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脊髓灰质炎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5篇疫苗
  • 4篇病毒
  • 3篇乙型
  • 3篇无脊髓灰质炎
  • 3篇流行性
  • 3篇肝炎
  • 2篇毒性肝炎
  • 2篇新生儿
  • 2篇诺如病毒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规划
  • 2篇急性弛缓性麻...
  • 2篇减毒活疫苗
  • 2篇边境
  • 2篇RT-PCR
  • 2篇病毒性

机构

  • 21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西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21篇李艳
  • 16篇钟革
  • 14篇杨仁聪
  • 13篇陈世毅
  • 9篇刘巍
  • 8篇杜进发
  • 7篇黄林
  • 7篇邓秋云
  • 5篇甘明
  • 5篇马宇燕
  • 5篇刘素珍
  • 4篇邓丽丽
  • 4篇黄影
  • 3篇石玲玲
  • 3篇隆文杰
  • 3篇何涛
  • 3篇董柏青
  • 3篇郑志刚
  • 3篇黄春光
  • 3篇杨进业

传媒

  • 13篇应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RT-PCR检测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对急性胃肠炎疫情标本进行疑似诺如病毒核酸RT-PCR检测,以确诊其致病原。方法从34例病人粪便中提取RNA,用引物JV13i、JV12y进行诺如病毒核酸RT-PCR扩增,再对其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检测;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粪便中的诺如病毒抗原,并用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检测结果验证。结果34份标本中有26份诺如病毒核酸RT-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76.5%,经基因序列分析,也证实为诺如病毒;而ELISA只检测到9份标本为阳性,阳性率为26.5%。结论RT-PCR和ELISA的阳性结果均证实该起疫情为诺如病毒感染所致。RT-PCR法比ELISA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成本较低,但是操作较为繁琐。
邓丽丽刘巍隆文杰石玲玲董柏青李艳韦一知林玫龚健杨进业
关键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RT-PCRELISA
广西流脑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了解广西流脑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流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历年流脑疫情监测资料与相关文献报道,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广西上世纪60~70年代流脑流行较为严重,80年代后期流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广西流脑发病率维持在0.1/10万以下。目前广西流脑呈散发,发病年龄以0~5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发病高峰以冬末春初为主。结论目前广西流脑发病水平低,但流行菌群复杂,病死率高,菌群变迁、病原学诊断率低、婴幼儿抗体水平低下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邓秋云钟革刘巍邓丽丽陈世毅李艳杜进发黄影甘明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
一例接触脊灰减毒活疫苗相关病例报告被引量:2
2011年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全球儿童健康的传染病,可致残致死。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运用,可有效、方便地预防该病的发生和控制其流行。本文报告接触性脊灰疫苗相关病例一例。
李艳钟革杨仁聪陈世毅马宇燕杜进发甘明
关键词:脊灰减毒活疫苗病例报告疫苗相关病例脊髓灰质炎儿童健康接触性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后24h内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以调查地类型、住院分娩、监护人职业、文化程度、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结果852名调查儿童中,HepB1及时接种234名,及时接种率27.46%。其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54.05%,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46.86%,在家中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6.71%。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分娩、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是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调查地类型、监护人职业、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虽与HepB1及时接种有关联,但并不是影响因素。结论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是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的主要措施。
郑志刚黄林蒋玉艳杨仁聪何涛李艳刘素珍陈世毅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
2012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系统病例资料,掌握AFP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做好AFP的监测,继续维持广西的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AFP监测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广西AFP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308例,其中AFP病例269例,非AFP病例39例。269例AFP病例经过实验室检测和省级诊断专家组讨论排除非脊灰病例269例。广西92.04%的县份报告AFP病例,男性多于女性,<15岁儿童非脊灰报告发病率为2.60/10万,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92.19%,39例AFP病例分离出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4.55%,脊灰疫苗病毒5例,分离率为1.87%。结论广西仍需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提高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董爱虎李艳钟革杨仁聪杜进发陈世毅马宇燕邓秋云甘明黄影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脊髓灰质炎
广西2007~201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分析2007~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广西2007~2013年报告的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7~2013年广西共报告乙脑病例720例,其中死亡37例,年均发病率为0.21/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1/10万。贵港市、河池市和玉林市报告例数分列广西全区前三位;5~8月为广西乙脑高发季节;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总发病数的99.17%。结论广西乙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结合其他措施进行综合防控。
杨仁聪漆光紫钟革陈世毅李艳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广西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培训效果评估
2008年
目的评估2007年6月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一期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培训班的培训效果。方法培训前后用同一份问卷以匿名方式评估学员的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与知识、技能有关的20个问题正确回答率均提高,其中16个问题培训前后正确回答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3个问题培训后正确回答率仍低于50.00%。结论本次培训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技能及应对处理能力,AFP培训十分必要。
杨仁聪黄林钟革李艳陈世毅刘素珍何涛李永红
关键词:急性弛缓性麻痹
2005~2009年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了解广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利用广西自治区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的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5~2009年5年间广西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90 20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8.51/10万。52.1%的病例分布在6~15岁之间,发病人群主要是托幼机构儿童和在校学生。男∶女发病比例为1.65∶1。腮腺炎暴发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每年的春末夏初及冬季为流腮的两个发病高峰。结论腮腺炎已成为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邓秋云邓革红钟革刘巍杨仁聪杜进发黄春光陈世毅李艳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疫情特点
贫困地区小学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营养状况对比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贫困地区小学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营养状况。方法在广西3个县,根据不同的供餐模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0所小学共1 673名学生,其中寄宿生842名、非寄宿生831名。比较寄宿生与非寄宿生的身高、体重、营养不良及超重肥胖情况和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11~<12岁、12~<13岁寄宿男生和10~<11岁寄宿女生身高低于相应年龄组的非寄宿男生和女生(P<0.05);11~<12岁寄宿男生体重低于相应年龄组的非寄宿男生(P<0.05);寄宿生血清维生素A和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寄宿生(P<0.05)。寄宿生贫血、维生素A和维生素D亚临床缺乏率高于非寄宿生(P<0.05)。结论贫困地区小学寄宿生总体营养状况较非寄宿生差,应采取有效措施,对贫困地区寄宿生进行针对性膳食指导和管理。
李艳唐振柱袁宗祥阮青任轶文贾亮
关键词:营养寄宿生贫困地区小学生
2006年广西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2006年广西新生儿破伤风(NT)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与控制新生儿破伤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NT监测方案并纳入AFP监测系统运行。采用SPSS软件建立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NT监测系统共监测到病例330例,死亡19例,年报告发病率为0.44‰,病死率5.76‰。全区98个县(市、区)有70个报告疑似病例,发病率大于1‰的仅为百色市,确诊发病率为1.29‰。全区病例以山区发病为主,占总病例的58.48%。45.36%病例由未受过培训的接生员接生,91.17%为不洁接生。100%患儿母亲未接种百白破/破伤风类毒素,23.03%的患儿母亲接受过产前检查。结论不洁接生、育龄妇女未接种百白破/破伤风类毒素和未建立对流动人口有效的管理措施是新生儿破生风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力度,动员孕妇住院接生,加强基层接生员培训,降低不洁接生的机率。
李艳钟革黄林周为文杨仁聪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