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7例13年随访结果
- 目的: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4年6月~1995年7月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88例进行随访调查,67例(76髋)获访,21例失访,随访期平均13年。 67例中男51例(59髋),女16例(17髋)...
- 毛宾尧应忠追李新春司全明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外科
- 文献传递
- 核因子κB诱捕抑制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讨用核因子诱捕(decoy)方法抑制软骨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可行性。方法培养大鼠软骨细胞,人工合成大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上能够与核因子(NF)-κB序列识别和结合并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双链寡脱氧核苷酸(ODN)序列NF-κBdecoyODN,将不同浓度的NF-κBdecoyODN转染入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转染效率及降解情况,检测其对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NO生成及iNOS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NF-κBdecoyODN能转染入软骨细胞胞核并能维持一定时间,其中4μmol/L以上浓度的NF-κBdecoyODN能够有效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mRNA的转录及NO生成。结论NF-κBdecoyODN能够转染入软骨细胞并抑制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iNOSmRNA的转录及NO生成,为抑制NO的生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刘建湘杜靖远杨述华刘日光易诚青李新春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核因子ΚB诱捕大鼠软骨细胞寡脱氧核苷酸微镜观察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方法 对 5 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 ,植骨融合或置入PCB系统。 结果 5 4例中 2 9例获得完整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年7个月 ,根据综合疗效评定 (4 0分法 )治疗效果 ,优 10例 ,良 15例 ,进步 4例 ,总优良率为 86 %。 结论 有明显的症状体征或仅有轻微体征或虽无体征、经保守治疗 3个月不见改善的颈椎间盘突出患者 。
- 陆勇毛宾尧应忠追李新春胡裕桐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移位手术
- 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8例分析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动力型或静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8例(52处)。结果 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0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在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的影像学评估(根据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7例,良8例;腕关节功能评分(据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3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单侧外固定支架跨腕关节固定是治疗老年桡骨粉碎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王毳李新春毛宾尧陆勇吴小川
- 关键词:桡骨骨折外固定架
- 微波对骨细胞活力和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微波辐射对大鼠股骨细胞活力和生物力学的影响,以探求杀灭所有骨、软骨细胞时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变化。方法32只大鼠处死后,将其双侧股骨完整取出,左侧股骨为实验组,右侧股骨为对照组。应用微波对实验组股骨分别加热3、5、10、15min后,用特殊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染色,判断骨、软骨细胞的活力;用Instron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股骨的生物力学并同步记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股骨钙的含量。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力学及钙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股骨经微波加热10min后,温度可达62℃,能够杀灭骨、软骨所有的活细胞。结论微波产生的高温,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杀灭骨、软骨活细胞,而对骨的生物力学无显著损害;通过组织化学观察乳酸脱氢酶活性判断骨、软骨细胞活力的方法是特异和敏感的,体外微波加热可应用于骨肿瘤的保肢手术。
- 李新春杜靖远毛宾尧
- 关键词:微波细胞活力生物力学乳酸脱氢酶
- 腰椎间盘病的人工椎间盘置换23例报告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病的疗效。[方法]对23例24节段腰椎间盘病,采用人工椎间盘置换,其中男13例(14节段),女10例;平均年龄45.2岁,累及L1,2 1例,L4,5例,L5S1 17例。以椎间盘突出症为主的椎间盘病19例,骶椎类肿瘤1例,因原椎节段椎间盘摘除术后6~8.5a复发3例。[结果]23例平均随访4.2a,患椎伸6.8°、屈6.7°,左右旋转17°比术前患椎活动度伸4.1°、屈4.7°,旋转6.8°,有明显进步(P〈0.05)。结合患者的满意度和JOA评价,疗效优(31~40)21例,良(21~30)1例,可(16~20)1例,无失败(〈16),优良率96.2%,[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替代腰椎间融合术和治疗腰椎间盘病的有效方法。
- 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李新春司全明
- 关键词:腰椎间盘病人工椎间盘
- 颈黄韧带对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临床和组织学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研究颈黄韧带对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临床影响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4~2003年经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随访的76例黄韧带叠压症进行临床观察和黄韧带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组织病理学观察,并与正常颈椎黄韧带进行比较。结果切除黄韧带和扩大椎管成形术后76例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光镜和电镜发现患者组黄韧带比正常组弹力纤维明显减少,胶原纤维代偿性增多,纤维排列紊乱,近椎板附丽部明显变性和骨化,比较两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退变和骨化的黄韧带变长变薄,缺乏弹性和柔韧性,导致椎管有效容积下降压迫脊髓,是颈黄韧带叠压症的主要原因。
- 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司全明李新春
- 关键词:黄韧带组织学胶原纤维
- 近跖骨基部截骨术治疗应力性跖骨痛
- 目的 评价近跖骨基部截骨治疗应力性跖骨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跖骨基部截骨治疗应力性跖痛病人36例(51足),但27例34足获随访,男21例(28足),女6例(6足);年龄32~5...
- 毛宾尧王毳李新春司全明
- 关键词:足痛
- 颈脊髓压迫与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和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引起脊髓严重受压于减压后脊髓空洞症的形成机理。[方法]观察4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的脊髓严重受压在减压后随访观察3.5~8.8a,行MRI4~21次分析观察。[结果]发现2例减压后9~27个月MRI显示受压段脊髓呈脊髓空洞样改变。[结论]慢性严重颈脊髓压迫减压后,有可能形成脊髓空洞症。
- 毛宾尧应忠追胡裕桐李新春司全明
-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颈脊髓
- 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PFNA治疗的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采用闭合复位,16例采用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无内固定失效、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内翻畸形、下肢深静脉栓塞及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按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7例,差1例,优良率97.3%。结论在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的良好方法,尤其是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理想固定方法。
- 陆益李新春毛宾尧韩建锋李军
-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