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艳
- 作品数:78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关键化学组分设计制备发泡陶瓷被引量:5
- 2019年
- 文章探究了基于关键化学组分设计制备发泡陶瓷过程中的制备条件,特别是关键化学组分SiC、Na_2O、Al_2O_3的含量对发泡陶瓷性能的影响。利用化学组分设计制备的发泡陶瓷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导热系数达0. 09 W/(m·K),最可几孔径为2. 8 mm,大孔之间的孔壁上分布有平均孔径为2μm的微孔,这种独特的大孔-微孔的分级泡孔结构是其导热性能良好的关键原因。
- 马子钧李群艳吕锋孙诗兵田英良史璐玉
- 关键词:发泡陶瓷发泡剂孔结构隔热性能
- 一种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一种周期性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介孔分子筛技术领域。本发明拟解决现有PMOs的结构单一和孔径尺寸较小的问题。本发明以BTESE和TEOS为前驱体,以F127为模板剂,以TMB和无机盐NaCl为添加剂,在酸性条件...
- 聂祚仁纳薇韦奇李群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通过构筑疏水保护层来提高多孔陶瓷膜脱盐稳定性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构筑疏水保护层来提高多孔陶瓷膜脱盐稳定性的方法。首先,用疏水修饰剂对多孔陶瓷膜表面进行疏水化修饰,然后在其表面喷涂造孔剂溶液,烘干使其结晶成出造孔剂颗粒;然后,将PDMS用有机物稀释,加入一定比例的疏...
- 韦奇代雪王亚丽李群艳
- 文献传递
- 介孔SiO_2/Fe_3O_4中空磁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多步包覆法在自制的240nm的单分散SiO2微球表面进行β-FeOOH的包覆,在5wt%的NaOH溶液中去除核心SiO2后,得到β-FeOOH纳米结构空心微球。将单分散的β-FeOOH空心球作为内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经水解缩聚反应得到空心核壳复合微球。在空气中焙烧(500℃,5h)对样品去除模板剂,并在还原气氛(5%H2/95%Ar,350℃,3h)下焙烧得到介孔SiO2/Fe3O4中空磁性复合微球。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介孔SiO2/Fe3O4中空磁性复合微球中的Fe3O4层厚度约60nm,是由Fe3O4纳米棒搭接而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复合微球的整体平均直径为390nm,比表面积较高约693m2·g-1,孔体积为0.63cm3·g-1,平均孔径为3.6nm,其饱和磁化强度可达13.6emu·g-1,同时较低的矫顽力(50Oe)有利于颗粒的再分散。
- 解林艳李群艳王志宏韦奇聂祚仁
- 关键词:介孔磁性空心微球
- 一种纳米结构的氢氧化镍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纳米结构的氢氧化镍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先在在镍盐溶液中加入氢氟酸,镍离子与溶液中的氟原子配位生成[NiF<Sub>x</Sub>]<Sup>(x-2)-</Sup>;然后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
- 聂祚仁李群艳王汝娜韦奇王志宏
- 文献传递
- 介孔碳的快速水相合成及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被引量:2
- 2013年
- 以间苯三酚-甲醛为碳源前驱体,嵌段聚合物F127(PEO106PPO70PEO106)为模板剂,在水相中快速合成了介孔碳材料.将其应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并初步研究了固定化对酶稳定性的影响.利用TEM和SEM观察该材料的微观结构,通过N2吸附-脱附技术对介孔碳材料的孔结构和孔容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介孔碳材料具有蠕虫状介孔结构,孔径可在5.6~7.6 nm之间调变,相应的比表面积介于691.1~787.8 m2/g,且随着反应体系中盐酸浓度的增加,所得材料的孔径、比表面积和孔容等均呈现减小的趋势.固定在介孔碳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保持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且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经多次循环操作,固定化酶依然保持较高的活性,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利用价值.
- 孙何李群艳王学伟韦奇聂祚仁
- 关键词:介孔碳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
- 苯基修饰有机-无机杂化微孔二氧化硅膜制备方法
- 苯基修饰有机-无机杂化疏水微孔二氧化硅膜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将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和乙醇在冰水浴条件下搅拌,然后逐滴加入事先混合均匀的硝酸和水,再将其放在60℃水浴中搅拌反应2小时得到混...
- 韦奇聂祚仁何俊段小勇李群艳
- 文献传递
- 异丁基修饰的微孔二氧化硅膜制备及氢气分离性能被引量:1
- 2016年
-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iTES)为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异丁基修饰的二氧化硅溶胶,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γ-Al_2O_3/α-Al_2O_3支撑体上制备异丁基修饰的微孔二氧化硅膜材料.分别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以及N_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溶胶的粒径分布、膜材料的疏水性能以及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异丁基修饰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摩尔比n(iTES)/n(TEOS)=0.6时,溶胶的平均粒径约为5.1nm,膜材料的孔径狭窄分布在0.45~0.8nm,其对水的接触角达到(114.0±0.5)°.H2在膜材料中的渗透率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00℃时达到9.07×10^(-7) mol/(m^2·s·Pa),H_2/CO_2和H_2/CO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6.79和15.37,双组份混合气体分离系数分别为7.09和15.72,均高于对应的Knudsen扩散分离因子,H2在膜材料中的输运主要遵循活化扩散机理.在250℃水蒸气物质的量摩尔分数为5%的环境中陈化200h后,异丁基修饰的SiO_2膜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 张少康韦奇李群艳聂祚仁刘亚军
- 关键词:异丁基孔结构氢气分离
- 后接枝法合成氨丙基修饰的周期性介孔氧化硅材料被引量:10
- 2008年
- 以三氯甲烷为溶剂,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修饰剂通过后接枝法对周期性介孔氧化硅材料(PMOs)进行修饰.通过固态NMR、氮气吸附、元素分析和UV-vis吸光度测试等手段来表征材料.结果表明,氨丙基基团通过共价连接的方式成功修饰到PMOs材料.尽管随着APTMS修饰量的增加,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都呈下降趋势,但经25%APTMS修饰的PMOs材料依然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其表面积为604m^2·g^(-1),孔容为0.62cm^3.g^(-1),孔径狭窄分布在4.5~5.0nm之间.修饰后的PMOs对氯金酸有明显的吸附作用.
- 钟振兴韦奇王飞李群艳聂祚仁邹景霞
- 关键词:PMOS表面修饰介孔结构
- 高度有序介孔氧化硅材料SBA-15:高浓度氨基官能化及氨基及氨基团的可利用性(英文)被引量:13
- 2008年
- 采用简单的方法合成高浓度氨基修饰的高度有序氧化硅材料并深入研究氨基官能化材料的孔结构以及氨基的存在状态和可利用性。结果表明,氨基基团共价连接到SBA-15的孔表面,即使初始合成体系中的APTES(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浓度高达30mol%时材料依然保持高度的有序性。合成体系中APTES浓度为20%的样品还保持良好的介孔结构,比表面积为680m2.g-1,孔容为0.89cm3.g-1,此介孔结构中的氨基官能团对镍离子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Ni2+的吸附量高达1.88mmol.g-1,相比之下未官能化的SBA-15对Ni2+没有吸附作用。当初始合成体系中APTES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到30%时,修饰到介孔氧化硅材料的氨基含量也随之增大,但由于材料的孔隙度急剧降低,这些氨基的可利用性也降低。
- 韦奇钟振兴聂祚仁陈慧巧李群艳李从举
- 关键词:氨基孔结构金属离子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