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洋冰

作品数:38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岩心
  • 7篇页岩
  • 5篇图像
  • 5篇盆地
  • 4篇岩石
  • 4篇页岩气
  • 4篇致密
  • 4篇煤岩
  • 4篇勘探
  • 3篇地层
  • 3篇岩石薄片
  • 3篇岩心夹持器
  • 3篇油气
  • 3篇油田
  • 3篇渗透率
  • 3篇盆地东缘
  • 3篇区块
  • 3篇勘探开发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机构

  • 36篇中海油能源发...
  • 8篇中海油能源发...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联煤层气有...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中海石油基地...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研究总...

作者

  • 38篇李洋冰
  • 22篇马立涛
  • 20篇刘成
  • 13篇黄英
  • 12篇李盼盼
  • 6篇乔方
  • 5篇王威
  • 5篇陈鑫
  • 4篇税蕾蕾
  • 4篇万欢
  • 4篇李勇
  • 3篇任志勇
  • 3篇齐玉民
  • 3篇臧春艳
  • 3篇胡雄
  • 3篇吴鹏
  • 2篇孔为
  • 2篇尹彦君
  • 2篇牛洪彬
  • 2篇张颖

传媒

  • 4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非常规油气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油气田环境保...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石油化工安全...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山东工业技术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1篇2024
  • 10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岩全尺度、多维度孔隙综合表征方法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岩全尺度、多维度孔隙综合表征方法,通过采用低温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微米CT联测法对煤岩孔隙半径、表面粗糙度、孔隙连通性进行全尺度、多维度综合表征,计算孔隙连通性指数L,用于...
李洋冰胡维强马立涛李盼盼陈建奇刘再振李晨晨乔方张昊曹地李云李安澜杨铁梅
一种基于流动注射法的煤田水中可溶二氧化硅测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基于流动注射法的煤田水中可溶二氧化硅测定方法,通过对准备好测定所需的工具进行设置后,在流动注射仪内安装好数个流动注射流路、泵管,对整个流动注射流路的密闭性及液体流动的顺畅性进行检查,将不同的泵管对应的容...
胡维强李洋冰柳雪青刘再振李盼盼张昊乔方李晨晨陈建奇李云李安澜曹地黄英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大庆油田X6东区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老油田可动用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以大庆油田X6东区开发油层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实验相结合,开展剩余油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评价,为大庆油田X6东区主力油层的剩余油挖潜和其余非主力油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油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束缚水状态下含油饱和度为61.3%~74.9%,T2谱图几乎呈单峰形态,油体主要分布于T2弛豫时间大于10 ms的大孔隙中,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剩余油饱和度为16.4%~29.9%,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被驱替出的流体相的分布空间以大孔隙为主,较大的孔道为主要渗流通道,较小的孔道成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空间;当驱替倍数达到15 PV时,岩心中含油状态基本稳定,驱油效率为60.1%~73.2%,大孔隙对驱油效率以及采出程度的贡献要远大于小孔隙。比对X6东区开发现状,主力开发油层和非主力开发油层均具有较好的挖潜和开发潜力。
刘成刘成柳雪青李洋冰马立涛李洋冰白瑞婷马立涛胡维强尹彦君冯家智
关键词:核磁共振水驱油束缚水剩余油驱油效率
黄河口凹陷流体包裹体成藏年代和充注期次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流体包裹体技术已被证实在合油气盆地的成藏年代和运移期次的研究中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关于包裹体在成藏期次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但系统介绍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则少见.为推动该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本文从样品制备、分析仪器、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均一温度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成藏年代与充注期次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黄河口凹陷油气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凹陷普遍发育较低成熟液态烃包裹体、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较高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3类包裹体,确定了黄河口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充注至少有3期:第1期、第2期油气于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注入储层(10~5 Ma),第3期较高成熟油及伴生气于第四纪开始注入储层(小于3 Ma);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还确定了位于黄河口凹陷与渤中凹陷交界的BZ25构造第1期油气来源于渤中凹陷.
