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作品数:12 被引量:17 H指数:3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囊胚解冻移植与卵裂期冻胚解冻后培养囊胚移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研究冷冻囊胚解冻移植与Day3冻胚解冻行囊胚培养后移植的实验室和临床结局。方法收集我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7年5月囊胚解冻移植以及Day3冻胚解冻后行囊胚培养后移植的病例,比较其解冻复苏、移植,并随访其临床结局。结果囊组解冻组与Day3冻胚解冻养囊组两组胚胎平均复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囊胚解冻组周期移植率(100%)明显高于Day3冻胚解冻养囊组(92.9%),(P<0.05)。囊胚解冻组临床妊娠率和出生率与Day3冻胚解冻养囊组相比,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冻胚移植中,选择在冷冻后养囊或者冷冻前养囊可以获得相似的临床结局。 余兰 王树玉 贾婵维 王丽 李微 袁苑关键词:囊胚 冷冻 一种来源于卵巢的人颗粒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卵巢的人颗粒细胞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人颗粒细胞系为来源于卵巢的人颗粒细胞hGC‑YH,已于2021年12月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保藏编号为CGMC... 刘英 袁涛 刘文杰 黄佳艺 王丽 李微 王晓杰 高秀霞卵子冷冻在IVF-ET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子玻璃化冷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以同期新鲜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ET的病例为对照,收集2016年4月-2017年1月在取卵日因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者,对卵子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择期解冻后行单精子注射,形成胚胎后行胚胎移植,并随访其临床妊娠结局。结果卵子冷冻组受精率为81.7±22.3%,卵裂率95.3±8.2%,临床妊娠率为33.3%(2/6);对照组受精率为83.3±18.8%,卵裂率95.5±11.4%,临床妊娠率为40.9%(105/257)。两组年龄、受精率、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 exact test P>0.05)。结论卵子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复苏率和受精率;将IVF取卵当日无法进行受精的卵子进行冷冻保存可以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余兰 杨晓葵 兰永连 贾婵维 李颖 张军 宋蕊 李微 王丽 王树玉关键词:卵子 玻璃化冷冻 有效性 畸精子症患者在IVF-ET中两种授精方式的治疗结局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畸精子症常规IVF和ICSI两种不同授精方式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中心因单纯畸精子症因素(IUI治疗失败)行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体外授精(IVF)组及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组。比较两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IVF组与ICSI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为:受精率(78.2%vs70.1%),卵裂率(94.0%vs96.1%)优质胚胎率(49.5%vs47.7%),妊娠率(43.6%vs46.0%),目前流产率(13.6%vs21.0%),婴儿出生率(70.5%vs66.7%),继续妊娠率(15.9%vs12.3%)。结论单纯畸精子症因素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授精方式可以选择IVF方式。 王丽 王树玉 马延敏 任国庆 余兰 宋蕊 李微 袁苑 贾婵维胚胎葡萄糖及丙酮酸代谢与胚胎种植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胚胎对培养液中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吸收与胚胎种植活力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中心行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治疗后的移植胚胎均种植成功的废弃胚胎培养液为实验组(种植组);对照组为移植胚胎均未种植成功的废弃胚胎培养液(未种植组)。分别用比色法和荧光法检测废弃培养液中葡萄糖和丙酮酸的浓度,比较两组之间葡萄糖和丙酮酸的浓度差异。结果种植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为0.30089mmol/l,高于未种植组(0.28958 mmol/l);种植组丙酮酸浓度为1.3744 mmol/l,低于未种植组(1.3938mmol/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胚胎对葡萄糖及丙酮酸的利用与胚胎种植的关系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 宋蕊 王树玉 马延敏 王丽 李微 袁苑 任国庆 余兰 贾婵维关键词:IVF-ET 胚胎种植 精子形态学与IVF-ET受精情况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学与IVF-ET受精情况及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中心行IVF-ET助孕的患者,按精子形态学分为三组:正常精子形态学<4%组;正常精子形态学为4-15%组;正常精子形态学≥15%组。比较三组受精率、2PN受精率、可用胚胎率、妊娠率、出生率、流产率。结果三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为:受精率(75.5%vs78.3%vs80.4%),2PN受精率(68.2%vs70.2%vs70.7%),可用胚胎率(80.1%vs 83.1%vs 83.2%),妊娠率(40.6%vs40.5%vs40.4%),出生率(34.8%vs32.7%vs32.1%)、流产率(14.3%vs19.3%vs19.4%)。