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来 作品数:65 被引量:358 H指数:12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理学 生物学 更多>>
4-(N-芳基)胺基-6-长链烷氧基取代蝶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2018年 采用具有喹唑啉为母核的抗肿瘤药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利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一系列4-(N-芳基)胺基-6-长链烷氧基取代蝶啶类化合物7a^7l,并利用MTT法测试其对A549、KG1a和HGC-27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3-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为起始底物,通过6步反应合成12种目标化合物(7a^7l)并确证其结构(~1H NMR、^(13)C NMR、MS)。生物活性试验表明,蝶啶4位为2-氯-5-硝基苯胺基取代时,其活性均高于其他苯胺基取代的产物。化合物7b对A549的活性(IC_(50)=11.55μmol/L)与阳性对照物吉非替尼(IC_(50)=5.95μmol/L)十分接近;化合物7k对3组细胞的IC_(50)均十分接近对照物吉非替尼。由于筛选出的化合物均有2-氯-5-硝基苯胺基片段,可以此结构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林锦 王旭 王艰 许秀枝 陈垚昊 李柱来关键词:喹唑啉 抗肿瘤活性 壳聚糖-阿司匹林缓释微囊的制备工艺及体外溶出实验 被引量:13 2005年 以壳聚糖和阿拉伯胶为囊材,探讨将阿司匹林微囊化的制备工艺及缓释测定。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壳聚糖浓度为0.6%、成囊pH为4.5、搅拌速度为200r.m in-1、成囊温度为60℃为最佳工艺条件。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王津 李柱来 赵传春 杨文海关键词:阿司匹林 壳聚糖 阿拉伯胶 微囊 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特性 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研究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特性。 方法 用粘度法测定溶液粘度和分光光度法还原糖浓度作为判断依据 ,研究各种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壳聚糖降解的影响。 结果 确定以壳聚糖为底物的脂肪酶的催化的特征 :最适宜温度为 4 0~ 5 0℃ ,最适 p H值为 3左右 ,反应不遵循 Michaelis- Menten动力学方程 ,壳聚糖脱乙酰度在 70 %~ 90 %降解速度较快。 结论 在弱酸性条件下 ,脂肪酶能非常有效地降解壳聚糖 ,该反应条件温和 ,速度快 。 周孙英 余萍 陈盛 李柱来关键词:脂肪酶 壳聚糖 降解 粘度法 分光光度法 壳聚糖的特性对吲哚美辛微囊性能的影响 2008年 本研究利用自制的壳聚糖与阿拉伯胶为壁材,以戊二醛为固化交联剂,通过复凝法制备吲哚美辛载药微囊;研究了不同分子量、不同脱乙酰度的壁材壳聚糖对所形成微囊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脱乙酰度与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所制的载药微囊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吸水溶胀性能等都有一定差别,体外溶出实验表明他们缓释与控释性能也有不同。 李柱来 王津 陈莉敏 许秀枝关键词:吲哚美辛 壳聚糖 阿拉伯胶 微囊 复凝聚法 ZnS-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裹布洛芬纳米微球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基质材料,掺杂入纳米ZnS包裹非甾体抗炎药物布洛芬,制备缓、控释性能优异的载药纳米微球;为研发四代新剂型打下基础。方法利用复凝聚法,通过调整添加基质材料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等,制备含ZnS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微球,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测试纳米微球的栽药量与包封率,拟肠液条件下测试所致纳米微球的释放特性。结果含ZnS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载药微球的粒径约为80~100rim,载药量为40.2%药物包封率78.2%,ZnS粒径3nm。在水溶液、0.9%NaCl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吸水膨胀程度小于不含ZnS的载药纳米微球;体外拟肠条件溶出表明含ZnS的载药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缓控释性能,药代动力学特征为被动扩散。结论掺入了ZnS的壳聚糖海藻酸钠布洛芬纳米微球,形状圆整,包封率理想,具有良好的缓控释性能。 李柱来 许秀枝 陈鹏 叶晓关键词:硫化锌 壳聚糖 缓控释 纳米微球 四-β-(氨甲基)酞菁锌盐酸盐的合成及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四-β-(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酞菁锌(ZnPcP4)与85%水合肼反应得到四-β-(氨甲基)酞菁锌(ZnPcN4,分子式C36H28N12Zn),其盐酸盐为ZnPcN4.HCl。测试合成得到的标题化合物紫外-可见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单线态氧生成速率。