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
-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6
- 供职机构:当代中国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 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史学--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心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当代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伟大转折。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历史学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最大收获,是打破了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精神枷锁,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轨道。
- 李格
- 关键词:中国史学思想解放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
- 一届政协筹备问题的若干考察被引量:3
- 2006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期间,中共为适应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代表反复协商,对会议计划做了多次重要修改。至会议开幕,这次会议无论是名称、开会时间、地点,还是会议性质、召集办法、邀请党外人士的政治标准,都与中共最初的计划完全不同。
- 李格
- 关键词:新政协
- 人民政协在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前后职能和组织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遵照斯大林的意见提前召开的。在此前后,人民政协的职能和组织随之发生重要变化。1954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为以后历届政协奠定了基础。
- 李格
- 关键词:人民政协
- “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述论被引量:2
- 1996年
- “中国人民解放联合会”述论李格1944年12月—1945年8月期间,中共在提出联合政府主张的同时,还曾制订过成立“解放区联合会”(简称“解联”)的计划,并进行了紧张筹建。“解联”在筹备阶段,名称并不统一,先后称“解放区委员会”、“解放区联合委员会”、...
- 李格
- 关键词:蒋介石联合政府中国人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统治区
- 简述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沿革
- 2005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制度,在沿革上与中央政府不同,它继承了秦代和元代继续下来的传统地方官制,是在继承历代地方政府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沿用民国旧制,仍以“省”、“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和一级政府;曾一度建立的“大行政区”,其地方政权模式可追溯到清代。这种地方政府制度,是由历代兴革演变而来的。
- 李格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制度
- 一届政协筹备的若干问题考察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简称“一届政协”),是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会议,其重要议程、内容和意义,学者已多有论述,此不赘述。但是,关于这次会议从最早提出到开幕,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 对原定计划...
- 李格
- 文献传递
-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城市军事管制被引量:6
- 201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一律实行军事管制制度。军事管制制度是在军事管理基础上建立的。1948年11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之前,军营会的全称是军事管理委员会,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集中职权,加强部队纪律,保护新收复城市;此后成立的军管会全称为军事管制委员会,目的和任务是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政。在各地军营会组织中,军事代表的责权最为重大。军管会是临时性的最高领导机关,不应不加分析地与城市最高权力机关混为一谈。
- 李格
- 关键词:军事管理军事管制
- 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一年说质疑被引量:4
- 2008年
- 镇压反革命运动是建国初期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也是国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关于这场运动起止的时间,目前的党史和国史的权威著作多持“一年说”。较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认为镇压反革命运动从1950年10月发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1]何沁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沿用了这种说法。
- 李格
- 关键词:镇压反革命运动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被引量:1
- 2010年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这个制度的形成和建立,经历了"政治协商会议"、"新政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个性质、内容不同的阶段。在各民主党派拥护中共领导、拥护新民主主义的基础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 李格
- 关键词:新政协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的沿革和确立被引量:10
- 2007年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在沿革上与中央政府制度不同,是在继承历代地方官制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确立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4年是建立和过渡时期;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这一制度。此后,其基本原则一直延续至今。
- 李格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