结论三组最重要的指标2PN受精率、妊娠率、出生率、流产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单纯精子形态学对临床IVF实验室工作的指导作用具有局限性,需结合其他参考指标综合评估。 王丽 王树玉 马延敏 余兰 宋蕊 李微 袁苑 贾婵维关键词:精子形态学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人胚胎原核期胞浆形态与胚胎种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原核期胞浆形态学指标与胚胎种植之间的关系,以评估其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年龄≤35岁,HCG日子宫内膜厚度≥8mm,于取卵后第2天进行胚胎移植后100%植入的(164例)80个移植周期患者(植入组),同时随机选取满足上述条件的100%未植入(169例)82个移植周期患者(未植入组)。根据原核期胞浆形态包括胞浆晕以及胞质内空泡的有无进行数据统计,比较原核期形态与胚胎种植成功与否之间的关系。结果原核期胞浆晕阳性率在植入组中为74.4%,高于未种植组62.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核期胞浆内空泡的有无在植入组与未植入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核期胚胎胞浆内空泡不影响胚胎种植率,胞浆晕在IVF临床工作中是选择移植胚胎的一项辅助指标,能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余兰 贾婵维 任国庆 王丽 李微 王树玉关键词:胚胎种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卵泡液中抗核抗体的表达及其对IVF-ET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抗核抗体在IVF-ET患者卵泡液中的表达,探讨卵泡液中抗核抗体表达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首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血清检测ANA阳性134例;取卵日收集卵泡液,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卵泡液中ANA,根据卵泡液ANA检测结果分组比较IVF-ET结局。结果卵泡液检测ANA阳性93例,阴性41例,阳性率69.40%。卵泡液ANA阴性组与阳性组人群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Gn用量、获卵数、MII率、2PN率、可利用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的HCG日E2、优质胚胎数高于阳性组;阴性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阳性组(36.58%/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抗体可在卵泡液检出,卵泡液中ANA的阳性表达可能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李颖 兰永连 梁毓 周丽颖 宋蕊 李微 王丽 王树玉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抗核抗体 卵泡液 间接免疫荧光法 EmbryoGlue移植载体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EmbryoGlue移植载体对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再次移植后2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使用EmbryoGlue移植载体的107例患者为观察组,使用BLASTOCYSTMEDIUM胚胎移植液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子宫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胚胎种植率(10.28%vs7.62%)、临床妊娠率(19.63%vs14.29%)略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期流产率为略低于对照组(4.76%vs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使用EmbryoGlue移植载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不大。 李微 宋蕊 王丽 余兰 贾婵维 王树玉关键词:IVF-ET 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与胚胎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胚胎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sHLA-G)与胚胎发育以及IVF-ET结局的关系,为临床优选胚胎提供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检测途径。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第3日移植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根据移植胚胎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分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结果共收集胚胎培养液284份,sHLA-G阳性率为55.28%(157/284)。根据胚胎培养液sHLA-G的检出分组比较,sHLA-G++组和sHLA-G+-组的优质胚胎率均明显高于sHLA-G--组(P<0.05),sHLA-G++组和sHLA-G+-组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sHLA-G--组(P<0.05),sHLA-G++组与sHLA-G+-组间的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HLA-G在早期胚胎培养液中有表达,能反映了胚胎良好的发育和种植潜能,预示着较好的IVF-ET结局,是一种优选移植胚胎的有效的非侵入性途径。 李颖 兰永连 梁毓 余兰 宋蕊 王丽 李微 王树玉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胚胎培养液 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