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凤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血液流变学变...
  • 2篇急性
  • 1篇丹参
  • 1篇丹参注射液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性
  • 1篇血性
  • 1篇盐酸法舒地尔
  • 1篇抑制剂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震颤
  • 1篇震颤
  • 1篇制剂

机构

  • 4篇苏州市立医院

作者

  • 4篇李晓凤
  • 2篇沈爱荣
  • 2篇朱伟
  • 1篇沈明强
  • 1篇程庆璋
  • 1篇王薇

传媒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近年的研究发现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损害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8h内选择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李晓凤朱伟王薇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盐酸法舒地尔激酶抑制剂缺血性脑损害神经保护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变化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3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丙组在乙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每组30例。然后分别对3组治疗前、后3、7、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14d后临床疗效评价和治疗30d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监测,并进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出血时间、纤维蛋白原、肝肾功能、头颅CT、MRI监测。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丙组明显优于对照乙、甲两组(P<0.01),且于第3d就出现明显改善(P<0.05),14d后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丙组96.7%、乙组80.0%、甲组66.7%,丙组明显优于乙、甲组(P<0.05),显效率分别为丙83.3%、乙53.3%、甲33.3%,丙组优于乙、甲组(P<0.05、P<0.01);丙组治疗后血液粘滞度降低,显著优于乙和甲两组(P<0.01);治疗前后实验监测丙组、乙组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l,P<0.05),血小板、出血时间,凝自酶原时间,肝肾功能无显著变化。未发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明显改善脑血液循环状况,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沈爱荣时贤德李晓凤朱伟沈明强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丹参注射液血液流变学急性脑梗死
原发性震颤三家系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震颤的临床表现、家系特点及治疗。方法对3例原发性震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家族史进行分析。结果ET在同一家族中男女均可发病,3例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患病率分别为:41.2%、40.0%和50.0%。结论原发性震颤是具有家族遗传性的疾病,以姿势性或意向性震颤为主,手及头部受累明显,多数患者饮酒试验阳性,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治疗有效。
李晓凤
关键词:原发性震颤发病机制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前列地尔对其的影响。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n=25)和前列地尔治疗组(n=25);测定脑梗死各组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n=25)的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脑梗死各组低切及高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开始时上述指标在脑梗死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脑梗死各组上述除红细胞变形指数外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开始时(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高于治疗开始时(P<0.01),前列地尔治疗组低切全血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即血液粘度、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和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后上述血液流变学异常明显改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善更为显著。
沈爱荣程庆璋时贤德李晓凤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前列地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