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辅助生殖技术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的比较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比较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不同保留胎儿数对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辅助生殖技术(ART)所获多胎妊娠行减胎术患者资料,其中157例为三胎减为双胎(减为双胎组),51例为多胎减为单胎(减为单胎组;包括三胎减为单胎25例,双胎减为单胎26例),另选同期ART双胎妊娠未行减胎术611例(未减双胎组)、单胎妊娠760例(未减单胎组)作为对照。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多胎减胎术后子代出生缺陷未显著增加(P>0.05);与单胎妊娠比较,双胎妊娠(包括减胎和未减胎)显著增加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P<0.05);减胎术后双胎妊娠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显著高于未减双胎者(分别为56.69%vs.45.34%、57.79%vs.44.77%,P<0.05)。结论虽然ART后多胎妊娠减胎术并不增加子代的出生缺陷,但是仍然应该控制多胎妊娠、减少减胎术的干预,提高ART助孕的安全性。
- 李艳梅马晓玲张学红岳丰张莉莉王乃辉
- 关键词:多胎妊娠减胎术
- 高压氧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拟行冻融胚胎解冻移植(FET)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方案1),若子宫内膜厚度〉18.0mm行肿(A组);若子宫内膜厚度〈8.0mm,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高压氧治疗(方案2),当子宫内膜厚度≥8.0mm时行FET(B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影响。结果A组25例,B组30例。A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为(5-3±0.8)mm,方案1治疗后为(9.1±1.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方案1治疗后、方案2治疗后分别为(5.5±0.7)、(6.6±0.6)、(8.9±1.1)m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T时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ET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采用戊酸雌二醇+维生素E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8.0mm者,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获得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
- 贾学玲石馨张学红薛石龙李艳梅
- 关键词:子宫内膜高压氧
- 小鼠卵巢组织玻璃化冷冻保存方案的研究
- 王乃辉李艳梅薛石龙张学红
- 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日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 目的 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日孕激素水平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2011年1月至201 1年12月激素替代周期胚胎解冻移植的160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解冻移植日血清孕激素水平分为...
- 李艳梅赵丽辉张学红王辉
- 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肠道菌群是人体的“隐形器官”,不仅影响宿主的营养吸收,在机体代谢、免疫功能调节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不孕症发病率高。本文对肠道菌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的原因进行综述,探究肠道菌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之间所起的作用,为后期改进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 赵丽辉李艳梅张学红
- 关键词:肠道菌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菌群失调炎症
- 不同手术方式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和经阴道穿刺抽吸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IVF-ET助孕治疗的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前处理不同分组:52例曾在外院接受囊肿剔除术的患者为囊肿剔除组,46例促排卵前行经阴道行囊肿穿刺抽吸术的患者为穿刺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的55例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手术组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以及与本中心一般IVF患者的临床结局差异。结果穿刺组窦卵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10.41±4.69)vs.(13.68±7.78)个](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HCG日E_2水平[分别为(15 746.24±7 821.86)、(16 704.57±7 860.99)p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21 082.45±10 316.09)pmol/L](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获卵数[分别为(11.37±5.98)、(10.84±6.01)个]显著低于参照组[(14.05±7.27)个](P<0.05),但3组间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组的临床妊娠率(39.13%)呈低于囊肿剔除组(53.85%)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IVF-ET临床结局与本中心一般IVF妊娠结局相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剔除术和穿刺术各有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 李艳梅王乃辉岳丰马晓玲张莉莉张学红
-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肿剔除术囊肿穿刺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自然周期与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同一黄体支持剂量时两种内膜准备方案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采用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并采用相同剂量黄体支持的冻融胚胎移植(FET) 233例患者资料,其中自然周期121例,激素替代周期112例。比较不同内膜准备方案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比例、ICSI比例、移植胚胎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及活产率等。结果:自然周期组年龄大于激素替代周期组(31. 99岁vs 30. 89岁),BMI(21. 35 kg/m2vs 22. 23 kg/m2)、PCOS/排卵障碍比例(4. 13%vs 19. 64%)小于人工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移植胚胎数、有优胚移植比例、胚胎种植率、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自然周期组和激素替代周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57. 85%vs65. 18%)、早期流产率(13. 04%vs 15. 28%)、晚期流产率(1. 45%vs 4. 17%)、早产率(28. 81%vs36. 21%)、活产率(85. 51%vs 80. 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足量黄体支持的情况下,在冻融胚胎移植中自然周期和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均可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 李艳梅马晓玲张莉莉张学红赵丽辉何晓霞王乃辉
- 关键词:自然周期黄体支持冻融胚胎移植
- 胚胎移植术后黄体中期调整黄体支持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5 d调整黄体支持改善临床结局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该院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促排卵并行鲜胚移植825周期,检测ET后5 d雌二醇(E_2)与孕酮水平,但不改变黄体支持药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测移植后5 d E_2、孕酮水平预测患者妊娠结局的准确性。寻找以Youden指数最大的诊断界点cut-off值。2015年4-9月行长方案并行鲜胚移植的周期中选择ET后5 d E_2水平或孕酮水平在cut-off值以下的354周期,增加黄体支持剂量,E_2低的患者添加戊酸雌二醇,孕酮低的患者添加黄体酮注射液。比较调整黄体支持剂量和没有改变黄体支持剂量的临床结局差异。结果移植5 d后E_2水平预测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8,P=0.000,95%置信区间为0.643~0.753,cut-off值为156.35 pg/ml。移植5 d后孕酮水平预测妊娠的AUC为0.584,P=0.006,95%置信区间为0.525~0.644,cut-off值为15.05 ng/ml。E_2或孕酮低于cut-off值者加药组与未加药组相比,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添加戊酸雌二醇剂量分组,低剂量组(1~3 mg)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最高;高剂量组(>6 mg)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最低(P<0.05)。低剂量组年龄更小,移植日子宫内膜更厚,获卵数更多,MⅡ卵率、优质胚胎率更高,ET 5 d E_2更高、孕酮更高(P<0.05)。结论 IVF-ET术后5 d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可预测临床结局,雌孕激素低的患者增加外源性雌孕激素药物并不能改善临床结局。
- 张莉莉李艳梅何晓霞石馨马晓玲赵丽辉贾学玲张学红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雌二醇孕酮
- 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0
- 2011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以严重的健康损害为特征。该病主要内分泌紊乱为高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伴有不同程度的生殖和代谢异常,这皆由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炎症学说是当今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因此,对PCOS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发展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 李艳梅王乃辉张学红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炎症学说
- 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对卵巢贮备功能低下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 目的比较超长方案、长方案、短方案促排卵对卵巢贮备功能低下患者IVE-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2011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专科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66例卵巢贮备功能低下患...
- 李艳梅赵丽辉贾学玲李丽斐梁兰兰殷丽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