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钦亮

作品数:11 被引量:101H指数:8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科研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浮游植物
  • 4篇赤潮
  • 3篇麻痹性贝毒
  • 2篇网络
  • 2篇黄河
  • 2篇黄河口
  • 2篇腹泻性贝毒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遗传算法
  • 1篇有害赤潮
  • 1篇预警
  • 1篇预警研究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机制
  • 1篇增殖能力
  • 1篇色谱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机构

  • 11篇国家海洋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海...

作者

  • 11篇李钦亮
  • 4篇徐子钧
  • 4篇张洪亮
  • 4篇高振会
  • 4篇孙培艳
  • 3篇刘霜
  • 3篇孔凡洲
  • 3篇张爱君
  • 2篇崔文林
  • 2篇张继民
  • 2篇杨建强
  • 2篇冷宇
  • 2篇杨东方
  • 2篇王培刚
  • 2篇石强
  • 1篇赵升
  • 1篇张琦
  • 1篇张恒广
  • 1篇周勋
  • 1篇秦龙渊

传媒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水生态学杂志
  • 2篇第一届中国赤...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渤海海区赤潮灾害的监测与损失评估研究
刘宇中张洪亮窦月明张爱君张恒广郭明克王培刚宋文鹏秦龙渊张汉德崔文林阎涛周勋李钦亮冷宇赵宏徐辉徐子钧
通过对渤海赤潮监测特殊环境和赤潮监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多项业务化赤潮监测技术难题,建立了渤海赤潮监测网络和赤潮信息传递网络,大幅度提高了渤海海区赤潮发现率和监测效率,缩短了赤潮监测信息至沿海减灾用户的传递时间,建立的...
关键词:
关键词:赤潮监测网络
应用遗传神经网格方法分析赤潮监测数据被引量:9
2002年
简要介绍了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的原理 ,探讨了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方法研究辽东湾海域丹麦细柱藻 (Leptocylindrusdanicus)赤潮与其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计算了各环境因子对丹麦细柱藻赤潮的贡献。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DIN的变化对研究海域丹麦细柱藻种群密度的增长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DIN是营养限制因子。遗传神经网络是分析赤潮监测数据的有效方法 。
杨建强高振会孙培艳石强李钦亮
关键词:遗传算法BP网络赤潮
黄渤海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2-2005年我国黄渤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连海域的虾夷扇贝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样品均出现在5月和6月,部分虾夷扇贝样品的毒素含量已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有毒虾夷扇贝体内的毒素成分,共检出了6种麻痹性贝毒组分,主要以毒性较低的C1和C2毒素为主,GTX3和GTX2次之,STX和neoSTX含量很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的各毒素组分毒件羔和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毒性测试结果基本相当。
孔凡洲徐子钧于仁成李钦亮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高效液相色谱
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有害赤潮预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3年
根据非线性理论及有害赤潮的特点,探讨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进行赤潮预警预报的方法,提出网络可塑性较强、无监督的ART-KOHONEN网络模型,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算法。将该模型应用于辽省营口市鲅鱼圈海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理想地解决无训练样本的分类识别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有害赤潮的预警预报工作。
杨建强高振会孙培艳石强李钦亮
关键词:赤潮人工神经网络预警自组织
黄河口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根据2004-2010年7个航次(每年8月初至9月上旬)共200个站位的黄河口附近海域生态调查资料,研究其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类和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夏季黄河口海域共出现浮游植物137种,丰度变化范围为(71.51~2 296.31)×104个/m3,优势种类历年变化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垂缘角毛藻(Chaetoceros lacinios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多样性指数值远岸区域普遍高于近岸区域,低值区多数位于入海的河口附近。聚类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大致可分为3个浮游植物群落。
冷宇赵升刘霜刘一霆李钦亮刘旭东
关键词:浮游植物黄河口
光照时间和水温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初步剖析——以胶州湾为例被引量:15
2002年
杨东方高振会王培刚孙培艳李钦亮
关键词:光照时间水温浮游植物
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种群变化被引量:21
2010年
根据2004~2006年期间、每年5月和8月共6个航次对黄河口附近海域33个站点(38°02′00″~37°20′00″N、119°03′24″~119°31′00″E)的浮游植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的数量和优势种类的年际及季节变化特征。镜检结果表明,6个航次共获得浮游植物52属129种,隶属硅藻、甲藻、金藻和黄藻4门,其中硅藻99种,甲藻25种,金藻3种,黄藻2种。在浮游植物数量组成中,硅藻占绝对优势;5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平均值为3.74×105/m3,8月平均值为1.17×107/m3。种类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5月为1.83,8月为2.43。3a期间,5月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值逐渐升高。与20世纪90年代同期相比,黄河口附近海域8月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和种类多样性指数H′值均明显升高,5月和8月的优势种类组成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该海域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可能是造成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继民刘霜张琦李钦亮
关键词:黄河口浮游植物种群变化
青岛近海赤潮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及赤潮生物的变化被引量:11
2014年
根据赤潮发生面积和赤潮藻类的危害类型,将青岛近海发生的赤潮划分为特大、重度、中度、轻度和轻微共计5个灾害级别。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岛近海共计发生赤潮33次,以轻微灾害和轻度灾害为主,其它级别尚未发生;其中,发生面积小于10 km2赤潮占总数的51.5%,60.6%的赤潮由基本无害的赤潮种类引起,发生范围以胶州湾和浮山湾近海为主;赤潮次数和面积基本呈现4~5年的波动周期,高发期集中在每年的6-8月;主要赤潮生物种类是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甲藻比例升高,罕见种类逐渐出现。赤潮种类的变化反映出青岛近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发生了改变,与期间青岛近岸海洋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刘霜张继民张洪亮李钦亮崔文林
关键词:赤潮生物
浮游植物增殖能力的研究探讨被引量:17
2003年
作者从浮游植物生态的意义出发,提出了新概念:浮游植物的增殖能力.增殖能力包含碳同化系数、光照时间和真光层的厚度,它充分反映了自然海区的浮游植物本身的增殖过程,并能够进行定量化的描述,也排除了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该概念可以克服初级生产力和初级生产过程的基础--叶绿素量的两个变量在海域中所观察到的不一致性.与传统观念相比,在时空尺度上更清楚更有力地解释在生产过程的生态因子的属性.例如,增殖能力在胶州湾所有的站位要比初级生产力与温度有更好的相关性.这样展示了两个变量在海域中不能观察到的定量化的浮游植物的增殖生产过程.而且增殖能力解释出现春、秋季双峰型增殖和夏季单峰型增殖的现象及其增殖的机制.
杨东方高振会孙培艳李钦亮陈立婧
关键词:浮游植物增殖能力生物因子增殖机制
北海区贝毒和有毒赤潮生物分布状况的研究
2002年-2004年7月,对北海区十个重点海域进行贝毒检验和有毒赤潮生物的调查,结果表明:腹泻性贝毒(DSP)在大连、烟台、威海、青岛、天津等近岸海域均有分布,染毒的种类主要有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
孔凡洲徐子钧李钦亮张爱君张洪亮
关键词: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