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美芹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主题

  • 3篇身份
  • 3篇身份认同
  • 3篇所罗门之歌
  • 3篇《所罗门之歌...
  • 2篇文化
  • 2篇民族身份
  • 2篇民族身份认同
  • 1篇伊甸园
  • 1篇悠然
  • 1篇悠然见南山
  • 1篇天人合一
  • 1篇天人合一观
  • 1篇娃娃
  • 1篇文化冲突
  • 1篇文化融合
  • 1篇文化身份
  • 1篇文化身份认同
  • 1篇小说
  • 1篇小说评论
  • 1篇美国梦

机构

  • 5篇莱阳农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6篇李美芹
  • 1篇谭秀梅
  • 1篇王竹青
  • 1篇隋华

传媒

  • 1篇绥化师专学报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成都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伊甸园”中的“柏油娃娃”——《柏油孩》中层叠叙事原型解析被引量:5
2007年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取材自非洲民间传说“柏油娃娃”,并综合了弥尔顿的《失乐园》故事。通过“移植”、层叠、整合和再创造以上两种代表黑白两种文明的叙事原型,莫里森警示世人在多元文化语境下,美国黑人民族的发展需要在继承发扬黑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重建黑人民族意识,并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进行整合、更新和接纳,并在融会贯通中创造自己的神话。
李美芹
关键词:和谐社会
文化冲突中的黑色文化底蕴——莫利森与埃利森的对话被引量:1
2006年
拉尔夫.埃利森与托妮.莫利森分别以《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描述了两个因丧失黑人性而失去自我,在西方社会的精神奴役下产生精神危机的黑人青年寻找自我,寻找黑色文化底蕴并最终返璞归真的精神自救历程。两位作家从不同层面探讨了在白人主流社会中和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对“美国梦”的追求及认同,同时认为,黑人在追求梦想成真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黑色文化底蕴。
李美芹隋华
关键词:美国梦
非洲人的“天人合一”观在《所罗门之歌》中的体现被引量:3
2006年
莫利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所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在《所罗门之歌》中,只有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因而取得内心的和谐,人类才能在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轨道,促进个人与种族的发展,进而实现人类灵魂的整体飞跃。
李美芹
关键词:民族文化身份认同
莫利森的非洲情结——试析《所罗门之歌》的黑色文化底蕴被引量:3
2005年
文章通过分析莫利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对非洲传统文化中名字、成人仪式、歌唱、民间故事和传说、天人合一观与飞翔等的运用,探讨了莫利森的非洲情结,指出这部小说中深刻的非洲渊源和蕴藏的深刻黑色文化底蕴,并由此得出作者的主张,即黑人民族应该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保持自己的文化独立。因此,黑人的文化根基对于他们的生存、独立和种族发展至关重要。
李美芹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民族身份认同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哈代的启示被引量:1
2002年
哈代是个自然主义者。他花费大量的时间思考:自然如何为一个人施工,又如何破坏一个人的成果。他笔下的男男女女,那些事业成功,内心快乐的人物往往都是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他的小说启示我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内心的和谐是个人成功的关键。
李美芹谭秀梅
关键词:哈代
莫利森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思想——解读《所罗门之歌》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通过分析《所罗门之歌》中主人公奶人的成长历程,探讨了莫利森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思想,并由此得出作者的主张,即人类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完整的存在,实现人类大同,必须尊重、牢记、见证并传播自身价值的精华,在此基础上,认同并继承发扬个体的文化身份。这样,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完整的精神自由,超越个人与种族的自爱与自恋.插上思想的翅膀,实现全人类的飞升与超越。
李美芹王竹青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小说评论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融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