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

作品数:33 被引量:21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9篇地震
  • 8篇地震前
  • 8篇震前
  • 8篇M
  • 6篇汶川8.0级...
  • 6篇汶川地震
  • 5篇电偶
  • 5篇台站
  • 4篇等效
  • 4篇电离层
  • 4篇台站观测
  • 4篇统计特征
  • 4篇前兆
  • 4篇汶川MS8....
  • 3篇地电
  • 3篇地电阻率
  • 3篇地震活动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异常
  • 3篇电阻率

机构

  • 3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辽宁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沈阳市地震局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33篇李美
  • 11篇卢军
  • 6篇谭捍东
  • 6篇解滔
  • 4篇王亚丽
  • 4篇姚丽
  • 4篇王中平
  • 3篇关华平
  • 3篇康春丽
  • 2篇闫伟
  • 2篇张小涛
  • 2篇臧阳
  • 2篇刘杰
  • 2篇李志雄
  • 2篇荆凤
  • 2篇张学民
  • 2篇张晓东
  • 2篇曹萌
  • 1篇杨志高
  • 1篇侯万凯

传媒

  • 5篇地震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震电磁波前...
  • 1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海啸与地...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电磁台站观测数据推算汶川Ms8.0地震等效电偶矩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约一个月,位于河北省ULF电磁观测台网的高碑店台电磁异常信息增强,5月9日,即主震前3天,异常信息突然增强达到高潮,且高值异常信息一直持续到17日,主震后5天,随后,低值异常信息又...
李美谭捍东卢军曹萌
关键词:地震观测电磁信号
文献传递
利用电磁台站观测数据推算汶川M_S8.0地震等效电偶矩
2018年
本文利用地下电偶极子产生的电磁场模型,尝试模拟和推算地震前地面电磁台站观测数据所需震源深度处等效电偶矩。结果显示,在观测频率为1Hz,地下平均电导率取7.0×10^(-4)S/m时,2008年汶川MS8.0地震前电磁异常高潮期,距离震中1 440km的高碑店台NS测向观测到1.3mV/m的电场强度所需震源深度处等效电偶矩量级为10^(13) A·m;若考虑地震主破裂长度150km,则产生的地电流量级为108 A。同时,这一等效电偶源在地面产生电场的2D分布图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或不均匀性);信号强度和电流源方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且电磁场值随观测距离增大而衰减迅速。这部分地解释了地震相关电磁异常信号的方向性(或不均匀性)的观测事实;如果观测点位于非强信号区,即使在有效的探测范围内也可能记录不到异常信息,这对地震监测台网仪器选址和布置提出了要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李美王中平卢军谭捍东张小涛
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处理了汶川MS8.0大地震前后部分地表潜热通量(SLHF)数据,发现SLHF异常信息出现在地震前7天。SLHF异常时间上经历弱—强—弱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强异常时段,异常两个高值点出现在活动断层较为发育的应力低值区,地震发生后,异常信息很快衰减。SLHF异常随时间有沿发震断裂带走向运移的规律。震前7天的综合SLHF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围地区,震中位于异常区的中心位置。
李美康春丽李志雄荆凤薛艳闫伟
关键词:地表潜热通量汶川8.0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地震电离层响应异常时空演化统计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运行约6.5年总离子浓度数据和期间全球发生Mw 4.8以上地震参数,自动检测距震中1500 km范围内、震前15天出现电离层扰动,统计电离层扰动异常随地震临近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化特征以及异常变化幅度随震级变化规律.数据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K_p指数以去掉部分因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探测率及电离层响应异常幅度随震级增大而增高.大地震能引起强电离层扰动,扰动幅度可超过背景值1倍以上.全球范围,电离层存在变化活跃区,小幅度电离层扰动趋向于背景变化.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是有利的地震电离层响应监测区.地震相关电离层扰动异常出现频次随地震临近而增高,主要出现在震前一周.空间上,扰动有随地震临近向震中运移的趋势.
李美王芙蓉张晓东谭悍东康春丽解滔
关键词:地震电离层响应统计特征
汶川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四川及其周边省市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现象。发现这次8.0级地震前,距震中310km范围内有5个台站,其中有4个台站出现2年以上异常,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台(36km)的NE向,自2006年6月下降,至2008年1月下降幅度达到7.2%,1月底转折回升,至地震发生异常时间为2年半左右,地震发生在地电阻率恢复上升阶段;变化形态为趋势下降和年变形态消失。位于四川西部鲜水河断裂带附近的甘孜台(震中距330km)也观测到趋势下降异常,
关华平张学民李美
关键词:地电阻率异常地震前鲜水河断裂带地震发生
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分析被引量:92
2009年
利用四川及邻近地区的地电阻率观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前的地电阻率异常现象。结果表明,这次汶川8.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观测台地电阻率在单测向下降幅度达到7.2%,下降持续时间在2年左右,震前5个月异常转折,地震发生在地电阻率恢复上升阶段。另外,沿南北地震带多个台站在地震前2个月内出现阶变,变化幅度最大超过10%。地电阻率异常的方向性及台站空间分布特征反映了异常信息与构造走向及地震孕育机制之间的密切关系。
张学民李美关华平
关键词:地电阻率汶川8.0级地震南北地震带各向异性
地埋钢缆对宝昌台地电阻率干扰的定量分析被引量:33
2013年
宝昌台EW、NS测道地电阻率在2009年11月出现了显著的短时间下降变化,随后迅速恢复,EW测道自2010年2月底开始大幅下降,经现场落实认为这些变化与2009年11月中国移动公司在测区埋设的钢缆有关,2011年7月26日和27日经台站和中国移动公司协商后移除了部分钢缆,两测道的地电阻率观测值得到恢复.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表层土壤处于非稳定冻结、稳定冻结和完全融通三个阶段钢缆对地电阻率观测的影响,计算得到:在稳定冻结阶段钢缆对观测的影响非常小,完全融通阶段的影响最大,非稳定冻结阶段的影响介于二者之间,且三个阶段计算得到的地电阻率变化值与观测值相吻合,从数值分析的角度确定了钢缆对宝昌台地电阻率观测的干扰.
解滔卢军李美王中平王亚丽
关键词:地电阻率
地震电离层响应异常时空演化统计特征
本文采用2004年8月11日到2010年12月16日DEMETER载荷IAP记录离子浓度(Ion density)数据(包括整套O+、H+和He+)数据集和期间全球发生Mw≥4.8为21863个地震,软件自动探测和统计地...
李美Michel Parrot张晓东谭悍东卢军
关键词:地震响应电离层异常检测统计分析
利用电磁台站观测数据推算汶川Ms8.0地震等效电偶矩
本文用单位电流源置于地震震源处产生的电磁场模型,推算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在河北高碑店台观测到电场信号等效电偶矩.计算在观测频率为10Hz时,距震中1000公里处观测到EW1.3mVm-1电场强度,震源...
李美谭捍东
关键词:地震学
文献传递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成因的一种可能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1998-01-10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内、外源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之间存在着同步异常变化的内在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潘晖张建国杨冬梅李美
关键词:地磁低点位移地震预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