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非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网络
  • 3篇交换网
  • 3篇交换网络
  • 2篇性能评价
  • 2篇体系结构
  • 2篇网络为中心
  • 1篇动压
  • 1篇动压轴承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方法
  • 1篇元方法
  • 1篇阵列
  • 1篇阵列校正
  • 1篇数字下变频
  • 1篇数字下变频器
  • 1篇通信
  • 1篇通信协议
  • 1篇排队论
  • 1篇中频采样
  • 1篇轴承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李非
  • 3篇黄辉龙
  • 2篇李芝棠
  • 2篇李之棠
  • 1篇赵振龙

传媒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盘机流体动压轴承的计算机仿真与优化
该文针对具有自由边界的流体动压轴承,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二维深度平均的雷诺方程,求出轴承的各种参数,并对轴承参数进行优化.以下是该文的主要内容:1.课题背景;2.流体动压原理及有限单元法简介;3.系统的控制方程-雷诺方程的...
李非
关键词:流体动压轴承磁盘机
基于交换网络的并行PC体系结构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针对传统的PCI总线结构形成系统通信瓶颈的缺陷 ,提出了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可扩展并行PC体系结构设计思想 .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对传统计算机硬件结构进行分析 ,设计了新的基于交叉开关的PC系统结构 ,并用Petri网分别对传统PC的I/O结构和并行PC的I/O结构进行建模分析 ,并作了定量计算 ,对这两种结构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结果表明 ,并行PC系统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和进程的执行效率 .
李非李芝棠
关键词:体系结构PETRI网SHLPN性能评价交换网络
光互连并行处理系统中互连结构与路由算法研究
本文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并行PC系统结构的总体框架,数据交换网络以及分布式独立I/O结构进行设计,将传统的CPU及外部设备封装为通信端对象(CTO),将总线和交换网络封装为通信载体对象(CCO)。光交叉开关为中心的交换网...
李非
关键词:光互连并行处理交叉开关排队论路由算法互连结构
中频采样阵列接收机技术研究
雷电因其极大的电流、极高的温度、强烈的冲击波和超强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能在瞬间产生强大的破坏作用,对国家财产以及人民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设计雷电探测数字接收机,利用采集的雷电信号分析雷电发生时的电磁辐射特征并...
李非
关键词:中频采样数字下变频器阵列校正SDRAM控制器
并行PC系统结构及其I/O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02年
传统的微 /小型计算机采用共享总线结构 ,其带宽、扩展性、可用性、可靠性等受到限制 ,因此 ,总线形成了系统内部通信瓶颈。并行PC结构是一种新型的、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高效的系统结构 ,它解决了传统PC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文对并行PC系统结构作了介绍 ,然后采用M/M/1排队模型 ,针对传统PC和并行PC的I/O性能进行了评价与比较 ,最后给出结论及建议。
李之棠赵振龙黄辉龙李非
关键词:I/O性能
并行PC:一种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新型PC体系结构设计
2001年
本文采用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方法对 PC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针对传统 PC的总线结构形成系统通信瓶颈的缺陷 ,提出了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并行 PC体系结构设计思想 .并对该体系结构各硬件对象 ,包括通信端对象 (CTO)和通信载体对象 (CCO)的结构设计 ,以及系统内部通讯协议和
李之棠黄辉龙李非
关键词:交换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协议
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并行PC系统结构的可扩展性研究
2002年
针对传统的 PCI总线结构形成系统通信瓶颈的缺陷 ,提出了以交换网络为中心的可扩展并行 PC体系结构设计思想 .对该体系结构的交换网络的可扩展性 ,如并行 PC交换网络的管理模型网络寻址与路由以及系统内部通讯协议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 .
李芝棠李非黄辉龙
关键词:交换网络可扩展性系统结构PCI总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