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涛 作品数:25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大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典型Brugada综合征伴明显下壁导联心电图动态变化一例 被引量:1 2021年 患者男性,40岁。以"发作性意识丧失2年"入院,常规心电图示Brugada综合征Ⅱ型改变(V2导联呈"马鞍型"ST段抬高)并伴下壁导联S波增宽,升支与T波升支相连,ST段难以辨认。动态心电图显示心电图呈动态变化,尤其当心率减慢时,V2导联呈下斜型ST段抬高(Brugada综合征Ⅰ型改变),下壁导联S波变得更宽,与T波升支融合,几乎变为一条斜线,并伴有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预防心脏性猝死,随访1个月,程控发现患者发生4次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次转复成功,1次自行终止。结论:典型Brugada综合征伴下壁导联心电图动态变化,似乎更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张姝兰 强佳琪 曲桂一 李世军 李敬涛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BRUGADA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 P波间期与阵发性房颤首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评价P波间期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10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在Ensite Velocity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前庭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结果 术中肺静脉隔离率100%.术后随访(14.0±5.5)个月,其中72例成功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维持组),28例复发(复发组).复发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均较窦律维持组明显延长[最大P波间期:(138±16)mm比(126±14)mm,P波离散度:(58±21)mm比(49±15)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前标准体表12导联心电图(ECG)所测的最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可预测术后复发. 夏振伟 冯磊 毕莎莎 李敬涛关键词:阵发性房颤 射频消融 P波离散度 左主干与左前降支病变患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左主干病变(LMD)和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LMD组21例和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组(LAD组)35例,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运动时间、sT段改变的开始时间、ST段改变导联的差异。结果LMD组中18例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mV,发生率为85.7%(18/21),LAD组中22例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I〉0.10mV,发生率为62.9%(22/35)。LMD组的aVR导联抬高幅度大于LAD组[(0.16±0.07)mV与(0.11±0.07)mV,t=2.614,P〈0.05]、伴随sT段下移的导联数[(5.7±1.7)个与(4.6±1.8)个]和累积ST段下移幅度[(1.13±0.42)mV与(0.87±0.32)mV]LMD组均高于LAD组(t值分别为2.314、2.634,P均〈0.05)、V2和V6导联ST段下移≥0.10mV的发生率LMD组高于LAD组[33.3%(7/21)与11.4%(4/35),90.5%(19/21)与62.9%(22/35),X2值分别为3.990、5.105,P均〈0.05]、ST段改变开始时间LMD组明显早于LAD组[(199.8±70.8)s与(273.7±127.3)s,t=-2.787,P〈0.01]。运动时间[(315.0±120.0)S与(376.1±110.0)s,t=-1.948、P〉0.05]、达到目标心率的比率[33.3%(7/21)与48.6%(17/35),x2=1.244、P〉0.05]及Duke评分[(-11.8±7.2)与(-8.4±6.8),t=-1.772、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MD组与LAD组相比,运动致aVR导联ST段抬高的幅度大,伴随ST段下移的导联数多,而且ST段改变的开始时间明显早。 李敬涛 张姝兰 乔洁 夏振伟关键词:左主干病变 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 154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平板运动试验(TET)结果的相关因素,以提高TE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154例TET阳性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造影)术(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真阳性组(95例)与假阳性组(59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差异,并对影响TET真阳性和假阳性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平板运动真阳性率为61.69%,其中男性为49.35%,女性为12.34%;2 TET真假阳性临床相关资料分析,有典型心绞痛、糖尿病史以及ST段下移>0.2 m V、运动中诱发心绞痛的患者真阳性组高于假阳性组(P<0.05);出现ST段损伤型抬高的患者均为真阳性组。结论对TET的结果 ,应结合TET中ST段改变的形式和程度,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新的诊断模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乔洁 徐晶 李敬涛关键词:平板运动试验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态心电图对窦房结功能的心电生理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62例怀疑有窦房结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食管电生理检查、阿托品试验,比较3种检查对窦房结功能检查结果差异性。