标题化合物在水中聚集,在90%1,2-丙二醇/水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目标酞菁锌配合物在90%DMF/水的中性溶液存在聚集体,在弱酸性条件下,随酸度增大,675 nm处Q带单体吸收峰升高,在DMF/water(10%,V/V)/HCl(1.2 mmol·L-1)溶液中10-5 mol·L-1的酞菁配合物基本上没有聚集;在强酸性条件下,随酸度增大,675 nm处Q带单体吸收峰下降的同时,在713 nm处酞菁单质子化吸收峰强度有所增加。ZnPcN4.HCl在DMF体系中聚集,荧光量子产率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变小,但其在DMF/water(10%,V/V)/HCl(1.2mmol·L-1)体系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荧光量子产率为0.19,单线态氧量子产率0.58,光敏活性与标准无取代酞菁锌相近。 许秀枝 王艰 李柱来 严文锦 蚩会丽 陈文斌 卓世昌 陈耐生关键词:酞菁锌 单线态氧 质子化 药物化学课程思政互动教学研究 2023年 目的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引,积极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药物化学课程的互动教学。方法从三个切入点梳理互动内容,合理应用多种互动方法,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平台,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涵盖课内外、线上/线下的综合互动体系。结果通过互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结论通过这一综合互动体系的构建,能够实现课程思政的落实到专业课教学中,并且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价值引领。 陈艳 陈莉敏 苏燕评 李柱来 周丽光关键词:药物化学 互动教学 含氟取代蝶啶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2018年 目的合成一系列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并确证其化学结构。方法以3-氨基吡嗪-2-羧酸甲酯为起始底物,通过氨化、卤代、合环等六步反应合成一系列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测定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以较高的产率(六步反应的总产率均大于24. 7%)制备多种6-含氟烷氧基蝶啶类化合物,经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等多种波谱手段确证为目标化合物。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产率稳定,为未来的抗肿瘤活性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林锦 陈振东 王艰 许秀枝 李柱来关键词:含氟 固定化α-淀粉酶的研究 被引量:12 2006年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将α-淀粉酶固定。结果表明固定化酶与原酶均有两个最适pH值(5.0,6.5);固定化酶在70℃仍有较高热稳定性,而原酶活力明显下降;固定化酶的K’m=0.62×10-2m g.mL-1,原酶Km=1.12×10-2m g.mL-1。 陈莉敏 李柱来 王津关键词:壳聚糖 Α-淀粉酶 固定化 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水凝胶载药(类软骨)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载药生物材料既有优异的生物学功能,又能释放药物,是一种潜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缓、控释药物载体材料。目的:观察布洛芬-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水凝胶膜表面形态、吸水膨胀性能及缓控释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8-01/05在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药学综合实验室完成。材料: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Aldrich Chemical Company产品;布洛芬为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过硫酸铵为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产品;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苏州市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产品。方法:选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布洛芬为模型药物水相聚合,通过分步法和同步法导入药物。主要观察指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凝胶膜的表面形态;水溶液法测定凝胶膜的膨胀性能,拟体液环境中测定凝胶膜的释药特征。结果:含有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水凝胶膜表面褶皱和沟痕更少,整体面光滑。随着交联剂加入量增加,吸水溶胀度减小,水凝胶膜形成体型结构的趋势增大。不论是同步法还是分步法所制的载药水凝胶膜,其释药达到平台的时间都比未加入交联剂的凝胶膜要长,但同时也发现在交联剂加入后,膜的载药量在减少,综合各因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含量7.5g/L为较佳方案。结论:水凝胶膜表面形态理想,导入药物后的载药膜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和更优秀的缓、控释特征。 陈鹏 林建华 李柱来 李贵双 叶晓关键词:控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