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义齿
  • 1篇印模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瘢痕
  • 1篇脂肪干细胞
  • 1篇色斑
  • 1篇色素型
  • 1篇贴膏
  • 1篇贴膏药
  • 1篇通路
  • 1篇柠檬
  • 1篇柠檬酸
  • 1篇皮炎
  • 1篇瘢痕
  • 1篇脱毛

机构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李艳
  • 2篇高琳
  • 2篇宋婷
  • 1篇宋璞
  • 1篇张晓
  • 1篇赵雯
  • 1篇李媛媛
  • 1篇宋文婷
  • 1篇高妮
  • 1篇屈欢欢

传媒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柠檬酸联合甘醇酸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柠檬酸联合甘醇酸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就诊于笔者医院,诊断为色素型黄褐斑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柠檬酸联合甘醇酸治疗,对照组给予甘醇酸治疗,每次间隔2~3周,共治疗5次。所有患者每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拍照并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行VISIA检测,治疗过程进行疼痛评分,术后第1、3、5天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用MASI评分、VISIA检测等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黄褐斑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00%,68.00%。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面部黄褐斑均有不同程度改善,MASI评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MASI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VISIA检测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数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患者主观满意度高。结论:柠檬酸联合甘醇酸治疗单纯色素型黄褐斑安全、有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高妮李艳卫静宜景焕高琳
关键词:柠檬酸黄褐斑
利用旧活动义齿制取开窗式印模制作新义齿病例1例
2022年
该文报道1例上颌牙大部分缺失的病例。利用旧义齿制取开窗式印模并转移颌位关系,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李艳何奕德孙志荣郑晓娟李媛媛赵雯
关键词:可摘义齿印模开窗
脂肪干细胞通过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增生性瘢痕的纤维化
李艳
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对Becker痣脱毛疗效的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对Becker痣的脱毛疗效,分析影响脱毛疗效的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对进行脱毛治疗的75例Becker痣患者,采用800 nm 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脱毛仪进行≥3次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75例患者中,女13例,男62例,皮损位于面颈部45例、躯干20例、四肢10例。治疗后毛发减少>75%12例,50%~75%28例,26%~49%29例,≤25%6例。<18岁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毛发增多、增粗。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就诊年龄、毛发密度及治疗次数对脱毛疗效有影响,性别、皮损部位、颜色对脱毛疗效无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就诊年龄<18岁、治疗3~4次相比,就诊年龄≥18岁、治疗≥5次对脱毛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01)。结论 LightSheer半导体激光治疗Becker痣,就诊年龄、初诊时毛发密度、治疗次数对脱毛疗效有影响,其治疗Becker痣可有效改善局部毛发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艳张晓殷雨天屈欢欢宋文婷宋璞高琳宋婷
关键词:BECKER痣脱毛疗效分析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对接触性皮炎临床疗效影响的进展
2022年
接触性皮炎是指一类由于皮肤或粘膜接触某种刺激物或致敏物后于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科门诊接诊患者中常见致敏物为化妆品、染发剂、贴膏药等。其中,贴膏药所致的接触性皮炎患者越来越多,这可能跟现在社会节奏与压力的不断加快、加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的肩颈腰椎问题,疼痛疾病年轻化有关,另外很多中老年人也受一直慢性疼痛困扰,而当疼痛发生时,贴膏药是很多人的选择。在贴膏药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出现接触皮炎,这主要是由于胶布、敷贴、各种药物配方等因素所致,不但会影响膏药的正常使用,还给患者还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从而增加了医疗负担。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提升对接触性皮炎的正确认识,同时采取恰当的护理方式,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对贴膏药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阐述。
李艳宋婷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贴膏药护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