胡雄梁为李洋冰朱学光黄伟强侯厶靖徐博瑞
关键词:成藏年代流体包裹体埋藏史均一温度明化镇组
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被引量:21
2013年
由于美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这一非常规资源,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波兰和中国。在介绍页岩气基本概念和开发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尤其是美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通过对比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提出我国在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情况下,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如积极与国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建立联系和合作、结合我国实际地质条件建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体系、以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
吴馨任志勇王勇刘长海李洋冰赵都菁曲日涛齐玉民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开发
易碎煤岩制备方法及其孔渗参数测试技术
2024年
由于煤岩脆性强,结理、裂缝发育,难以制备为标准柱塞,导致其常规孔渗实验难以展开。采用岩心浇筑技术,建立了一种非柱塞状煤岩孔隙度、渗透率测定方法,将易碎煤岩切割成长方体后,利用环氧树脂胶将长方体煤岩塑型成圆柱状,并进行孔隙度、渗透率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煤岩岩心截面积制备成25mm×25mm长方体时,与柱塞状岩心测试的孔隙度、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孔隙度相关系数达到了0.922 1,渗透率相关系数达到了0.954 3。从而解决了煤岩易碎岩心不能满足实验设备测试的需求,为储层物性参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张波刘成刘成柳雪青李洋冰马立涛李洋冰乔方
关键词:煤岩人造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圆柱状
一种基于多元图像信息的重矿物智能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元图像信息的重矿物智能识别方法,通过分离重矿物,获取单偏光图像、正交光图像和反射光图像;将上述各图像对齐,获取单偏光全貌图、正交光全貌图和反射光全貌图;将上述各全貌图进行颗粒分割,获取分割后的颗粒图像;...
李洋冰柳雪青刘再振胡维强臧春艳税蕾蕾李盼盼贺银军李晨晨李志勇曹地佟朝辉乔方李安澜
用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干酪根样品中的氧元素被引量:7
2010年
介绍了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及氧工作曲线的制定过程,同时指出干酪根样品的纯度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并通过实际工作中的大量试验,对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在氧分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胡雄李洋冰来建宾董树红尚东红
关键词:元素分析仪
一种岩石薄片图像多阶段智能识别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岩石薄片图像多阶段智能识别方法,步骤如下:获取对齐的岩石薄片正交偏光显微图像;对岩石颗粒进行专家标注,并得到单颗粒图像样本库;分别单颗粒图像样本库进行数据清洗;对单颗粒图像样本库中数量较少的类别进行数据增...
税蕾蕾徐长贵龚胜利万欢臧春艳史长林贺银军李盼盼郝鹏刘博阳蔡涛陈韵李洋冰齐玉民杨纪磊
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4年
查明深部煤层气成因和地球化学特征对其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神府区块深部煤层参数井解吸气为研究对象,系统测试了二叠系下统太原组8+9号煤层气体成分、含量和碳同位素等,结合热演化程度、含气性、煤层埋深、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分析深部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层气主要成分包括CH4、CO_(2)、N_(2)、乙烷、丙烷、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和正戊烷,其中CH4含量最高,体积分数在75.98%~96.20%,平均86.49%;其他含量较高的为乙烷(平均5.97%)、CO_(2)(平均5.18%)及丙烷(平均1.24%),气体成分含量与浅部煤层气区块无明显差异。煤层气δ13C1(CH_(4))分布在-51.9‰~-38.2‰,平均-42.84‰;δ13CCO_(2)分布在-8.6‰~-0.63‰,平均-4.66‰;δ13C2分布在-27.36‰~-18.70‰,平均-25.27‰;δ13C3分布在-25.96‰~-14.69‰,平均-22.93‰,且煤层气主要为热成因气体;δ13C1(CH4)较浅部小,δ13CCO_(2)较浅部大。在平面上,从临兴地区东南向西北δ13C1呈增大趋势。从石炭纪起直到三叠纪末,研究区一直处于沉降状态;中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为主要生烃期,中侏罗世生烃持续时间较长,平均生烃速率较小,生烃产率一般;早白垩世生烃速率较大,生烃产率增加值较高,生气强度达到历史最大,是主要的生烃期。受气体分馏作用、储层孔裂隙发育特征、储层压力以及煤层顶底板密封性的控制,δ13C1随着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含气量和埋深的增加而增加;在向斜核部区、断层应力集中区和褶皱两翼发育区的δ13C1值相对较大;在断层应力释放区和背斜核部δ13C1相对较大,这表明该区域的煤层气封存条件较差,不利于煤层气富集;受地下水溶解的影响,在水动力条件较强的地区δ13C1值较小;在弱流体动力学或滞流区δ13C1没有明显的变轻趋势。综合煤层气地球化学指标认为,临兴和神府�
吴鹏胡维强李洋冰李洋冰李勇马立涛李勇陈建奇李盼盼刘再振李晨晨李盼盼刘成
关键词:地球化学碳同位素热演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