
  • 17篇氮化硅陶瓷
  • 14篇电化学

机构

  • 258篇清华大学
  • 104篇海南大学
  • 34篇天津师范大学
  • 8篇教育部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物理与电子信...
  • 2篇福州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茨城大学
  • 2篇航天材料及工...
  • 2篇萍乡高等专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篇萍乡学院

作者

  • 333篇李建保
  • 63篇黄勇
  • 49篇邓湘云
  • 41篇林红
  • 39篇林红
  • 34篇杨晓战
  • 26篇谢志鹏
  • 20篇陈拥军
  • 19篇翟华嶂
  • 18篇骆丽杰
  • 16篇李鑫
  • 15篇林仕伟
  • 14篇张淑霞
  • 14篇王宁
  • 12篇王厚亮
  • 11篇何明生
  • 11篇张波
  • 11篇庄东填
  • 11篇梁龙
  • 10篇汪长安

传媒

  • 22篇硅酸盐学报
  • 16篇硅酸盐通报
  • 16篇稀有金属材料...
  • 15篇材料导报
  • 12篇材料工程
  • 10篇陶瓷学报
  • 10篇人工晶体学报
  • 7篇高技术通讯
  • 6篇世界科技研究...
  • 6篇无机材料学报
  • 6篇新材料产业
  • 6篇第十三届全国...
  • 5篇中国陶瓷
  • 5篇应用基础与工...
  • 4篇中国硅酸盐学...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绝缘材料
  • 3篇海南大学学报...
  • 3篇现代技术陶瓷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17篇2012
  • 24篇2011
  • 28篇2010
  • 22篇2009
  • 19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16篇2004
3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口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与预测被引量:4
2011年
计算和分析了海口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及赤字状况,并对2010—2012、2038年的生态足迹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8年,海口生态足迹增长96.72%,年均增长10.75%,生态容量维持在7.4×105~7.9×105 hm2之间;人均生态足迹由0.245 1 hm2增长至0.396 3 hm2,人均生态容量由0.492 3 hm2下降至0.424 8 hm2;生态盈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9年转为生态赤字.可见,海口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遏制生态足迹过快增长,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王军张勇王赛李建保傅国华熊春荣
关键词:生态足迹
初始pH和碳酸氢钠对威氏海链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硅藻作为一种天然、多孔、高比表面积和具有多种功能特性的生物,大规模培养以生产微纳米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实验以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为材料,分别研究了6个不同梯度的初始pH(6.0、7.0、8.0、8.5、9.0、10.0)和NaHCO3浓度(0、50、100、150、200、250 mg·L-1)对该藻的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和NaHCO3都对威氏海链藻生长影响显著,该藻分别在初始pH为9、NaHCO3浓度为200mg·L-1时生长最佳,从节约成本考虑,NaHCO3浓度在100 mg·L-1时为最佳用量。威氏海链藻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培养液pH从第4天起被调整到稳定值;NaHCO3通过调节pH影响硅藻生长的作用有限,主要还是通过提供碳源促进硅藻的生长。
蒋文凯张国庆邓湘云李建保景亚妮
关键词:硅藻PH
陶瓷材料的原子复合与固溶强化被引量:10
1995年
陶瓷材料的制备技术正在朝着更加精细和更加微观可控的方向发展。继纳米复合后,原子和分子尺度的复合技术将受到关注。陶瓷材料的固溶强化将成为21世纪提高材料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收集了陶瓷材料的固溶强化的部分实例,归纳了陶瓷材料原子复合的基本方法,旨在提醒陶瓷学界更加重视固溶技术的作用。
李建保谢志鹏黄勇
关键词:陶瓷材料固溶
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建保李仁君熊春荣陈超核吴进怡邓敏张先琪邵立勤徐坚张世超朱东海
该课题分析了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以及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和机遇,以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为主线提炼出海南省有发展潜力的数十个产业,并考察了部分重点产业的路径选择,选择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更详细的论证。该课题认为,开...
关键词: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粉尘过滤用多孔陶瓷过滤管的双层非对称表面膜及制法
粉尘过滤用多孔陶瓷过滤管的双层非对称表面膜及制法属于多孔陶瓷过滤管制造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把陶瓷纤维制成纤维膜浆料,在具有孔径大于表面膜粉料粒径的支撑体表面制备出设定厚度的陶瓷纤维过滤膜,烘干后,再在此陶瓷纤维膜外面制...
李建保李俊峰林红
文献传递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固态电解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7年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率、低成本电池。电解质是关系到该电池稳定性的重要材料。介绍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的分类,讨论了准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使用传统的液态电解质获得的光电转换效率较高,但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影响,使用准固态电解质和固态电解质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重点讨论了准固态电解质以及无机p型半导体材料、有机p型半导体材料和导电高聚物等几种主要的固态电解质的特点和相应的电池稳定性。
林红庄东填李鑫李下蹊李建保
关键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解质稳定性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发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11年
在目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这些化石能源大约占到人类能源消费总量的80%。根据英国BP石油公司发布的全球能源报告《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6》预测,按照目前化石能源的探明储量和消耗量预测,
林红张永昌李鑫李建保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化石能源能源结构能源消费
pH值对溶胶-凝胶法制备莫来石纳米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以氧化钨为催化剂,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具有高长径比的一维莫来石纳米粉体.研究表明,溶胶前驱体的pH值对氧化钨的催化作用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当溶胶前驱体的pH值小于7时,才能形成AlWO4生长模板引导一维莫来石颗粒的形成.随着溶胶前驱体pH值的逐渐升高,前驱体的化学均匀度降低,导致γ-Al2O3形成温度升高,WO3在生成AlWO4之前已经大量挥发.生长模板的缺失使莫来石粉体的微观形貌从各向异性向各向同性发展.
吴疆林红李建保李俊峰
关键词:莫来石WO3PH值
结晶氯化铝对沙漠绿化砖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结晶氯化铝与水玻璃反应生成的铝改性硅胶做粘结剂制备沙漠绿化砖。分别采用核磁共振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分析了铝改性硅胶固沙块试样的结构、成分以及机械性能。结果表明:固沙砖材料抗压强度随铝盐固化剂浓度改变,在浓度为2mol/L时达最大7.121MPa;2mol/L氯化铝改性硅胶中形成的铝氧四配位体稳定性高于1mol/L氯化铝改性硅胶中形成的铝氧六配位体,并从晶体场中能量效应和铝氧键键长、键强两个方面予以证明,这是影响固沙块试样抗压强度改变的主要原因;此外,由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得试样中Si∶Al原子比约为5∶1,推测此改性硅胶中含有-Si-O-Al-O-(Si-O-)4基团。
李婷邓湘云李建保
关键词:机械强度核磁共振能谱分析
Y-TZP 陶瓷的微波处理工艺的优化设计
1998年
采用XRD法研究了摩尔分数为2.0%,2.75%,3.0%Y2O3稳定ZrO2陶瓷经不同的微波加热工艺下相变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处理温度和时间,可使材料获得较高的可相变四方相量及其断裂强度,最佳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000~1200℃和10min,研究分析表明可相变四方相含量改善并导致材料强度的提高的微观机理在于微波电磁场对瓷体内部Y3+置换Zr4+后形成电荷不平衡而发生作用,重新对稳定剂的非均匀分布进行调整,强化富钇壳层而对t-ZrO2施加了附加约束力。
徐利华李建保黄勇谢志鹏樊旭东许汇文
关键词:相变增韧陶瓷Y-TZP陶瓷微波处理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