结果3种检查结果中,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矫正窦房结恢复时间、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比较,动态心电图与食管电生理检查和阿托品试验不存在差异(P>0.05);患者的心电生理参数异常,房室传导2∶1、窦房结恢复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的窦房结功能做出评价,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夏振伟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心脏停搏 心电生理 心率变异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心率变异(HRV),研究心率变异(HRV)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32例(VVS组)、阴性组28例(非VVS组),两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24 h 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值后比较,阳性组的患者24 h HRV中SDNN(117.19±25.20)ms、SDNNi(50.88±12.90)ms、PNN50(5.84±5.30)ms、r MSSD(33.59±13.00)ms、TP(1769.05±831.40)Hz、VLF(1591.10±734.30)Hz、LF(513.17±262.80)Hz、HF(309.51±226.80)Hz明显低于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HRV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翟晓艳 于红玲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晕厥 心率变异性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ST-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26例临床拟诊断冠心病患者的常规心电图资料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6例患者冠脉造影阳性91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35例;冠脉造影阴性35例,其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40例单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6例,51例多支病变中心电图ST-T改变19例。结论根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高。 李敬涛 张姝兰 苏琪 乔洁 赵兴伟关键词: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aVR导联ST段抬高对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aVR导联ST段(STaVR)抬高对左主干病变或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选取208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其中71例STaVR抬高≥0.10 mV为STaVR抬高组,137例STaVR抬高<0.10 mV为非STaVR抬高组,结合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回顾性对比aVR导联抬高幅度、其他导联ST段最大下移幅度、累积ST段下移幅度以及伴随ST段下移导联数、运动时间、Duke评分。分析评价STaVR抬高及STaVR抬高联合运动时间<5 min标准预测冠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STaVR抬高组的aVR导联抬高幅度、其他导联ST段最大下移幅度、累积ST段下移幅度以及伴随ST段下移导联数明显高于非STaVR抬高组,运动时间、Duke评分明显低于非STaVR抬高组(P<0.01)。STaVR抬高组中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19.7%)明显高于非STaVR抬高组(6.6%),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亦明显高于非STaVR抬高组(22.5%vs 2.2%,P<0.01)。单独STaVR抬高对左主干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21%、70.90%、72.12%,对三支病变分别为60.87%、69.19%、68.27%;STaVR抬高且运动时间≤5 min对左主干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3.16%、88.89%、86.54%,对三支病变分别为43.48%、87.57%、82.69%。结论运动试验诱发STaVR抬高可提示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结合运动时间可提高特异性。 李敬涛 张姝兰 夏振伟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AVR导联 左主干 三支病变 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方法选择本院97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证实为VVS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6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分别行深呼吸心率差、卧立位血压差及24 h心率变异(HRV)测定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查。结果 VVS组的深呼吸心率差(19.47±9.59),与对照组(26.44±17.89)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卧立位血压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VVS组24 h HRV中时域指标:SDNN、SDNNi、PNN50、r MSS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频域指标:TP、HF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曲桂一 张姝兰 李敬涛 于红玲 翟晓艳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平板运动试验对左前降支单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 2014年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且冠状动脉造影为LAD单支病变患者64例,根据病变部位分成两组,LAD近端病变组34例,LAD中远端病变组30例,回顾性对比分析平板运动试验与LAD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 LAD近端组的aVR导联抬高幅度明显高于LAD中远端组(P<0.01),伴胸闷、胸痛例数LAD近端组明显多于LAD中远端组(P<0.05),Duke评分LAD近端组明显低于LAD中远端组(P<0.05).运动时间、ST段改变开始时间、累积ST段下移幅度、达到目标心率的比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近端病变组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10 mV患者例数明显多于LAD中远端病变组(64.7%比20.0%,P=0.000).aVR导联ST段抬高≥0.10 mV预测LAD近端病变的敏感度为64.71%、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78.57%、阴性预测值66.67%、准确率为71.88%.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aVR导联ST段抬高对早期预测LAD近端病变有重要价值. 李敬涛 张姝兰 乔洁关键词:AVR导联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